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生
【摘要】文章提出了“應用技術型類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并以“西京學院-藍橋學院軟件訂單班”教育教學實踐為基礎,創新性地構建了校企“雙維度”合作模型。該模型核心思想為: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聯合育人為途徑,以專業共建為抓手,以課程聯合改革為著力點。
【關鍵詞】應用技術型 ;類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
【基金項目】校級教改課題創新“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多維度”校企合作模式,項目編號:JGGH1602;校級教改課題“《信息系統與網絡安全》網絡教學平臺建設與課程建設”,項目編號:XJYJ1619;校級精品課程《信息系統與網絡安全》,項目編號:2017-YJPK-1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高等教育提出要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育教學方法,積極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優化學科結構,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規模,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從而辦出特色。” “訂單式”人才培養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模式,在提升實踐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人才需求,促進學生就業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是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有效途徑。
一、“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現狀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指用人單位對人才提出具體的目標和要求,校企雙方通過合作方式把學生培養成企業需要的“定制式”人才[1]。該模式已被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實踐證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提高辦學效益的好模式。在我國,“訂單式”培養模式被高職院校證明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好經驗,但在本科院校中實踐訂單式教學模式的較少[2]。
部分本科院校嘗試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石海信等在《地方本科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證研究》中研究“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構建”時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必須探索一條集傳統本科教育和高職訂單式教育二者優勢、摒棄二者劣勢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并以欽州學院“嘉華班”為例,作如下有益嘗試:①變企業訂單培養為行業訂單培養;②變封閉式人才培養方案為開放式人才培養方案;變單一專業教師為“雙師型”教師[3]。懷化學院提出了構建“基礎+模塊+實踐”分階段人才培養模式,在研究“地方本科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的策略”時,從構建合適的人才培養方案、共建雙師型教學隊伍和加強訂單班學生管理與教育等三個方面展開闡述[4]。武漢大學近年來與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長江電力集團合作,在核工程與核技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開展了“訂單式”人才培養[5]。湖南文理學院與深圳五洲賓館共同組建“深圳五洲班”,對酒店管理專業部分學生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6]。
二、傳統“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一)人才培養技能化
傳統“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其特點是針對性過強,以就業為導向,專注于單一崗位的技能培養,淡化原理講授,適合于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因此該模式可以稱之為“技能型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新建本科高校要著力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即能夠適應多個相關崗位之間的遷移,具備職業發展的基礎和后勁。因此,新建本科院校需要探索新型“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二)人才培養短視化
傳統“訂單式”人才培養,要求高等院校與企事業單位針對社會和市場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和培養方案,簽訂用人協議,并在師資、技術、辦學條件等方面合作,學生畢業后直接到用人單位就業。這種模式往往缺乏前瞻性,特別在經濟社會快速轉型的今天,企業人才需求不斷發生變化,過早確定就業方向和崗位往往不能很好地適應人才市場的變化,一旦遇到企業毀約,則對學生就業造成嚴重影響。
(三)校企合作模式單一化
傳統“訂單式”人才培養,以就業為導向,以聯合培養為途徑,校企合作模式單一,忽略了對合作企業資源的深度挖掘,忽視了校企多元化合作。高校專業是人才培養的載體,因此專業建設一定是教育教學的落腳點。專業建設不但要緊密圍繞并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還要彰顯時代發展新特征。近幾年,教育技術快速發展,微課、慕課等線上教育如火如荼,教學模式發展多元化;高校競賽育人、創業育人等助力“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助推我國由人力大國向智力大國轉型。因此,校企多元化合作模式值得探索。
三、創新“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本文立足于西京學院“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定位,結合學院“一體多翼”人才培養模式[7],對“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應用技術型類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定義如下:由高校和具有招聘意向的企業合作,不簽訂就業協議,校企雙方共同遴選一批學生,利用高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由校企雙方根據行業人才需求共同制定培養方案,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強化培訓,達到促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對接,充分體現行業人才需求,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目的。
以“西京學院-藍橋學院軟件訂單班”教學實踐為例,校企聯合制定了“大數據與云計算”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校內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協同實施教學計劃,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進階式培養,保證能力提升不斷線。針對專業教育,高校與合作企業的分工如表1所示。
四、探索“雙維度”校企合作模式
本文探索“雙維度”校企合作模式,從校企深度合作、聯合育人,以及校企資源整合、合作多元化兩個維度構建研究模型,如圖1所示。
(一)縱向維度:校企深度合作,聯合育人
建立校企合作、聯合育人機構。從人才培養規格確定、課程體系構建和課程改革三個層面,逐層深入,聯合育人。在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前提下,聯合確定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制定專業教育課程體系和專業教育實踐體系,改革專業課程,并協同教育教學。endprint
實踐案例:“西京學院-藍橋學院軟件訂單班”。目前本次訂單班26名學生已經全部就業,其中大部分學生成功入職上市公司、國有企業等軟件百強企業。
(二)橫向維度:校企資源整合,合作方式多元化
以專業課程改革為核心,從“制定課程標準”→“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三個階段,與訂單班企業進行多元化合作。具體包括:圍繞課程目標,制定課程標準,明確課程知識點和技能要求;圍繞課程內容,校企聯合制作多媒體課件、編寫講義、出版教材等,共建線上教學資源,如精品資源共享課、微課等;圍繞教育模式,合作競賽育人、創業育人等。
本文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聯合育人為途徑,以專業共建為抓手,以課程聯合改革為著力點,創新性地構建了校企合作二維模型,并指導“西京學院-藍橋學院軟件訂單班”教育教學實踐。該訂單班是廣義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即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充分調動各方社會力量,特別是行業專家和企事業單位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共同參與到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使人才培養的質量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馮俊萍.“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難點與對策[J].品牌 (下半月) ,2015 (06) :166-167.
[2]蔡志奇.應用型本科教育“類訂單式”培養模式探析[J].實踐技術與管理,2014,31(05):191-194.
[3]石海信,李尚平,陸安山.地方本科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證研究[J].高教論壇,2012(10):39-43.
[4]劉海力,謝常青.地方本科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的思考[J].懷化學院學報,2015,34(09):113-115.
[5]李漢寧,王微,陳定.本科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09(23):48-49.
[6]周興,黃佳.地方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方向“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湖南農機,2012,39(07):210-212.
[7]Haisheng Deng,Hui Zhang.Research and Reform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Technology Oriented Talents[A].ERMI 2015,Thailand[C].2015(09):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