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麗
【摘要】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職務,不僅要管理學生的學習情況、班級建設情況,還要維持班級秩序、解決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以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培養小學生正確的學生觀,是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需要與小學生的學習情況、特點等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促進小學生各方面能力不斷提高。本文就小學生的主要特點進行闡述,對當前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學生觀在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方面的應用策略,以促進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效用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學生觀 小學班主任 教學管理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181-02
根據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班主任如果擁有良好的學生觀,可以更好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從而幫助小學生養成優秀品質。因此,從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等方面著手,加強班級管理和班級建設[1],并與學生保持和諧師生關系,對于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小學生的主要特點
對當前小學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整體分析發現,小學生面對的學習環境有著極大變化,他們的差異化較大,需要班主任發揮重要管理作用,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總的來說,小學生具有的主要特點有:
1.一定主動性
在實際的班級教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經常都會看到學生不按照班級條例完成某個事情,也不遵守教師的囑咐參加教學活動,這主要是因為小學生具有一定主動性,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如果嚴格對他們進行管理,并且,不給他們提供主動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而是將自己的想法、思路等加強在小學生的身上,則會降低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小學生還具有自主表達性這個特點,他們看到新鮮的事物會主動發問,并急于向身邊的傳達自己的想法,因而班主任在加強教學管理時,需要對這個方面給予一定重視[2]。
2.一定發展性
小學生還處于初級成長階段,他們接觸的事物比較少、掌握的知識不多,對各種東西都會產生一定疑惑,并形成屬于自己的思維方式。因此,小學生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同類型的需求,需要班主任具有一定學生觀,才能從小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獲得更加的教學管理效果。與此同時,小學生具有的發展性還體現在可塑性上,他們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可能學習能力非常強、模仿能力很強、繪畫技能較強、歌唱水平較高等。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教學管理時,必須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從學生觀方面著手,適當的引導小學生,給予小學生各種幫助,才能讓他們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發揮自己的才能,對于促進小學生未來更好發展有著極大作用。另外,小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會犯一些錯誤、遇到很多困難,需要班主任從學生觀方面提供引導,讓他們正確的認識這些錯誤、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才能培養小學生堅強的意志、自信心等。
3.一定獨特性
不管小學生來自怎樣的家庭,或者是生長在什么樣的環境中,他們都會具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性,因此,班主任在加強班級教學管理時,需要根據學生的獨特性采取最合適的管理方法,盡可能的保護小學生的個性、自尊心等,才能更好的促進他們健康、積極成長。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采用的管理標準需要具有差異性,才能確保小學生的差異性得到真正尊重,以促進小學生各方面能力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班主任從學生觀出發,要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給予重視,盡可能的開展不同形式的班級活動,才能達到促進小學生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的目的[3]。
二、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的現狀
目前,小學生還處于年齡比較小的階段,是形成良好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重要初級階段,需要班主任合理進行班級教學管理,提高教學管理工作質量,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4]。與此同時,班主任在有序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時,要注重小學生如下幾種品質和習慣的養成:第一,良好的學習興趣;第二,正確的學習習慣;第三,一定自控能力;第四,一定學習耐心;第五,個性化發展;第六,自信心和主動學習意識,等等,才能促進他們養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等。由此可見,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會給小學生的成長帶來非常大的影響,需要班主任加強自身素質水平提升、教學管理能力提高,真正發揮榜樣作用,才能在科學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管理模式的基礎上,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5]。
但是,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部分班主任采取的教學管理方法,與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相符、聯系不緊密,并且,教學理念、管理方式等都比較落后,根本無法達到與小學生深刻交流的目的。同時,小學生出現錯誤的話語、行為等時,班主任采用比較嚴格的方式進行交易,致使小學生出現畏懼班主任、討厭班主任的心理,從而降低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其次,部分班主任主觀的覺得小學生年齡小,不會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從而不具備自我管理能力。在這種情況下,班級建設活動、衛生打掃、紀律條例等都是由班主任來決定,根本無法培養小學生自主動手、創新、思考等多方面的能力,最終出現小學生差異化較大的現象。最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管理模式等的影響,學生的成績一直是班主任加強教學管理的重中之重,而思想品質、素質方面的培養經常被忽略,致使小學生出現團結意識較差、創新意識不強、自我提升能力繼續提升等多種問題,給小學生創造性發展、全面發展等造成嚴重制約[6]。
三、學生觀在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方面的應用策略
根據上述內容可知,在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班主任必須改革教學管理方法,創新教學管理模式,樹立正確的教學管理理念,才能更好的激發小學生的潛能,最終促進小學生未來更好發展??偟膩碚f,學生觀在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方面的應用策略主要有:
1.注重小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體現
在實踐教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小學生的心理、學習需求、個性等,才能與小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觀在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方面應用的重要基礎。在小學生正式進入小學這個學習階段之前,他們在幼兒園、學前班中已經初步接觸了教師、同學等,因此,小學生已經具有一定自我判斷能力,并且,隨著時間的累積,小學生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等都會不斷提高,因而他們會模仿很多事物,并學以致用形成自己的思路、方法等。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必須注重小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體現,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給予小學生生活、學習上的各種幫助,才能在全面掌握小學生心理、生理情況的基礎上,找到多合適的教學管理方法[7]。
2.加強教學管理模式的快速轉變
在實踐過程中,合理進行激勵機制的構建和完善,班主任必須從學生觀角度出發,考慮小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管理模式,并樹立正確的教學管理理念,才能確保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例如:班主任與小學生聊天,可以將小學生的穿著作為中心內容,班主任應適當的夸獎小學生:今天頭發梳的好可愛、裙子的顏色好漂亮、鞋子好有個性、書包像機器貓等,不但能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還能讓小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和藹、可親[8]。與此同時,班主任要從小學生的需求、學習特點等方面調整教學管理模式,以根據實際情況快速轉變教學管理模式,才能讓小學生積極參與到各種班級建設活動中,對于增強小學生的團結意識、責任意識等有著極大作用。由此可見,從小學生觀出發,加強小學班級教學管理,不但能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還能極大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提升小學教學管理工作水平也有著重要影響。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是學生觀在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中合理用的重要前提,不但能深入、全面的了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個性發展等,還能促進教學管理方法、模式等不斷創新,從而促進小學生各方面能力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朱春琴.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效率提高的研究[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5,02:9.
[2]周瑞嶸.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J].黑河教育,2016,02:82-83.
[3]王淑香.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華少年,2016,22:260-261.
[4]張新家.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6,08:158.
[5]劉玉會,薛克聽.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6,18:57-59.
[6] 鄒亞杰. 淺談班級的教學管理[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8:87-88.
[7] 黃正平.關于班主任專業化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08,2(12):47.
[8] 劉艷艷.中小學課堂教學管理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