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孔秀
【關鍵詞】 高效課堂;大班額;問題;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7—0109—01
隨著人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意識增強,時下學校大班額的產生便成了必然,雖然政府、教育部門都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要完全消除大班額還有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作為教師,我們苦于無法改變大班額的現狀,但還要努力探究打造高效課堂的策略。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高效課堂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從思想上不重視,認為英語可學可不學,學習缺乏熱情,不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其次,由于班額較大,教學活動中學生個體的輔導訓練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性格內向、羞于開口的學生覺得自己不被重視,思想上有種失落感。課堂上很少發言,學習任務的完成不盡如人意。最后,家長配合不得力。很多學生在家沒有聽錄音的習慣,要求聽寫、簽字等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難以有效完成。預習、復習環節的實施不到位,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綜合能力提升較慢。
二、解決策略
1.課內外激發學生興趣,培養自信心和成就感。現就我們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為例,課堂上我們開展游戲導入法、唱歌法、表演法、小組競賽、實物圖片等活動,使他們在做一做、玩一玩中學習,這樣他們的注意力就會特別集中,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如,教材每單元要求掌握幾個基礎單詞在一節課內完成,實際教學中存在教學對象多、個別教學時間少、鞏固率低等教學效果不理想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運用實物、卡片建立第一印象,教會學生讀音,接著設計以下幾點。(1)快閃圖片,找出丟失的單詞。(2)看圖,聽音,快速摸卡片。(3)大、小聲讀單詞等有助于記憶的活動。經過幾個活動的參與,便能牢牢記住其發音和拼寫。由于活動切合實際,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學生思維活躍,興趣濃烈,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2.發展觀察思維等智力因素,培養探究性學習方式。在實踐中發現,光靠模仿和重復去學習英語是不可取的,對比、歸納、聯想等思維品質的綜合運用才能使英語學習達到一個高度。如,三年級字母教學中Ff,Jj等字母的正確書寫就是教學難點,通過仔細觀察其形狀,發現他們之間的區別,再根據已有生活經驗編成順口溜:“f:頂天立地腰桿直。Jj:姐姐領妹妹,妹妹梳小辮來戴花帽。”再如,觀察總結出13~19間數字均含后綴-teen。20~90均含后綴-ty等,這樣學生就會很輕松地掌握它們。實踐證明:智力因素的整體開發,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3.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更應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教師應具體指導預習方法,通過預習來理解單詞、指令及會話內容等。其操作要點是(1)教師布置預習內容。(2)聽錄音,圖文對照理解(查字典)。(3)聽音,跟讀,學說。(4)劃出重點單詞、句型。(5)找出預習中有難度的部分,待下節課向老師提問,以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體現學生主導地位,形成自主學習能力。一節課的靈魂在于精講,在內容上要得其精要,抓住重點、要點,做到啟思導疑。如,每單元重點句型的構成,與之相關知識的對比與延伸,讓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訓練上要練其重點,精準突破。如,詢問天氣變化的一組句型Hows the weather today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先讓學生對比異同,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通過講授、補充學生觀點得出正確解釋,再精做練習鞏固學習效果。運用類似方法,推動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最終使學生能自主學習。
5.加強合作與參與,培養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小學英語教學主要以活動教學為主,而各種活動的開展又離不開學生的共同協作和參與。大班額教學現狀下開展活動就必須要學生明確活動目的、任務和要求,明確哪些是個人操作,哪些是與同伴合作,哪些需小組共同完成。只有形成活動慣例,明確活動規則,養成良好的合作品質,才能使教學活動的初衷“小組提高,個人進步”得以實現。如,為檢測單詞的掌握程度設計的“悄悄話”活動,就需同一豎行的學生合作完成,第一排學生把聽到的單詞悄悄說給第二位同學,以此類推,看最后一位說出的單詞是否和第一位的一樣,發音準確又迅速的學生所在小組獲勝。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