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林?オ?
摘要:
習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使他們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或者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記錄下來,這是每位語文教師研究的共同課題。為適應《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應從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想象開拓性、觀察細致性和習作創造性入手,達到習作教學訓練的目的,這也是農村小學習作教學的共同發展方向。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教法探索
小學習作教學既是對學生進行字、句、段、篇的綜合訓練,又是對學生進行觀察、想象等多種能力的綜合訓練。習作是學生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具體表現,是衡量學生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習作積極性。農村小學的習作教學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和訓練:
一、縱向聯系 生活為體
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相比較,認知能力相差甚遠,這是環境的影響。城市的孩子接觸的文化層次比農村孩子的高得多,但他們對生活的體驗遠遠比不上農村的孩子。可是農村的小學生往往不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在習作時不知道寫什么,也寫不出什么。因此,我總是利用農村孩子對生活的體驗比較豐富的特點,指導他們習作教學,激發他們的習作興趣,讓他們懂得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勾起對生活的感慨,使他們的頭腦中浮現出可以作為習作素材和各種各樣鮮明的形象,從而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
二、 抓好范文 引導寫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要關注作文的書寫質量,要使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作練字的過程”。在教學中選取的每篇范文都是習作的例文,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例文指導學生習作訓練。農村的小學生接受能力差一些,教師應逐步引導學生品讀例文的精華所在,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思想主題,并指導學生能在例文中搜尋到有特色的語言形式和表達技巧,有效的吸取它,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比如,在《盧溝橋的獅子》一文中,文章主要寫獅子的形狀特點和建筑物的特點,課后有個作業,要求學生自己練習寫一種石獅子的形態,要有想象部分。我便指導學生進行訓練,然后還以《家鄉的x x x》為題寫一種小動物,引導他們在寫動物的時候應抓住特點來寫。培養他們如何利用合力的想象去細心觀察事物的能力。
三、課外閱讀 積累素材
農村的學生課外閱讀量不如城市的孩子大,課外閱讀的習慣也不不如城市的孩子好,課外閱讀的環境更不如城市的孩子優越。他們只是一般的瀏覽,沒有仔細體會文章的內涵。為此,我便將班級盡有的圖書給他們分類,指導他們閱讀的方法,特別是那些優秀的作文選,更要讓他們反復閱讀。對于那些記事、寫景、寫人的文章,要求他們體會各種不同的體裁和寫作方法,指導他們做好讀書筆記。有些學生習作能力不強,主要是語言貧乏,語言表達能力差,有時表達一個意思卻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因此,我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讓學生把文章的好詞、好句、名篇佳段摘抄下來,并盡量背會。使他們能從課外書中獲取知識,變為自己的習作素材,逐步引導他們寫讀后感,使他們真正認識身邊的事物,提高觀察認識能力,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寫作情趣。
四、寫好日記 收集素材
日記是小學生習作教學的“倉庫”,是練筆的重要途徑。因此,培養學生勤于觀察、勤于日記的習慣是習作教學的又一個重要途徑。生活中每天都有事情發生,如果不記錄就會忘掉。學生往往對生活中的某些事情熟視無睹,特別是農村小學生,他們每天處在“學校——家里——家務事”三點一線上。回到家里首先是家長布置的一大堆家務活,其他的事情都已無心關心。因此,我就給他們布置作業,把他們每天看到的人和事以及對他們的感受記錄下來。漸漸地,大部分學生把寫日記當作一種樂趣,積累了他們習作的大量素材。
五、課外實踐 豐富題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加強平時練筆指導,改進作文命題方式,提倡學生自主選題。” 小學生習作教學的題材大致可分為記事、寫景、寫人及讀后感等類型。所有這些均離不開觀察這一環節。為此,可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來達到這一目的。只有學生親身經歷的事,學生才能有話可寫,有寫作的興趣。因此,我經常組織學生到野外參加各項活動,出發前說明活動的地點、目的、場面等,回來后讓他們寫本次活動的所見、所聞、所感,并指導他們習作。
六、 說聽結合 讀寫結合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進行的源泉”。在農村,由于學生受到了語言表達的障礙和方言的影響,阻礙了其語言的表達能力。如何引導他們沖破語言誤區,這是習作教學的又一難點。針對這一情況,我在每個單元的聽話、說話訓練中,力求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首先,從給他們講故事入手,教師先講,學生邊聽邊記,然后學生復述故事,最后教師再復述,從而訓練了學生聽、說的能力。另外,還可以利用看圖說話來訓練他們的說話能力,這種方法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能力。我的做法是:把一幅圖畫掛在黑板上,讓同學們去觀察,指出畫中的所有景物,指導他們的觀察順序,然后指導他們用自己的話把畫中看到的景物說出來,再讓其他學生把這個學生講的話記錄下來,并讓另外同學把剛才記錄的話朗誦出來,老師最后指導修改。這種方法的嘗試,使學生在習作中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調動了學生的習作積極性,把發展想象力和發展語言結合起來,提高聽說能力,豐富想象力,把抽象的畫面變成生動的語言文字,達到訓練聽說的目的和習作的效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鞏昌學區靛坪小學,甘肅 定西 748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