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靜
摘要:對于英語教學的授課方式中,如果想達成課堂的動態生成效果,就需要用心塑造一種平等的交流授課氣氛;打造不一樣的課程狀態;設計多樣的學習小段;關注動態生成,并且駕馭它,調控各方面信息,用靈活的方式處理。
關鍵詞:動態生成 ;預設 ;調控
如今,新的教學方式正在被新課標所提倡:以同學們平時自主的學習為基石,相互合作為方法,探討交流為目標,這種又被稱作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怎樣形象一點的去理解這個理念呢?打個比方,每個老師在走進課堂之前,應該都有自己的一種理想化課堂過程的幻想,但是真正上課之后,卻并沒有自己意料中那么順暢,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意外,有的令人猝不及防,但是有的也成為了課堂上的亮點。通過不同的碰撞,不知不覺的走進同學,這就是一種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方案的僵化性傳授特點,轉而靈活抓住課上動態,繼而自行調整運用。所以,在英語課堂的教學中,老師們應用自己的智慧去誘導學生們的思維,讓課堂充滿色彩,充滿趣味。[1]
一、教師學生平等交流,營造不一樣的期許
一個動態課堂生成的重大改革少不了地位的平等,友好的相處,如何去打造一個可以令學生感到自由愉悅的環境,使他們的情緒高漲,擁有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去面對學習上的種種。培養學生及時提出自己的質疑。就像面對一個班級大幾十個同學,老師們不能根據學生成績的優劣去區別對待他們,而是尊重每一個同學的想法,即使學生誠實的說出自己的想法:I dont like English ,老師也不要因此加以責怪,至少他能正確表達出自己的意思,當老師忽略這種問題,而是借此與他展開進一步的交流,想必學生也會因此受到極大的鼓勵,向大家展示出自己的另一面。[2]
老師和學生雖然存在著社會地位上的不同關系,但是卻并不能因為這種地位聯系擺出高高在上的態度輕視學生,更不能使他們的自尊受到嚴重傷害,這是所有人都必須具備的品質。
二、善于發現學生優點,開啟動態生成的大門
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inspirion的激發,感悟的閃現,凝聚的創造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動態生成的重要來源,教師們沒有立刻發現,沒有巧妙捕捉利用,那么極大可能無法收集到各個同學的重要信息,相對應的教學方式也隨之流失無法尋回,久而久之,課堂由此變得枯燥無味,同學們的興致逐漸消失,不復存在,那么智慧的種子也不會在學生心里萌芽。例如當老師用英語提出了問題:最愛喝的東西是什么?學生不僅從口中說出來,更是真的現場拿出了自己所愛喝的飲品,也許老師和其他同學都會感到錯愕不已,但是不要因此去嘲笑看不起這一行為。更應思考這是怎樣的童心去讓他們做了這件事。如果拿捏住這一特性,稍稍加以引導,讓他們以語言加表演的形式去表達自己的看法,那么就可以達到如同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感覺,老師也能從中得到一種滿足感。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本身就需要熱絡的交流與溝通,因此更需要打破師生間長久以來的對立關系,進行思維的對話,保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靈性。
三、思考積攢教學方式,發覺動態生成的美好
在教師行業中,波斯納,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曾經總結了一套經驗累積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像英語這類,在很大程度上也考驗了老師的職業素養以及教學理念。在平時對細節的把握和宏觀調控程度上,一定要學會在各種教訓中總結經驗,在提高課上發展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
曾經在教學完之后回家,卻并沒有滿意的感覺,反而有種沉重,雖然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啟發,鍛煉整體表現還行,但是強化的那一環卻不盡人意,讓學生收集周圍同學的信息,剛開始的興致盎然很快就消失了,
由此在最后自己又陷入了傳統模式,課堂好不容易點燃的火花又消失殆盡了。直到后來被無意間瞄到的小玩意所吸引,才突然想到我是否可以借用一些日常又好玩的小東西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重新去激發他們的興趣呢。有了那個想法,便趕緊著手去做,果然,學生不僅充滿了驚喜,還在我想法的基礎上自己創新了一下,也因此成為專屬于英語課的小文化。
從那個例子中就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只要能不斷地去思考,去總結經驗,師生都能在課堂上散發活力的源泉,讓老師和同學都能在這種成長中獲得新的生機,新的動力。
四.用心預設環節,把握課堂節奏
英語課不是一個可以隨意發揮的課堂,必須經過充分的動態設計,讓學生跟隨著自己的步伐,步步設計,同時也要把時間考慮進去。同時,每節課也不要設置過多的內容,給予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也能自由發揮。在教學內容的搭建方面,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多不同事物的干擾。因此設計課程的時候,千萬要預設到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和對應的應對措施。
例如為了讓學生們熟練掌握英語單詞中的讀音及表達的含義且能將其熟練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老師設計了一個問題,翻譯過來就是可以找到生活中的哪些形狀,從而引起學生去觀察自己的生活,學生們通過觀察,看到了傘收起來像triangle,輪子是circle??
五、運用動態生成特點,表現課堂真實靈活
通過課堂上老師和學生暢通無阻的溝通互動,充分打開學生的新認知,發揮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任由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像一只蝴蝶飛進教室或者窗外的一個蜘蛛結網,不用擔心這些外來因素會擾亂自己上課的進程,大膽的去運用,比如說讓學生用英語去表達蝴蝶的運動,蜘蛛的外形等等,通常這一類都能引起學生的積極探討,不管是否學生之間會引起異議,都能把課上氣氛推動到最高潮。也使師生之間的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看似一些突如其來的意外因素,反而打開了不一樣的課堂。
其實生活中本就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可供學習的知識,從動態生成的角度去看待,這是每個老師職業生涯中的美妙鍛煉,也是人生過程中的有價值的組成部分。不管過程經歷了多少,最后總會有收獲。
六、結語
綜上所述,要加強教師對課上動態的關注,必備的是教師的知識儲備還有教學經驗的積累,考驗了老師們平時的整體素質和靈活應變能力,不單單是依靠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就能做到收放自如的。不僅學生需要上進心,老師也要,平時雖然有教學內容,但也要多多提升自我,私下也要多關心學生,照顧學生,表達出自己對學生的殷切希望和期許。
參考文獻
[1] 封淑一. 把握小學英語教學設計與課堂動態生成——新課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藝術實驗子課題初探[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06(6):41-42.
[2] 宗春芬. 淺談小學英語課堂的動態生成[J].科教文匯旬刊, 2010(1):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