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偉
摘 要: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物聯網平臺已成為運營商必爭之地,電信、聯通、移動紛紛布局,在大連接基礎上做好大平臺,全面通過產業鏈生態系統的搭建,做實應用體系建設,充分拉動政、企、消三大類用戶。
關鍵詞:物聯網平臺;生態系統;產業鏈
從2016年開始,物聯網平臺已成為各家必爭之地!特別是以華為、思科等為代表的傳統電信設備廠商格外賣力!而今年,這一趨勢更為明顯。中國聯通的物聯網大會更表明物聯網平臺是重中之重!
2017年將會是物聯網平臺大戰元年!之前盡管有數百家號稱做物聯網平臺的廠家,但真正擁有高精尖技術的卻寥寥無幾。今年,電信運營商紛紛強勢介入,跑馬圈地之勢躍然而出。
1 中國電信——天翼物聯
7月底,中國電信集團攜手天翼物聯產業的177家成員單位在廣州發布了“產品大融合,渠道大聯動,成功大共享”的目標。依托物聯網開放平臺,提供企業級全球服務,欲打造世界一流的物聯網開放實驗室。通過網絡、平臺、產業生態的提升,重點在智慧城市、垂直行業、個人消費三大領域。電信提出了“物聯網模塊入庫儀式”,公布了12款入庫模塊,含6款NB-IoT模塊與6款Cat.1模塊。電信集團正全面布局,穩步發展物聯網。
2 中國聯通——物聯網生態大會
中國聯通的物聯網生態大會在廣州召開。王曉初董事長、陸益民總經理相繼發言,全面闡述了中國聯通的物聯網戰略。
首先在網不在物(建網),之后在物不在網(聯物),最后在數據(大數據服務) 。全力建設“物聯網平臺+”、打造共贏發展的物聯網產業生態圈則是創新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搶抓產業機遇,全力拓展物聯網產業發展新空間;加強資源共享,持續打造中國聯通物聯網新能力;深化市場化改革,有效激發協同發展新動力;強化產業合作,共同開創共贏發展新局面。
中國聯通已具備多種技術能力幫助客戶打造“一點接入、統一管理、高效服務、成本可控”的物聯網“全球連接”服務。
同樣,中國聯通也發起成立了一個范圍廣、陣容強大的物聯網產業聯盟。
3 中國移動——OneNET大數據平臺
相比較而言,中國移動對物聯網入手更早更深入,中國移動已登上OneNET物聯網大數據平臺。中國移動副總裁沙躍家表示,中國移動將立足當前、布局長遠,全面實施“大連接”戰略,促進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廣泛連接,推動社會的數字化發展。在做大連接規模的同時,將提升連接價值,堅持走“連接驅動發展”的道路,積極實施產業鏈立體式布局,拓展連接廣度和深度,做優連接服務,做強連接應用,開創數字化產業新格局,到2020年力爭連接總量超17.5億,成為數字化創新的全球領先運營商。中國移動也正式啟動了蜂窩物聯網(NB-IoT/eMTC等)111萬個NB-IoT基站天線的集中采購,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移動在全國范圍的蜂窩物聯網(NB-IoT/eMTC等)建設將大規模展開。最后,中國移動在發布中國移動物聯網發展計劃的同時,宣布成立中國移動物聯網聯盟。
分析完三大運營商的物聯網戰略規劃布局后,能看出一些共同點,即在大連接基礎上做好大平臺,全面通過產業鏈生態系統的搭建做實應用體系建設,拉動政、企、消三大類用戶。
4 其它平臺的機會
其他物聯網平臺還有機會嗎?以我的角度來看,如果單純去拼平臺的廣度和共性,那么其他企業級平臺不會有大的機會。運營商的物聯網平臺還是構建在全系統全覆蓋的網絡上,一張全國蜂窩物聯網基本上可將各類用戶一網打盡。更何況現在是三張大網同時布下,漏網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未來極少數的企業包括LoRa在內,只能在其他私網上分食一點殘渣而已。
4.1 云服務和應用類的物聯網平臺級服務
除主流的基礎物聯網平臺外,還有一些以云服務和應用為主的物聯網平臺級服務也有一定賣點。像亞馬遜的AWS,阿里云,微軟的Azure都在原有的云服務商基礎上向物聯網平臺過渡。雖然這類企業屬于巨無霸類型,有著深厚的基礎,但是從軟件服務起步,對于物聯網的云管端模式還要一定時間去適應。同時,因為不具備網絡基礎,很難向全產業鏈生態演化。
4.2 垂直應用的物聯網平臺
反過來看,做垂直應用的物聯網平臺將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目前頗受資本市場看好。典型代表是GE的Predix,而這也是GE敢于將賣產品轉化為賣服務的根基。
還有一點就是“百臺大戰”正在進行。物聯網平臺的垂直化應用發展應切記:不貪大,做專做深!自待花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