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進程不斷加快,對于小學體育教學革新而言,既是機遇亦是挑戰。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不再適應現代體育教學的需要,新的教學模式更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效互動的健康教學,反對“帶病”學習。眾所周知,小學體育教學的意義在于幫助學生實現身體健康,同時注重體育技能的教學,讓小學生們真正得到鍛煉,從而發展自我個性,促進其知識的獲取。在體育課獲得業界好評的革新陣地中,體育課堂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日常的體育課堂教學改革中,體育教師應通過一系列的舉措與學生構建良好的、自由的、輕松的師生關系,從而使學生主動地、興致盎然地完成體育家庭作業,養成終生鍛煉的好習慣。同時,為了使體育教學取到實質性地進步,教師應與學生建立良性有效的雙重互動,形成濃厚的體育鍛煉踐行氛圍,強化師生間的信任意識,提高其活動興趣,從而讓學生愛上體育課,堅持體育鍛煉。
關鍵詞:體育教學;師生有效互動;換位思考;走進群體;角色互換
現今的體育教學模式存在著教師認識偏差,順從應試教育,未能真正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忽視學生感受,將學生視為教學工作完成的“棋子”;學生與體育教師溝通的次數局指可數;學生未能按照教師的指示鍛煉等弊端。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提倡師生進行有效互動的意義在于通過和諧、自由、愉快地教學氛圍營造,能打破傳統體育教學以教師為主體的模式,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愛上體育,主動接觸體育,養成終生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因此,必須在體育教學中實行師生間有效互動,以促進師生和諧相處、共同進步。
一、以互為尊重、換位思考為前提,建立自由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體育教師是整個小學體育課堂的掌控者,因此一定要端正體育教學意識。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正確引導學生積極進入到健身運動中?,F今小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令人堪憂,學生超重率、肥胖檢出率、視力不良檢出率持續上升,以致許多小學生成了“小胖子”“小豆芽”或“小眼鏡”。究其根源,關鍵是體育教學的主導者以及非主導者為追求升學率剝奪了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體育教師應從人道主義以及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教師職責出發,端正認識,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圍繞學生切身需求以及特點創新教學模式,正確處理好學生的學習與鍛煉的關系,高度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提高小學生的身體機能和體質,要多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之點,在與學生交心的過程中換位思考,從而構建自由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二、走進學生群體,從教學實際以及體育學科性質出發,以實現有效互動
要讓體育教學被叫好,體育教師一定要抓住教育的根本,以和諧之聲讓小學生們養成愛體育、愛運動、愛鍛煉的好習慣,從而激發小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讓體育鍛煉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精神追求,別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因此,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不僅要將體育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應走進學生內心,促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構造輕松自由的運動環境。小學正是學生“長身體”的發展時期。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設計相應的教學形式,合理設計教學模式,引進學生喜愛的、感興趣的教學類別。所以,教師要從教學實際、體育學科性質出發、小學生特性出發,為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拓展訓練,讓學生們在集體活動中形成正確的心態與性格,在提升身心健康的同時,養成應有的體育素質,提高綜合能力,推動長遠發展。
三、角色互換,引進趣味性的體育類別,以拉近師生距離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云曉曾說過:“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師生關系好壞決定教育的成敗?!毙W體育教師們可通過角色互換的模式,在互動交流中贏得學生的信任。教師們應改變傳統、單一、老舊的教學模式,革新教學理念,融入新的教學思維,引進趣味性的體育類別,從而為學生設計更為有效的教學內容。例如引進擊劍教學項目,讓學生們在接觸陌生的體育項目中產生新鮮感,了解擊劍的三個項目(花劍、佩劍和重劍);了解擊劍最注重禮儀,是一項紳士運動;同時為學生們準備少兒擊劍服,讓孩子們真真切切地過一把“擊劍癮”,在獲取快樂的同時躍躍欲試。不僅如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能,通過不斷學習踐行新的體育教學理念。在與學生的雙向互動、理解中掌握學生水平,從而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方法,使學生鍛煉動機由單純的認知需要上升為情感需要。
四、體育教學出新招——師生共舞、互動游戲,以促進良性的交流互動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心靈比較脆弱。如果體育教師沒有尊重每一個學生,在教學中帶入了個人情緒或者教育方式過于粗放,不僅容易導致師生關系緊張,而且很容易給學生心理造成不可彌補的創傷。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體育老師應發揮個人魅力,與學生做知心朋友,與其平等交流,向學生傳播愛,學生感覺到師生間是平等的,是一個相互學習共同體。因此,體育教學可以出新招,以師生共同編排舞蹈(排舞有固定的曲目和步法,上肢動作可以自選,歡快熱鬧的特色要符合小學生的心性。)的方式,讓學生愿意主動與老師溝通,從而實現良性的交流互動。
結束語:
概而論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不僅能為學生營造自由、輕松、健康發展的運動氛圍,也能讓教師們更為認真地研究孩子的心理,做好師生關系的建設,從而更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因此,教師要以互為尊重、換位思考為前提,與學生們建立自由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走進學生群體,從教學實際以及體育學科性質出發,以實現師生間的有效互動;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引進趣味性的體育類別,以拉近師生距離;最后為體育教學出新招——師生共舞、互動游戲,以促進與學生的良性交流互動。
參考文獻:
[1]張亞東.小學體育教學中師生如何互動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1):70-70.
[2]程志.小學體育教學中師生互動探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34).
[3]宿諾.論小學體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J].教育:文摘版,2016(8):00034-00034.
[4]李亞光,李海俠.論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13).
作者簡介:高家亮(1982.12.2),男,漢族,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政教主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