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荷花
【關鍵詞】 中考;體育教學;作用;教師;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6—0071—01
今年是我市體育考試納入中考的第四個年頭了,作為一名從教十多年的體育教師,經歷了國家對學校體育教學的重大改革。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體育升學考試對學校體育教學的積極促進作用。
一、學生健康狀況明顯改善
據國家體育總局2001年公布的一項青少年體質狀況的調查顯示:“在7~9歲的孩子中,貧血率達到30%;學生患近視的初中生有55%。與身體變化相伴隨的是道德、信念、情操等的退化。調查顯示,有明顯心理障礙的中學生占15%~20%,國內青少年犯罪占整個犯罪人數的80%左右,而且平均每年以2%~3%的速度上升。”
這是我校教師作的調查報告:2011年七年級學生超重肥胖調查情況。從各年齡人數統計看,七年級主流學生為12歲和13歲,共591人。男生326人,女生265人,超重:男生有39人,女生有21人,占本組人數的28%和17%;肥胖:男生有14人,女生有5人,占本組的人數的11%和4%;男子超重、肥胖合并比例為16.3%,女子超重、肥胖合并比例為9.8%。男、女超重比例約為10.1%,男、女肥胖比例約為3.2%,男、女超重比例約為男、女肥胖比例的3倍。
總體看,我校學生男生超重比例為l1.8%,女生超重比例為7.1%,男生肥胖比例為4.2%,女生肥胖比例為2.3%,男生超重、肥胖合并比例為16%,女生超重、肥胖合并比例為9.4%。男、女超重比例約為男、女肥胖比例的1.7倍。學生健康已現問題,本地區七年級學生超重肥胖于全國發達地區一樣,已經出現超重流行趨勢。
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工作全面實施,推動和加強了學校體育工作,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加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形成了健康運動的觀念和習慣。2016年調查顯示:我校學生男子超重比例下降為9.6%,女生超重比例下降為5.3%,男生肥胖比例下降為3.1%,女生肥胖比例下降為1.8%。學生的身體素質逐年上升,呈良性發展趨勢。
二、學校體育工作創新發展,教學環境設施得到改善
在體育中考沒有實施之前, 學校、家長和學生都不重視體育。體育課在校內沒有地位,體育課任意被擠占挪用的現象屢見不鮮。自體育中考實施以來,體育課所占分值逐年上升。特別是2016年5月國辦《指導意見》的出臺,顯示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體育工作,體育工作的作用也被重新認識和界定,將體育成績納入對學校和學生的考核。我校的做法是:創新兩操,課間操增設了校園集體舞,增強了趣味性,發展了學生的協調性;體育課注重了球類技術教學,旨在讓學生掌握一至二項可以終身受益的體育項目為目標,以掌握運動技能,掌握健身方法,掌握運動知識;課外活動以各運動隊為主陣地,重點以籃球隊、排球隊、足球隊、田徑隊、乒乓球隊為突破口,大力開展運動訓練,以普及體育運動,提高技術水平,形成終身體育興趣。
從我市來看,有百分之八十的中學鋪設了塑膠運動場,新建了獨立的體育館;體育器材的數量也達到中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的配備標準。國辦《指導意見》的出臺,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撐,為學校體育工作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三、激發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在教育領域中,體育工作者一直處于“輔助”地位,體育課的不重要、不重視,讓一大批優秀的體育工作者找不到發展空間。體育中考后,體育成績在升學考試中的分值逐年上升,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也得到大幅提高。體育教師起早貪黑、風吹日曬、身體力行的工作終于得到了學校的肯定、家長的支持、學生的認可。體育教師的地位、待遇隨之提升,自我滿足感和成就感不言而喻。這更大地調動了體育教師工作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樂于奉獻自己的青春。
體育中考的實施,對學校體育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仍有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改進的地方:如考什么練什么的問題;對病殘學生的免考補考的問題;體育教師職業待遇問題;體育教育的激勵機制問題;體育場館設施合理利用問題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加以解決。
體育中考對中學體育教育的促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效果也是顯著的,學生掌握了健身項目,學會了科學健身方法,培養了終身體育意識和體育習慣,最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體質,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育任重而道遠,體育教育永遠在路上。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