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利
摘要: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必須要注意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通過合適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而我認為初中數學階段的教學,尤其要強調習題教學,通過習題教學可以有效地強化學生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解決好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而初中數學習題教學需要有一定的思路,老師必須要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靈活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在實踐的過程中尋找科學教學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初中數學;習題教學;教學方法;教學建議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習題教學的重要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老師的重視,通過習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系統性的整理自己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解決好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而實際教學價值的發揮需要老師在實踐的過程中將理論和實踐整合在一起,通過實踐不斷地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
一、教學的方式要多樣化
習題課教學知識容量大、題型多,學生容易疲勞,如果,教學組織形式單一,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容易喪失學習的積極性。為了克服這一現象,在教學中一定要體現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雙向活動,將講、練、思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采取“疑點啟發、重點講授、難點討論、大膽放手”的方式,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動口、多動手、多動腦,激發學生全方位參與問題的解決,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能表現出風趣感人的語言、整潔規范的板書、科學嚴謹的推理、生動活潑的教法、激情洋溢的教態,就會創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激起學生愉快的學習情趣,形成一個和諧而熱烈的信息交流環境,能有效地減輕學生的“疲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創新數學習題課的形式,給予學生不一樣的刺激
學生的學習興趣永遠都是教學基礎,有了一定的興趣之后學生才能夠有更強的學習動力,在學習興趣驅動下的學習會比一般的學習高效很多,因此,在數學習題課教學中也需要創新。數學習題課給予很多學生的印象都是無止境的練習,是沉悶的代名詞,很多學生都非常了解數學習題課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對其沒有學習興趣。
無論是學生還是成年人,人們普遍會對一成不變的東西產生心理上的抗拒與排斥,這是人心理上的慣性。對此,數學習題課教學也需要有所變化。傳統的數學習題課教學都是用專門一節課進行習題講解,在教學形式上教師能夠改變。比如說,將數學習題課教學劃分為各種類型,數學習題課不僅僅包括對習題的講解,還有對數學知識網絡的構建、專題性題目類型的強化等等。教師可以將這幾部分拆分。比如說在進行新課導入的時候融入一些對已學知識的回顧,這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在知識綜合聯系上的思維能力,提高解題速度。
三、通過變式教學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解題
所謂“變式”就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命題進行合理的轉化,即教師可以不斷更換命題中的非本質特征,變換問題中的條件或結論,轉換問題的內容和形式,配置實際應用的各種環境,但應保留好對象中的本質因素,從而使學生掌握數學對象的本質屬性。一道習題包含的知識點會涉及教學內容的各個方面,由于不同的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通常也沒有辦法將習題中包含的知識點面面俱到地進行分析,這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現象。所以我們要通過變式教學,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與認識問題的全面性以及學生的發散思維與創新意識。變式教學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習題中的每一個變式都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世界的奇幻與奧妙,從而刺激學生勇于探索、發揮想象,不斷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將會是一個十分精彩的學習體驗。教材中所列舉的特例通常只有一個結論。以教材上的特例與結論為出發點,鼓勵學生橫向思考:“根據現有的已知條件,還能夠得出哪些其他的結論?”“我們得到這個新的結論還需要什么樣的已知條件?”“若題設與結論互換,原命題是否還能成立?”等。由此可見,雖然只是初中數學,其變換方式依然多種多樣而且趣味性十足。這也要求任課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的時候,除了要說清楚“是什么”和“為什么”,還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解題思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使學生的課堂知識得到更寬廣的延伸。
四、引導解題思路,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解題思路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知識的靈活運用。在習題教學中,解題方法很多,解題過程中,關鍵的一步是從已知條件和未知找出解題的途徑,也就是運用聯想、類比、模擬和歸納等分析綜合手段,把問題轉化為較熟悉和較簡單的問題,從而確定解題的策略。教師要加強學生的解題思路指導,鼓勵學生一題多解,總結解題技巧,教給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意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答等具有發散性的題型進行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性。例如,求證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我們既可以用勾股定理解答,也可以用垂足是直角來求證,也可以用三角形全等、互相平行于一條直角邊等很多方法證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習題教學過程是教會學生如何思考的過程,注重學生思維培養和發展思維能力的過程。
五、注重審題,注意一題多解,來訓練學生思維的發散。
解題思路中的每一步推導都不外乎根據數學概念、性質、公式、定理等。很多考題看來似乎并不難,卻包含有不確定的因素,因此其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果掉以輕心,就會顧此失彼。在上面提到的有關△ADE與△ABC相似的問題中其實也滲透了一題多解的思想。若再繼續深入的問下去,當AB=24,AC=18,AE=12時,求AD的長。這類題型的關鍵是相似的對應點問題。線段AD的長有兩解:9或16。思考一題多解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抽象概括思維能力的培養,產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應,還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思維能力、聯想思維能力和建模能力。
總之,在初中數學習題課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特點以及習題特點,從夯實基礎知識入手,查漏補缺,增強學生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促使他們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的養成,讓不同程度的每個學生都有收獲。
參考文獻:
[1] 刁成海. 如何上好初中數學習題課,《中學教學參考》,2009年第26期.
[2] 王芳. 習題課——給學生一個活動空間,《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0年第02期.
[3] 林坤城. 對中學數學習題課教學的幾點思考,《教育教學論壇》,2013年1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