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姣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類科研項目的研究探討,促使人們逐漸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學好數學,不僅對各科目的學習都有促進作用,而且對于學生的自身發展意義重大,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因此,數學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的創新改進,特別是小學生數學教學中的情景創設,它使數學教學和生活有效的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思維,有效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及教學質量。本文就情景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研究情景創設對于小數數學教學的運用價值,希望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提供依據,促進數學教學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過程 情景創設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124-02
情景創設的教學方式,普遍運用于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即讓學生把數學和生活相結合,以數學的思維看待生活中的問題,把抽象化的問題轉換成實際模型,便于思考學習。這種教學方法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但還是有些學校或老師情景教學的方式方法太過片面,或者不采取情景教學的方法,這使情景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價值沒有得到體現,促使人們認為情景創設的教學方式不適合小學生,造成負面影響,不利于情景創設這一新理念的推行和創新發展。
一、情景創設的基本概述和不足之處
1.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景創設的方法原則
情景創設,是指老師根據教學的課程內容,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建立熟悉的生活情景,讓學生感受其中,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的教學模式。比如小學生熟悉的圖片、音樂和有趣的小游戲等;而小學稍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對生活場景進行創設,開散他們的數學思維模式,讓他們學會以數學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事物。這說明,情景創設是具有教學意義和教學價值的。
2.目前情景創設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1)教師對情景教學認識不足,過度依賴教材
部分老師不認同情景創設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而是采用經驗教學,或者根據課程課件教學[1]。偶爾播放課件,也是小學生聽過、看過很多次的內容,沒有新穎性,致使學生興趣不高,效果不佳,自主學習的動力也沒有。而部分老師把這歸咎于情景創設并沒有意義效果,致使情景創設教學方法的運用效益受到影響。而對于稍高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和低年級相比自主意識比較大,對于情景的創設考慮的因素就更多,所以一般的情景創設達不到效果,反而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情緒,這使得老師更加不愿意使用情景創設的教學方式。
(2)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
有部分老師,雖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了情景創設的教學模式,但是過于刻板,只是形式創設,沒有靈活調整,對于教學效果也沒有認真分析。比如統計和概率內容的教學,老師讓學生在課堂上踴躍舉例,做概率事件小游戲。但是過程中,學生的吵鬧情況嚴重,關注度由事件概率變成了打鬧和自由活動,最終效果還不如學生自主熟讀課本,做練習題。這是老師過于關心方法落實,而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學生的關注度,致使最終效果不明顯。還有些老師的情景創設,過于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沒有注意到孩子世界觀的不同,缺乏真實感和趣味性。比如平方千米的認識,老師先讓學生表述心中的1平方千米有多大,然后再通過計算告訴學生1平方千米大概是多大的面積,相當于多大。這種情景設立方法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效果也很好,但是老師沒有提前讓學生搜集資料,致使情景創設沒有和學生的思維想象相結合,對于和生活的結合也不是很融洽,不利于學生展開想象力。
二、創新情景創設在小學數學的設立方法和價值意義
1.提升情景創設的趣味性
在不斷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新形勢下,課堂教學情境的合理創設,需要與教學內容相符,并突出新意、多樣性等,才能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整體效果。根據相關調查可知,小學生對新奇的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如果數學能夠擁有趣味性,不僅能將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還能改善教學效果。因此,情景創設需要具備一定的趣味性,才能將學生的目光吸引過來,并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2]。比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這個知識點時,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需求等進行綜合分析,并可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以動畫的形式將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狀,然后對不同形狀的橡皮泥進行對折,讓學生觀察折疊后的圖形特點。其次,充分利用身邊的學習資源,如書本、紙張、直尺等,即可讓學生自己動手用一張A4紙對折,引導學生思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總結其具有的性質。總之,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學的不斷創新,注重情景創設的創新,通過上述這樣的方式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不僅能讓數學課堂生動有趣,還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最終達到強化學生記憶數學知識的目的。
2.加強情景創設教學的目標性和引導
在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和提升的情況下,情景創設對學生的數學學習主要起輔助作用,而其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想要達到教學目的,應在情景創設中明確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緊跟內容設立情景,引導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意識[3]。由于小學生的思想比較活躍,行為也比較隨意,還沒有形成屬于自己的學習風格和考慮問題的思路,因此,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帶來學生思考各種問題,幫助他們認識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才能在循序漸進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在進行認識貨幣這個知識點的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身邊的實際案例等進行分析,如可向學生展示不同面額的紙幣和硬幣,即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紙幣的不同之處,以及1角、5角、1元硬幣的差別,從而讓學生能夠正確區分不同面額所代表的意義,甚至掌握不同面額之間的換算關系。然后,再通過模擬購物場景的方式,讓學生學會正確的使用貨幣,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總的來說,在此情景創設中,正確辨認并使用貨幣便是此部分內容的教學目標,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從生活和數學的角度來看待貨幣問題。endprint
3.增強情景創設自然真實感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課堂氣氛的營造,應注重真實性。因此,情景創設一定要有真實感和自然感,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融入,這樣學生的學習狀態進入才會越快,學習效率也就越快;并且情景設立真實自然,能引發學生的共鳴。例如:比如在進行五年級上冊的《可能性》這個知識點的情景創設,我們可以思考準備到元旦了,我們班級要舉行文藝匯演,語文老師、數學老師、英語老師都將分別表演一個節目,表演的節目形式可以是:唱歌、跳舞、朗誦等。與此同時,設置一個環節為:請同學們為老師抽簽,看哪個老師表演什么節目?而當學生一聽到老師要表演節目,還讓他們為老師抽簽,那高興勁就別提了,個個躍躍欲試要為老師抽簽,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把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學中來了。這種自然真實的情景創設,有利于學生在面對生活和以后的學習時也能快速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的綜合水平發展,這也是情景創設教學方法的運用價值體現。又如:在進行“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這個知識點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播放“小豬搭房子”這個視頻,讓學生掌握房子搭建時屋頂使用三根木條需要具備的穩固性,并讓學生利用積木進行房屋的搭建,以便學生真實的感受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而在學生觀看視頻時,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會在學生的腦海中出現,并理解三條邊要符合什么樣的條件,才能使房子的屋頂更加美觀和安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情景創設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靈活創新的運用到小學生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教學質量也有所提高;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數學思維模式的建設,以后的科目學習和自身的綜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情景創設的教學方法對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運用價值。正視目前情景創設的不足之處,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創新改進,一定能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明.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3(3):110-112.
[2] 李鋒.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科教導刊,2014,(19):146-147.
[3] 朱延春.新課標背景下問題情景創設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J].家教世界,2013,(12):62-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