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佳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現狀,總結經驗,發現問題,為新課程標準的有效實施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效果
隨著信息產業的日益發展,我國的基礎教育也伴隨著世界教育的腳步快速發展,學校教育逐步突破自身的狹隘和素質教育融合,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體育教育逐漸從簡單的運動技能學習,運動訓練的指導思想中解放出來,注重學生的整體發展為其他學科提供動力支撐和精神鼓勵,使學生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邁進。
一、《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優勢
1.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分為五個學習領域,每個領域有各自的目標,沒有具體的教學內容,學校可以自由選擇內容來實現目標,增強教學的靈活性。
1.2《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依靠目標,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設計,獨立實踐,學生或個人能夠解決問題的,讓學生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充分發揮出老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1.3《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評估的內容包括技能,體能,學習態度,心理和行為等方面的評價,還有終結性與過程性的評價;評價的方式上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
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初中階段的實施
2.1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當學生取得成績時應及時給于贊賞和肯定,受挫時要及時幫助為其查找原因,并給予積極的鼓勵。讓學生提高克服困難的勇氣,提高主動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學習”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被動接受;另一種是主動獲取,失去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學會的知識只能膚淺的。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2.2注重體育器材的有效利用
場地設備作為條件性課程資源,對實現課程目標和水平非常關鍵。它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執行的先決條件,沒有這些條件的具備,更不用說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了。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適當配備,以確保學校有體育場館和基本設備。同時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且學生喜歡聞樂見的運動方式作為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從不同的方式幫助學生實現學習目標。
2.3重視個人差異,強調水平
在教學實踐中,我先按學生水平進行劃分,然后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教學方法,有效地避免了課堂上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現象的發生。充分發揮和探索學生潛能,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實現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學中,將學生按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高低分為男女各四個小組,各分為A組(上等生)、B組(中上等生)、C組(中等生)、D組(下等生)。練習中,“橫桿”的高度根據各小組學生層次的高低而調整。上等生用優秀的成績嚴格要求,調高高度,提出更高的標準;中上等生高度適當,改進動作,爭取優秀;中等生高度一般,鞏固動作;下等生降低要求,建立信心,達到基本掌握動作。這樣,使到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達到各自的要求,獲得成功的喜悅,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另外,在教學機制中引入競爭來鼓勵積極,表揚先進,對彈跳能力和動作技術有提高的學生,在一段時間內適當調整水平,做到能者上,差者下,激勵學生你追我趕、不甘落后、力爭上游的體育精神面貌,有效地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思想品質的提高。
2.4課程改革也是人力的改革,課程發展是人類的發展,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課程的發展。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體育教師不僅是從業人員,研究人員,還應是開發人員,設計者。對教師的培訓和進修不能拖延,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培訓,使廣大初中教師更新角色變化的觀念,完善知識結構。注意培養教師對課程資源的識別,開發和使用的意識和能力,真正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
結語:
自從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我國的體育課程經歷了很大的變革。但這些變革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要實現預期的結果需要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積極參與教學改革的大潮中,積極探索在教學中如何有效組織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勵教師和學生參與雙邊活動的教學過程。注重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營造豐富多彩,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愿學,樂學,會學。
參考文獻:
[1] 柳菊興,魯曉成.體育(1-6年級)體育與健康(7-12年級)課程標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38-50.
[2]殷紅.河南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調查與分析.體育學刊,2004,(6),第11卷,人民體育出版社.
[3] 王寶珠,譚華.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實驗情況調查[J].體育學刊,2004,11(6):99-10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體育(1-6年級)體育與健康(7-12年級)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