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東
【關鍵詞】 小學語文;情景教學;導語;多媒體;體驗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5—0093—01
情景教學是以“情”為“經”,將傳統教學所淡化的情感、意志、品質、興趣、價值觀等人的因素重新確定為語文教學的有機構成。以“景”為“緯”,通過創設各種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環境,拉近學生語言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距離,為學生的主動學習、主動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一、以導語創設情景
別出心裁的導語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和探究的興趣,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他們愉快地融入課堂學習。如,《軍神》一文,劉伯承將軍為了有一個清醒的頭腦,動手術時不打麻醉針,承受了一般人難以忍受的疼痛。外國醫生夸他是軍神。由于學生對歷史背景了解不多,影響了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更難以深刻體會一個歷史環境中軍人鋼鐵般意志的磨練過程。因此,設計導語,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是很重要的,可使學生集中精神,很快進入“共情”的境界。教學時,筆者先出示一塊“鋼板”,讓學生在討論中明確鋼板是十分堅硬的東西,人們都喜歡用它鍛造成自己喜歡的用具。進而提出疑問:“劉將軍是人,不是神呀!醫生為什么說他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堪稱軍神呢,將軍究竟有哪些地方的表現與鋼鐵相似呢?”聽到這樣富有啟發性的開場白,學生精神不由為之一振,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隨之產生了。
二、以多媒體教學創設情景
多媒體教學設備具有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特別在創設教學情景這方面,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除了可以提供數字、字符圖形、表格等一般信息外,還可提供聲音、圖畫、照片、動畫、影視圖像等多種有聲有色、豐富多彩的信息,使得學習環境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情融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材料,多樣化的外部刺激。新穎的學習形式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實景的感受和理解。教學《我的家在哪里》時,播放潘美辰的《我想有個家》這首歌的多媒體視頻,極大地觸動了學生對家的向往、眷戀的心弦,引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整節課,學生都緊扣情感這根線,融入課堂學習中,積極、主動地探究課堂問題。
三、以角色表演體驗情景
根據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和兒童喜好表現的特征,教師要善于設計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當一定的角色去體驗教學情景。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扮演是一種理解與表達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扮演得越認真投入,越有助于理解課文。如,讓學生表演《驚弓之鳥》,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爭相扮演。當教材中的角色活靈活現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們成了演員或熱情的觀眾,一下子全部進入了教材描寫的情景中,增強了學習興趣。更贏得善于觀察、善于分析、勤于思考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活躍在學生頭腦里。這樣生動的形式,使學生特別興奮,他們既可以聽到又可以看到,且富有戲劇味,學生熱情高漲,印象深刻,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四、以生活事件創設情景
教師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通過創設情景連接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強化他們的體驗,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聯系生活實際展現情景既給學生“導流”,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給學生“開源”,促進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如,教學《新型玻璃》一課時。筆者改變了過去逐段講解后填表總結的傳統教學模式,放手讓學生在自學課文后舉行“產品發布會”:學生選出一種自己喜歡的玻璃,假設你是該玻璃廠的廠長,現在你如何把你的產品推銷出去?同時也讓一些學生充當記者、經銷商和客戶,就自己想知道的問題進行發問。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記者的身份出現,將學生們沒有想到的問題加以提問(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玻璃的特點、作用進行發問,講解并展望發展前景)。最后,完成課后思考練習。整堂課學生學得其樂融融,有效地避免了說明文枯燥無味的毛病,又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了多方面的能力,促進了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真正誘人的魅力在于教師為學生創設的那種如癡如醉的教學情景。情景教學這根魔杖,只有因文制宜、因時而設,積極創設出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情景,才能誘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充分張揚他們的鮮明個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