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煥曉
【摘要】文章就多媒體在英語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方面的運用和意義進行了闡述。多媒體教學是英語課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能夠調動學生的各種器官,使學生全方位投入英語學習中,提高效率,事半功倍,同時還能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多媒體;學困生;學習興趣;英語
英語學困生在農村學校是普遍存在的一個群體,如何激發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他們的學習成績提高起來,對于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困生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之外,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大部分農村學校,英語課堂教學的組織順序都是“讀單詞-背單詞-默寫-操練句型-學習課文-做作業(練習)-隨堂測試”。學生面對的就是白紙黑字和一位無趣的英語教師。反反復復地背誦,重復地記憶,無止無休的題海,不但無法有效地激發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有可能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失去學習的興趣,產生厭學心理。而多媒體教學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不但可以使學生學到知識,提高能力,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寓教于樂,一舉多得。
一、多媒體教學之于英語知識的學習
(一)用來直觀表示單詞、短語相近意義的區分
對英語知識的傳授,絕大部分農村學校基本上采用的模式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當堂記,課后練。這種模式下的課堂根本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只會讓學生更覺得英語課無趣。學生沒有興趣參與的課堂,課堂氛圍注定是沉寂的、毫無生氣的。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可以發揮多媒體的圖音功能,將英語基礎知識以動感可視可聽的形式展現出來,讓音畫效果調動起學生的五官感受,使學生樂于學習。
比如教師在講解近義詞a bit of, a few of, a little of , a kind of的區別時,可以在多媒體中配上圖畫,用學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數量來做直觀的演示,它們后面分別用可數物體和不可數物體來對應,再配以聲音的說明。音畫效果能使學生的印象得以加深,而且能夠更直觀地辨別短語的用法,不容易再出錯。這樣的教學比學生光聽教師單純講解的效果要好很多,也更能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的意識,使課堂氣氛更活躍,學困生在這種歡樂的學習氛圍中更容易掌握所學知識。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詞匯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詞匯一直是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薄弱項,所以要激發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在教單詞時不能總是一成不變地用教師讀,學生跟讀的傳統模式。詞匯教學要想達到最好的記憶效率,不能光靠單純的讀和背,而是要把眼看、耳聽、口讀、手寫結合起來,綜合運用。例如在教授有關各學科的詞匯Chinese, maths, P.E ,science , geography , physics, chemistry等時,教師就可以先在幻燈片中把這些學科的課堂照片展示出來,并配上單詞的標準發音,讓學生邊看畫面邊聽讀音,再看畫面、跟讀,這樣他們就可以快速準確地讀出并記住這些單詞了。記得快速又準確會給學困生帶來成就感,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同時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多媒體教學之于英語能力的培養
外研版(新標準)每個模塊都是由unit 1的對話,unit 2的課文,unit 3的鞏固和外國的不同文化介紹組成。對這三個單元的知識,學困生倍感吃力的是課文的學習,因為課文一般都是生詞較多,內容較長的,基礎不牢固的學困生單憑聽教師的講解并不能完全理解課文意思,而且教師單是靠一張嘴在講解,課文內容也會顯得非常枯燥無味,學困生無法提起精神聽課。為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不如打破傳統的單純講解這種授課模式,采用多媒體課件呈現的方式,把教學內容直觀地、全面地展示給學生看。這種集文字、圖像、聲音、動畫于一體的授課方式,讓學生一目了然,很快便理清了課文內容,這樣他們學校起課文來就相對容易一些,覺得容易就會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興趣就容易生發出來,慢慢有了興趣,成績自然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比如外研版(新標準)七年級下冊Module 6 Unit 2 “The London Eye is on your right” 這個單元,如果知識單純地由教師講解,學生聽,沒有多媒體的輔助,那么學生很快便會開小差了。這個單元涉及倫敦的多處旅游景點,農村學校學生對這些景點很是陌生,所以從地名的朗讀到課文的學習,學生都無法理清頭緒。因此在準備課件時,第一步,我直接把National Gallery, London Eye, Tower of London, Houses of Parliament, Buckingham Palace, Trafalgar Square, Big Ben, the River Thames, Tower Bridge這九個課文中出現的地名的圖片放到幻燈片里,并配上英文、漢語和標準發音,讓學生邊看邊聽,邊聽邊跟讀,充分讓學生的口、眼、嘴活躍起來,動起來,那樣很快學生便能熟記這些地名了。
第二步,在學生熟記地名的基礎上,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精讀。我用幻燈片展示出了學生在精讀時需要完成的如下內容:
Read paragraph 1-4, underline the famous places and finish our rout(線路)。(小組閱讀1-4段,畫出我們要去的地名。)
Trafalgar Square→ → →
and → →The River Thames→
→Bridge→ .
Tip(溫馨提示):When you are reading English ,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ds with big letters .These words may be names of places or persons.(首字母大寫的是人名或地名)
采用這種精讀模式的目的是培養學困生的閱讀能力。因此為了避免基礎好的學生搶答,學困生沒有機會表現的情況發生,我要求學生先將答案寫在練習簿上,精讀結束后目標明確地進行提問,讓點到名字的學生將他們的答案拿上去給教師投影出來給同學們看,對做得正確的學生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做得不完全正確的學生也從書寫、態度等方面給予鼓勵和表揚,讓每個人都能獲得成就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系統的功能,成功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會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幫助,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新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關文信.基礎教育教學基本功:中學英語卷[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尹剛,陳靜波.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