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花
【關鍵詞】 書寫習慣;興趣;榜樣;指導;檢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3—0044—01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良好的書寫習慣需要從小培養。小學低年級是培養書寫習慣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比較強,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的書寫習慣,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一輩子,對日后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鑒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低年級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方法。
一、提高學生的書寫興趣
興趣決定一切,只有對書寫產生興趣,才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筆者認為,在學校的走廊或者教室的墻面上張貼書法家的作品,并對其進行點評以及說明,讓學生在觀看書法作品的時候有所感染,能夠提高學生的書寫熱情,從而激發學生的書寫興趣。比如,在教室的墻面上張貼著名書法家柳公權的作品,并向小學生介紹柳公權是一位非常出名的書法家,他的字在民間具有“一字千金”的說法。另外,還要引導學生欣賞柳公權的字帖,在欣賞中感受漢字所帶來的美感,從而主動練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因為低年級的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對事物認知能力不足,教師可以采取講故事的方式,以此提高學生的書寫興趣。
二、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教師是課堂上最為主要的引導者,很多時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其中教師書寫的規范性同樣也會影響到小學生。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教師需要做學生的榜樣。根據研究表明,寫字比較好的教師教出的學生寫的字也會比較好,這說明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書寫習慣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規范自己的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另外,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需要對每一個字的結構有所了解,每一個字的筆畫以及書寫的難點進行掌握。另外,教師不僅要在黑板上寫規范字,也要在學生作業的批注中寫規范字,因為低年級學生模仿能力比較強,如果教師的字比較潦草,則會導致小學生的字也比較潦草。
三、做好學生的指導工作
要想保證低年級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教師做好學生的指導工作至關重要。在學習新漢字的時候,語文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解漢字的基本結構,并且講解筆畫之間的聯系以及疏密關系。當然,在小學生書寫過程中,教師還要糾正一些筆畫偏差,比如,在寫“橫”的時候要平,不能一頭高,一頭低,也不能形成波浪;“豎”要筆直,不能出現歪斜的現象。另外,為提高學生的識記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編一個順口溜:小小一點要點好,學會頓筆很重要,運筆輕重要把握,認真練習方成功。正是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對運筆的方式有所掌握,并且也能感受到書寫所帶來的樂趣。
四、做好檢查工作
良好的監督與檢查工作關系到學生的書寫質量以及書寫習慣的養成。小學生在書寫的時候,教師要給予嚴格指導,并且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指導,提醒小學生所寫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正確位置,且每一個字的結構特點以及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另外,根據調查與分析,有部分小學生在學校練字的時候表現得比較認真,但是放學回到家后卻不重視練字,所寫的字寥寥草草,這種情況筆者認為需要家長的大力監督,只有如此,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每一位低年級學生都能夠表現出強烈的表現欲,語文教師則需要給予機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所帶來的快樂。教師可以在教室設置學生作品展示區,并且將優秀的作品粘貼上去,給予精神獎勵,這樣一來則可以提高學生的關注度,激發學生的寫字需求。
總而言之,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無論從宏觀角度還是微觀角度,均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書寫習慣是一個人素養的表現,需要加以重視。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