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目前我國教育正處在逐步改革的階段,尤其在小學教學階段,學生正處在思維和意識逐漸形成的重要階段,學生各方面學習能力相對而言比較差,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相比較其他的科目是帶有一定的抽象性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科目可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壓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結合情境教學的方式,轉化一些數學中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十分必要。就有效優化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措施進行仔細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法;措施探究
隨著目前新課改的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法已經在普遍運用了,同樣通過在教學實際過程中,逐漸體現情境教學法的優勢和作用了。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優化情境教學,有效結合數學教材內容,不斷地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
一、不斷優化實踐性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創設數學情境教學的方法,需要注重體現數學情境創設的實踐性特點,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的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創建實踐教學,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會去動手,同時有效結合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有效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運用多種方式,有效打開學生思考、探索問題的能力[1]。比如,在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時,可以讓學生運用手工課中的工具,讓學生在課堂上制作多種圖形,讓學生自身去實踐體驗各種圖形的穩定性,利用實踐的方式讓學生有效感受到三角性的穩定性。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這樣的實踐情境教學,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小學數學課程中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從而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
二、不斷完善沖突式教學情境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有很多的知識都是不可思議的,這就可以有效創設沖突式的情境教學法,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創設有趣的、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思考能力,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中新知識的探求欲望。比如,在教學“圓柱和圓錐”時,就可以設置等底同高圓柱和圓錐體積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不斷地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直接可以利用等底同高的圓柱和圓錐器皿,讓學生進行實驗,就可以發現用圓錐器皿倒三次水在圓柱器皿中,可以把圓柱器皿灌滿,因此,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所以在數學情境教學中,可以有效結合課本知識,不斷完善情境教學的方式,有效發揮沖突式的情境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興趣。[2]
三、不斷實現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的知識都是源自于生活的,要么就是課程中的知識可以服務于生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雖然理論知識的部分比較多,但同樣可以有效結合生活實際。[3]讓小學數學教學可以有效展現趣味性。比如,在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時,可以讓學生積極發言,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自行發現實際生活中運用三角形的實例。利用這樣的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成績。
四、有效提升競爭性教學情境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心理普遍比較單純,同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數學教學方式,不斷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競爭性的情境。[4]利用競爭性的教學方式,科學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競爭意識,比如,在數學運算過程中,可以有效結合競爭性的教學方式,不斷提升學生思考的能力,養成學生積極發言的良好習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結合多種教學方式,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精神,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學科是小學學習階段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數學學科本身是有著復雜和抽象特點的,但同時小學數學科目,也有很多的知識都是源自于生活,并且可以服務于生活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方式,并且需要不斷地結合實際生活,不斷地優化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科學地探求更多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從而有效提升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云.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4(4):79.
[2]周紅蓮.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中的應用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4(1):99-101.
[3]任萬倉.關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4(36):154.
[4]鄭瑤.生活情境教學法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探究[J].亞太教育,2016(31):18-19.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