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玲
【關鍵詞】 語文教學;現狀;意義;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5—0049—01
當前,我國的教育正處在改革的新形勢下,面臨著向素質教育轉型的新局面。語文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更為“傳統”,更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然而,當前形勢下初中語文教學現狀與理想目標還存在差距,需要繼續完善深化。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
1. 課堂參與度低,學習能力低下。語文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較低,大多呈現教師“一言堂”的情形,學生鮮少發言,更缺乏獨立思考,因而導致學生雖然能取得高分,但是學習能力不足。
2. 課堂氛圍沉悶,教學方法單一。目前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大多以教師講解為主,課堂教學環節比較枯燥,學生普遍缺乏熱情,缺少聽課積極性。
3. 教學評價不足,缺乏公正性與科學性。初中語文教學狀況難以準確評價,結果性評價是大多數教師采取的方式,學習成績成為教師評價學生語文學習狀況的唯一基準,而對學生在學習過程的關注度不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展現的突出優點與進步方面沒有被作為課堂評價因素之一,學生的自主評價不被重視,學生難以從語文教學中得到學習動力與鼓勵。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意義
1. 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學生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從前的課堂往往培育的是高分低能的學生,難以培養出兼具人文性與科學性的高素質綜合型學生。且對于語文學習來說,更需要不斷積累知識以達到較大的提高,短期內是很難使語文的學習達到質的飛躍的,人文精神的積累也是同樣的道理。初中階段作為學生的一個過渡時期,會在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上起到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改革勢在必行。
2. 有助于構建高效語文課堂。建立一個高效的課堂是初中語文改革的直接目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這也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必然選擇和其重要作用的體現。
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方法
1. 善用情景增加趣味。創設情境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設定生動活潑的具體場景,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但是創設情境必須以實際生活為出發點,要避免太過于脫離實際,將學生引導到積極的發展軌道上來。要始終力求改善學生的學習發展狀況,并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對其生活和學習的重要性,在順利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真正的收獲,使語文學習真正惠及學生的全面發展。
2. 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利用好學生在這個階段既富有想象力又富有好奇心的特點,巧妙安排語文課堂的教學進程,設計合理課堂活動,使語文課堂在開放、輕松、自由的氛圍下進行,增添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例如,在《美麗的丹頂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一方面自己搜集大量相關資料制作課堂展示的PPT,另一方面事先安排學生積極搜集與丹頂鶴相關聯的信息,把不同的丹頂鶴圖片作為謎語來呈現。筆者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活躍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積極性與參與度,使得課堂的開展效果更好,學生知識掌握得更牢固。
3. 豐富教學評價方法。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良性互動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方法。目前,一方面高效初中語文課堂可以利用多元化、開放式的教學評價模式。這種模式克服了傳統教學評價模式的一些缺點。傳統評價大多是結果性評價,按照單一的標準來評價學生,難以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與成長。因此新式教學評價模式更注重學生的優點與學習的進步特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關注,都能在語文學習中有所收獲。另一方面則可以學生的自我評價為主。正確的自我評價能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通過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來完善自己的學習過程,并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
目前,初中語文課堂仍然存在教學評價不足、課堂參與度低、學習效率低下、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在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緊跟教育發展的方向,通過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豐富教學評價方法、創設情景教學、增加課堂趣味等方法不斷努力,推動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進一步完善與落實。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