崔希海
摘 要:歷史插圖作為一種濃縮后的直觀教具,是中學歷史課本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可實現教材文字內容的重要補充,有利于學生從各種角度了解歷史知識,加深對教材的理解,也充分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夠科學合理地將插圖運用到課堂實踐中,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本插圖;創造性思維
一、用插圖導入新課,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歷史的興趣
郭沫若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索該事物的奧秘。初中歷史課本中的零碎知識較多,知識含量也高,給學生一種繁雜難記的感覺,使學生對歷史課的學習產生了厭煩情緒,失去了學習歷史課的興趣。在初中歷史課本中的插圖具有形象直觀性,教師可利用插圖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如,我在《最可愛的人》導入中,用電子白板在屏幕上展示《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圖片,然后設問:(1)圖片中的部隊名稱是什么?(2)他們為何要跨過鴨綠江到朝鮮去?(3)目的是什么?(4)部隊總司令是誰?(5)戰爭中又涌現出多少英雄?通過圖片創設情境,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探究新中國成立后發生的首次戰爭,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興趣瞬間被調動起來,學生的求知欲以及對教學內容的專注程度也提高了。
二、運用課本中的多個插圖,讓學生綜合分析比較,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歷史教科書每一課都有反映該節核心內容的彩圖,在每一節課中,它們是獨立的,但是在整個單元,它們之間的聯系又是非常密切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進而引導學生分析并從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認識重大歷史事件的本質。如,我在講述完八年級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的成立和鞏固》后,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了《開國大典》《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向農民宣傳土地改革法》三幅插圖。然后出示問題:從這三幅圖片中大家獲得了什么信息?學生從既有知識的總體性把握中激發了靈感,認識到了新生政權建立、抗美援朝戰爭、土地改革完成的意義,并且從中得出一個主題:新生政權的成立和鞏固。通過插圖的綜合運用,使得學生的思維發生了新的飛躍,把散亂的知識形成完整的體系,形成了新的認識上的飛躍,提高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決、概括問題的能力。
三、運用課本中的插圖,巧練表達,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結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會的話,那他的一生將永遠是模仿和抄襲。”表面上看,課文插圖不是語言文字資料,容易在教學中被忽視。但歷史教科書中的插圖都是教材編寫者別具匠心的安排,是理解教學內容的輔助手段。它們可以拉近學生和課本的距離,給學生理解和掌握重難點提供有力的幫助。合理運用課本插圖,巧妙設計語言表達訓練,就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我在講述《祖國境內的原始人類》一課時,讓學生觀察《山頂洞人的生活》這幅插圖,并當堂用語言描述山頂洞人生活的狀況。其中有一個學生是這樣描述的:我們的祖先山頂洞人生活在三萬年前的石器時代,他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生存的技術,但是生活仍然非常艱辛。早晨,按照他們的分工,家族中的男人帶著磨制的刀具全部出去打獵,女人去采野果,中午時回到山洞用骨針縫制衣服。老人因為體質已經衰退,就只能去干一些釣魚、照看小孩等力所能及的活。在家族中,有一位專職的燒烤師,他用鉆木取火的方法取火后為大家做烤魚、烤肉。一些小孩子去河邊揀些石頭、貝、玉,做成裝飾品。他們分工明確、共同勞動、共同分享果實,這就是山頂洞人一天的生活。學生在語言表達過程中掌握了山頂洞人的生活狀況,領會了山頂洞人生活的進步性,從而激發了其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運用插圖強化情感體驗,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意識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基礎知識的教授固然重要,但同時,深入挖掘歷史的德育功能更是不可或缺,利用插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比理論說教來得更直接、更具體、更強烈。在中國近代史的講授中,會了解到腐敗的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的重要史實。如中英《南京條約》、中日《馬關條約》、中國與八國聯軍簽訂《辛丑條約》時的場景,尤其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被英法聯軍野蠻燒毀的場景等諸如此類的插圖,學生在讀到這些圖時仿佛是在與歷史對話,又仿佛置身于歷史情境中和歷史一起潮起潮落。認識到了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抗爭史,看到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統治者的昏庸腐朽,讀圖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心靈產生了猛烈的碰撞,促使了情感的交流、價值觀的形成,是一次品味歷史和人生的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讓學生從中了解到中國是如何一步一步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也看到了列強侵略和掠奪中國的鐵證,讓學生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由此激發學生抵抗侵略、振興中華、保衛祖國的愛國精神。同時,也使學生意識到作為新世紀未來的一名公民,應該為祖國的建設做些什么,為后來人留下些什么,從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唱麗榮.插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巧妙運用[J].學周刊,2015(7).
[2]李艷.淺談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成功(教育),2016(3).
編輯 趙 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