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摘要: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學中,語文課的開展對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具有重大意義。在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以及幫助學生提高其綜合能力,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學生未來的學習就業中起著深遠影響。而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文化史上的瑰寶,存在著不可否定的意義和價值。 但現如今中等職業語文教育的缺失使得其對學生的影響收效甚微。下面就中職學生語文教學中現有的傳統文化教育進行探究。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傳統文化;現狀
傳統文化教學作為中等職業教學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其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意義重大。語文教育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的縮寫。然而在現實教學中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學習不感興趣 ,認為其對自己沒有用處,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不容樂觀。下面就傳統文化在中職學生的教學情況進行分析。
一、中職學生傳統文化素質現狀
從整體情況上來看,中職學生缺乏對傳統文化學習的意識,在傳統文化對其自身發展的重要影響認識不足,導致其自身素養的完善收到了嚴重的限制。從一定程度來說,中職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十分匱乏。由于受其自身學習興趣的主觀影響以及傳統文化表述晦澀、緊張的就業現狀等客觀因素的影響 ,使得中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意義認識不足,認為其不適合當今時代的發展,對傳統文化知識的汲取不甚重視甚至有抗拒心理,導致對傳統文化的掌握極度缺乏。
下面列舉了該狀況的一些具體表現。例如,以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中職學生對傳統文化典籍的了解程度。其中,有79%的學生聽說過《詩經》、《四書》,且大多局限在課本給出的內容之上;而對于宋詞元曲的了解程度甚至低于50%,只是聽說過一些有名的作品,并且對其出處、內容等具體情況知之甚微;對先秦古文、漢代作品的熟知率不足20%。而對于歷史人物的認識上,對于給出的唐宋八大家及諸子百家的先賢,僅有李白杜甫、孔孟等家喻戶曉的人物基本了解,而對于其他歷史人物的了解則慘不忍睹,甚至有些人表示未曾聽說過。而對于古代科技、藝術、禮儀等其他傳統文化的調查結果,則更加不容樂觀。
二、中職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中職語文教育觀念保守落后
從教育整體情況來看,中職教育語文教育改革進程緩慢滯后。教學模式和教學結構古板單一,嚴重阻礙了傳統教育的發展進程。在其他教育部門積極引進探究合作、體驗、多維教學等思想進入課堂時,中職傳統教育則單一沉悶,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個性發展。教學內容和模式難以打破常規,與時代的進程脫軌。使得中職教師的眼界和格局難以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導致學生本就不甚高的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在沉悶的課堂中消磨殆盡。
例如中職語文課本上盡管有傳統古詩文的教學單元,但相對內涵廣博的傳統文化來講,其教學內容其涉及面十分有限。并且教學內容陳舊,只偏重課文內容概念的灌輸,而沒有場所和氛圍供學生實踐,使學生難以領悟傳統文化的內涵和魅力,收獲很小。
(二)傳統文化教育偏重點不夠明確
中職學校的教育方向是為社會提供實用性人才,而對其他方面的教育則較為薄弱。中職語文中傳統文化教育應該又有適合中職學生需求的特色,而不是單純的與初中、高中語文教育相同。中職學校傳統文化教育應側重于實用性和教育性,而不是對傳統知識的灌輸。
比如在義務教育階段,中職學生由于成績、環境等原因,對知識的學習較同齡人來說相對薄弱 ,導致其厭學、畏學等情況嚴重。針對這種情況中職語文中傳統文化教育應偏重道德經,論語這類具有教育意義的作品來講解,引導中職學生人生目標的明確建立,而不是受到各種西方快餐文化的沖擊,心生浮躁,拋棄對中華燦爛文明的學習和傳承。
三、針對中職語文傳統文化現狀的對策分析
中職語文教育應該具有其獨特的特色,要求其教材內容應該以生活為主,提高對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的教育。要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使課堂生動有趣,培養中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提高講課的效率和教師的專業素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傳統文化的主體,積極調動其主觀能動性。重在引導和幫助學生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其內涵所在,使學生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對其自身素質的重要影響。以此為目的加快中職語文教育的改革進程。
在傳統文化教育中要建立以學生為主的導向式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定期舉辦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在課堂中進行情景劇表演、展開追溯傳統文化路線等一系列活動,使得學生敢說、敢演,定向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重拾對傳統文化學習的信心。
四、總結
改善終止于文中傳統文化教育現狀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應該結合中職語文教學需要的實際,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中范圍小,內容窄,教材滯后 的現狀,探索出適合中職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管理方法的方法。因此,中職語文傳統文化教學需要長期改革,推進傳統文化教育在中職教育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盧連青.對中職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2):40-41.[2017-09-15].DOI:10.13525/j.cnki.bclt.201612017
[2]岑愛音.淺談中職語文中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策略[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1):53-55.[2017-09-15].
[3]潘蓓.探尋中職語文教學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之路[D].福建師范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