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林
【關鍵詞】 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意識;合作內容;組
內調控;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3—0073—01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成績獎勵為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小組合作學習之所以能夠廣泛存在,主要是因為它的互助性和發展性,有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能夠恰如其分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那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組織小組合作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呢?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師要通過適時地點撥和引導,使學生意識到:一個小組就是一個獨立的群體,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是這個小組的一分子,小組的健康成長要靠每一個成員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的幫助、提攜、合作、促進。小組的點滴進步意味著小組成員每個人的努力,也意味著大家共同的榮譽。實踐中發現,當教師的引導語經常關注到群體的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就會慢慢產生;當教育評價也經常關注到小組的發展時,學生的團隊精神就會逐漸得到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需要教師不斷的引導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學生在小組的成長中逐步感受到在集體中生活和學習的愉悅,會客觀地看待個體與集體的關系,產生集體的榮譽感。
二、科學遴選合作內容
基于提升學生小組學習效度的考量,教師應注重對學習內容的科學遴選。通常而言,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能夠被具備一定思考意義的問題所調動,進而使參與其中的每一個學生的求知欲望得以增進,同時合作欲望得以增強。考慮到開放性問題通常包括多種解題思路,問題的答案也并非唯一,因此,教師可考慮遴選開放性問題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相關內容。考慮到學生對開放性問題的解題思路通常欠缺全面性,因此其在個人進行問題作答時會遭遇困境,基于此種情形,學生通常需要經由同其他同學的思維交流,實現對問題的破解。在這一過程當中,每一位小組成員的觀點實現交互碰撞,從而使存在爭議的相關問題變得明晰,進而深化每一位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與領悟,從而彰顯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如,筆者在教授《春江花月夜》一課時,要求學生先對全文進行細致閱讀,并對文章中出現的一些景物進行思考,諸如美景對作者的哲理啟發是什么,文中的月亮所指為何等,然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前述問題的討論,從而使學生實現對前述問題的破解。通過此種教學模式,使教師與學生雙方在輕松的氛圍中實現高效課堂的創設。
三、教師合理進行組內調控
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時刻變換自己的身份,時而是一個促進者,時而是一個合作者,時而是一個幫助者,時而是一個激勵者。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與交流的時候,教師的角色是一個促進者和合作者,有時也根據學習任務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充當指導者。這時,教師需要觀察小組的活動情況,包括學生個人的參與情況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情況;需要深入到小組中,了解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分析他們的解法,及時發現他們的失誤,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矯正,并能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對個別學生或個別小組有獨到見解或出現創新性思維火花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采取的都應是一種友好的、建設性的態度和行為,既不能過多地干預學生思考的過程和結果,又不能對學生的困難和疑問袖手旁觀。
四、要通過適時的評價促進小組發展
“評價是一盞燈,能點亮學生學習前進的方向。”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為此,教師要采取正面激勵性的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小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我既評價學生個體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又評價學習小組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通過實驗,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師適時、多維的期待與評價對參加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生來說,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運用多維評價,是提高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效運用不可缺少的一環。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空間是非常廣泛的,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它為每位學生參與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氛圍,為發展學生的合作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會隨著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而不斷發展完善,使每個學生都能保證最大限度的發展。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