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慧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我國高等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和新情況,社會工作者“助人與自助”價值理念和科學的工作方法,在解決日益復雜的學生問題時,更容易了解學生的各種需求和實際問題,也更有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通過對其二者比較來找到彼此契合點并相互借鑒,促進其更好發展。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工作;比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20-0040-02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的概念界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在理論武裝,提高大學生對各種思想問題的科學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學生科學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之處和創造性之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使大學生認識到堅定政治方向的重要性,并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同時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時代使命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工作是我國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社會工作屬于社會工作領域的一種專業服務,它運用社會工作專業價值理念和科學的知識、技巧,幫助大學生群體挖掘自身潛力,特別是對困境學生提供專業服務,并且通過與家長、學校、社區的互動與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來協助學生或學校解決所遇到的某些問題,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最終實現教育的目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的相同點
(一)二者理論依據高度重合
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同屬法學一級學科,兩者的理論基礎與理論依據高度重合。“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基礎和知識基礎。同時,思想政治教育還必須吸取政治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而現代社會工作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活動,其基本特征之一是實踐過程和工作技能是基于系統的理論基礎知識,不只是依賴于社會工作者的個人體驗和理解,社會工作在發展的歷程中還借用和形成了一些與思想政治教育接近的理論與知識架構,例如“賦權”或“倡導”理論、人本主義理論等。
(二)二者以人為本的理念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也是社會工作的根本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是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解決的是學生的思想困惑、人生困惑。社會工作的服務理念是“助人自助”,幫助學生解決和理性看待實際問題,挖掘他們的潛力,從而改變他們的生活境遇。兩門學科的理論與實踐探究均是圍繞著人展開的,與人有關的情境以及資源,所有的社會元素都是圍繞著人這一獨立主體。“如果說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為促進人的發展提供積極的思想和精神資源,社會工作則能夠為促進人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和社會資源,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障。”
(三)二者均注重環境建設的重要性
環境是人格形成的必要條件和任何人格形成一定的對環境的影響。環境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若想充分發揮環境對于人的積極作用,必須認真分析和研究環境建設,并努力創造和完善符合二者共同目標的教育環境。大學生所處的環境是非常廣泛而復雜的,包括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家庭環境以及社交環境,它們相互連接、相互影響,一起構成了大學生所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系統。社會工作在介入服務對象的時候,要格外注意案主的家庭環境以及朋輩群體,與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環境的培養是同樣的道理。因此,二者在對于環境建設都格外重視。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的不同點
(一)二者價值觀側重點不同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取向是以政治價值取向為主,強調必須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方針、政策,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根本任務,但它缺乏專業價值;而社會工作的價值取向強調的是專業價值,它以助人自助為基本理念,堅持尊重、接納、自決、個別化等原則,幫助有問題的學生重構社會支持網絡系統,幫助全體學生更好的發展,但它又缺乏應有的政治價值。兩者都注重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但不同之處在于,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更具體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把社會工作的具體化價值理念借鑒過來,增加其實效性。
(二)二者工作方法不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工作方法,方法有“思想疏導方法、典型教育方法、比較教育方法、自我教育方法等”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的,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兩課”教學來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
社會工作方法運用科學的三大方法: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挖掘其潛能,促進其發展。社會工作要求從對學生進行需求評估開始,一直到結案,整個服務過程都需要專業性的服務。它不僅重視學生個體的改變,而且更重視學生自身潛力的挖掘和自身能力的提升。個案工作是一對一的專業服務,小組工作是一對多的專業服務,社區工作是更大范圍的助人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中。在實際的服務過程中,三種方法融會貫通。
(三)二者服務內容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政治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內容。社會工作主要是開展新生適應問題、人際溝通、性健康和婚戀輔導、學業和職業輔導、情緒覺察與管理、人格障礙與輔導以及貧困家庭學生、網癮學生等特殊群體的幫扶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側重思想引領方面,而社會工作側重解決學生實際問題,挖掘其潛力,促進其全面成長。
(四)二者工作對象不同
雖然二者都是以學生為主,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社會工作的服務對象的范圍要更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對較為單一。思想政治教育只關注學生自身的思想、精神層面的問題,而社會工作方法解決學生的問題,不僅要解決學生自身問題,還有考慮其家庭、同輩群體、社區等社會支持系統,重在幫助其重構社會支持系統。endprint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社會工作相互借鑒
我國社會發生著急劇的變遷,對大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成長問題,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卻在逐漸衰退,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而社會工作的本土化還未實現,因此二者必須要相互借鑒。
(一)借鑒社會工作理念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創新
借鑒社工理念,汲取其精華與核心內容,能夠有效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觀的改革與創新。社會工作倡導對服務對象要無條件地接納、尊重,要堅持非批判的原則,保持價值中立;要尊重服務對象的獨特性;要秉持服務對象的自決權。社會工作者更多的是陪伴服務對象,而不是強制式、灌輸式的教育。借鑒社會工作的理念有利于改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忽視學生主體性的現象,更加關注思想政治教育者與學生之間的平等關系,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獨特性,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在“兩課”的課堂教學中,也可以嘗試引人社會工作的方法、技巧。傳統的“兩課”教學以教師講為主,學生只是被動的聽,內容枯燥、單調、不接地氣。而社會工作方法和技巧靈活多樣,寓教育于趣味活動中,體驗式的教學,更容易被廣大學生接受,也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鮮血液。
(二)借鑒社會工作方法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社會工作的三大方法可以彌補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單一、枯燥、實效性不強等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鑒個案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學生談心、談話過程中可以借鑒個案工作中的同理心的運用、積極傾聽、自我表露、具體化、同理心等技巧,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增加彼此的信任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鑒小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通過小組成員的互動,彼此分享、分擔、感悟、教育等達到小組目標。小組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也是靈活多樣,更容易被大學生所接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鑒社區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同時通過社區服務、社區照顧、社區溝通、社區自決、社區資源整合等方法增強學生的參與社區建設的意識,培養公民意識。
(三)借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推動社會工作的本土化
目前,很多高校已經開始關注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可以在高校大展宏圖,實現本土化的探索。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心理咨詢室等平臺開展個案輔導,在學生社團、班級開展小組工作形式的團日活動、班會、班級熔煉等活動,在團委、系部、社團等組織的帶領下運用社區工作的方法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把社區工作和社會實踐活動、公益勞動、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社區工作理念和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從而豐富自身的本土化工作經驗。
總之,目前大學生在學習、人際交往、就業、心理健康和社會化等方面出現諸多問題,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與創新。同時,用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整合家庭、學校、社區、社會等各個方面的資源,大大擴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域和途徑,從而保證學生獲得優質的服務和教育,從而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責任編輯:封麗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