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建
摘要:核心素養是西方國家首先提出并且不斷發展的,是個體在發展過程中擁有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等文化基礎以及個體自主發展的能力和在社會中的參與度。核心素質的培養使個體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的發展,提高與人交流的能力和技巧。小學生教育是對一個人最初的啟蒙,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這一階段的語文教育,對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有著很大的影響。注重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了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從課前的準備階段、課堂教學過程以及課后的作業設置中注重加強對其核心素養的培養,并指出在語文教學的閱讀理解環節、寫作環節、口語課堂設置環節培育其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核心素養;方法技巧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小學生的思維方法與思維能力,讓他們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對生活中的問題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并獨立解決。與此同時,也注重對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培養,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在生活中更好地與人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在步入社會后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更好地與人交流,適應社會。小學階段的孩子對世界和社會有極強的好奇心,但在這個時候孩子的是非觀還不是很明確,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在新課改實行后,小學生的教育方式與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對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不斷學習,在工作中不斷前進。
一、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素養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后天培養得來的,包括個體的思想品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待人接物的態度以及對事物的認知等要素。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語文知識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以及待人接物的能力[1]。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學會發現文字的美,鍛煉小學生的文字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的處理問題。在小學階段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其長期發展有重要的意義,能使學生從教學過程中獲得愉悅的享受。下文將從具體的實踐過程,詳細分析如何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在語文教學準備階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課前的準備階段,語文教師在進行教案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有明確的認識。教案編寫時,要注重對問題的設置,在課前預習階段就將這些問題拋給學生,讓小學生獨自去進行課文的閱讀,發散自己的思維去理解課文內容[2]。這樣做能夠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能力,使其獨立思考,根據相應的問題去閱讀文章,培養其文化素養。例如在《烏鴉喝水》一課的預習過程中,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問題:你怎樣看待這只烏鴉?由于小學生還處在想象力豐富的階段,所以老師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門的,但這樣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
三、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語文課堂的教學相比其他學科本身就更有趣味性,在課堂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不要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教育,而應挑選一些優美的詩句或是一些有哲理的句子,讓小學生通過分組討論或是自主思考,去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文學魅力,提高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培養其認識美、發現美,并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3]。例如在《贈汪倫》一課的學習時,可能學生對詩句獨立進行解讀,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去想象當時的場景,讓學生體會李白與汪倫兩個人之間的友誼以及桃花潭美景。在這個時候也可以讓學生畫出自己想象中當時的情景,將畫贈給自己最要好的朋友。除此之外,在教學時還可以使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詩句中的美景。
四、在課后作業設計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課后作業設計過程中,語文教師不應只讓學生去做課本上的習題,而應站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上去進行課后作業的設置。核心素養中最重要的要求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念與待人接物的能力。在進行課后作業的設計時,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去進行思考,并且得出正確的結論。例如在《濫竽充數》一課的課后作業布置中,應對南郭先生、齊宣王的不同表現進行分析,指出南郭先生這種行為是錯誤的,讓學生進行思考,并且指出他錯在了什么地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一一點評,不正確的地方要及時指出。使學生得以改正,并且培養學生在學習中要秉持實事求是的思想,使自己的學習能力真正的提高,而不是學習南郭先生那樣鉆空子,最終還是會被發現。這對學生的長期發展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小學語文課堂的很多文章都是很有哲理性、教育性的,旨在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應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在工作中更好的去執行。
五、通過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課程設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課程、寫作課程以及口語交際課程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教師需加強這幾個方面的引導。在閱讀課程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學習水平選取適當的文章,文章要蘊含一定的道理,對小學生的是非觀念進行引導,要選取語句優美、能夠引起小學生興趣的文章,對其進行一定的培養。并且可以適當的使用高科技手段,通過視頻、音頻或是播放圖片的方式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革新[4]。閱讀課上可以給學生播放和課文內容相關的視頻。
六、結語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過程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也需要家長、學校以及教師共同的努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人文知識、科學知識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和責任意識、動手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完整人格的建立,使其具備發展的核心素養,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王霞.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00196.
[2] 周良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2):00158.
[3] 蹇本鳳,霍燦.淺談小學語文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00116.
[4] 朱麗玲.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2017(3):000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