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反腐以其快捷、廣泛的特點獲得大家認同和突出成效的同時,也暴露出盲目性和從眾性等弊端,需要正確的思想指導和有效的監管。當前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反腐敗理論為指導,為新時期網絡反腐提供理論基礎,在已有反腐成就基礎上,針對網絡反腐存在的問題,從指導思想、保障機制等方面加以規范,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好網絡反腐的作用。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網絡反腐;網絡環境
網絡反腐是指整個社會以互聯網為載體,以電子政務和網絡投訴監督為平臺,與制度反腐相結合,共同促使執政黨組織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遵循廉政法律規范,從而達到遏制腐敗的一種方法和手段[1]。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蒼蠅、老虎一起打”,反腐倡廉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特別是近年來網絡反腐作為一種新的反腐敗形式,成為當前時代的重要議題,日益受到官方高度重視和民間的強烈關注,其影響越來越大。
一、網絡反腐的指導思想
1.馬克思主義關于反腐敗的論述。馬克思主義認為,腐敗的產生根源是與生產力相伴而生的政治問題。腐敗是一種歷史現象,它不是天然就存在的,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在原始社會,由于生產力的不發達,人類不得不依靠血緣和族群為紐帶形成了社會組織,之后私有制誕生,生產力得到空前提高,公共權力被私有化,為了追求私有利益的最大化,于是就產生了腐敗。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權貴們剝削大眾,自私自利,腐敗必然愈演愈烈,屢禁不止。
馬克思主義認為,要鏟除腐敗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盡量鏟除腐敗的土壤,消除私有制,即推翻資本主義制度,消滅剝削。二是建立廉潔政府。建立人民政權后要實行黨內、黨外監督。公職人員的所有服務必須在服務大眾的起點之上,權力必須絕對服從于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
2.歷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反腐思想。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先后提出了廉潔自律、從嚴治黨等反腐敗思想,為我國的反腐敗斗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腐敗問題一直是全黨全國人民關注的熱點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清正廉潔和黨與人們的血肉相連,對于腐敗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概括起來:一是建立“三清”政治目標,即是政治清廉、干部清正和政治清明的新時代政府服務環境。二是切實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嚴禁權力無節制和無限泛濫。三是大力改進工作作風。全黨提倡清正廉潔,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反對講排場和奢靡浪費,繼續發揚勤儉節約的工作作風,爭取民眾的支持和和主動接受監督。四是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抓住關鍵少數,嚴格監管一把手權力。
二、網絡反腐的瓶頸和困境
從這些年我國網絡反腐的實踐來看,網絡反腐作為一種輿論監督的重要力量,其“雙刃劍”的性質也十分明顯,它在為普通民眾創造自由便捷環境監督公共權力運行的同時,也相應的存在一些缺陷和弊病。
1.侵犯隱私和惡意誹謗時有發生。在網絡時代,“一條微博、一句流行語,都可能成為引起風暴的蝴蝶扇動的翅膀”。由于網民素質的參差不齊,網絡輿論的這種巨大能量,常常使一些非理性的思想和言論借網絡反腐之名迅速滋長蔓延,其主要表現就是網絡暴力,某個行為主體往往在不經意間就跌入了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境地,此時,網絡反腐也在一定程度上被異化為攻擊對手的工具和手段。
2.天量信息導致查處難度增加。網絡作為一個網民表達觀點和發布言論的開放平臺,其方便快捷的特性使網民的參與成本很低,因此網絡上時刻充斥著不斷更新的天量信息,辦案人員要從中得到有效信息就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在信息的甄別審核過程中,往往容易打草驚蛇,留給腐敗者進行串供、毀滅證據的時間和機會,從而增加查處難度。
3.被舉報者權益常常受到侵犯。網民通過網絡公開舉報腐敗行為,往往會公布大量被舉報者的個人信息,而網民囿于情感傾向和法律素養,在公布被舉報者個人信息時往往采取挖地三尺的態度,把被舉報者的腐敗行為和個人隱私和盤托出,造成被舉報者的個人隱私公諸于眾,使被舉報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4.一定程度上影響司法公正。腐敗案件在網絡上披露后,數以萬計的網民通過網絡表達自己的觀點,希望能用自己的聲音直接實現對司法的影響和干預。由于對腐敗行為的憤慨,網民往往產生偏執心態,極易形成一邊倒的民意傾向。在特定時期,當網絡上的一種聲音成為普遍民意的時候,司法活動難免不會對網絡輿情加以考慮,一定程度上間接影響司法公正。
三、深入推進網絡反腐的對策建議
1.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馬克思主義是我黨的指導思想,是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馬克思主義關于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的論述是我黨進行反腐敗斗爭的根本依據,必須時刻遵照,堅定不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進行下去。人民群眾最痛恨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最痛恨各種特權現象,這些現象對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最具殺傷力。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我們必須下最大氣力解決好消極腐敗問題,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開展網絡反腐,必須繼續開展黨內監督,繼續推行政務公開,繼續推行民主選舉,將腐敗的滋生土壤縮減到最小。努力建設清正廉明、政策透明型政府。[2]
2.強化網絡反腐載體建設。要建立全國統一的反腐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強力推進網絡反腐虛擬載體建設,讓網絡成為籠罩在腐敗分子頭上的“天眼”。進一步加強反腐網站建設,提高反腐網站的開放性和互動性,不斷擴大反腐網站的覆蓋面,引導網民有序參與,實現普通民眾對腐敗行為的全天候監督。紀檢監察部門要組織開展網絡管理、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全員培訓,加強網絡反腐專業人才的選拔使用,建設一支政治可靠、技術過硬的反腐網絡建設隊伍。加強網絡反腐與傳統反腐方式的結合,形成反腐合力,始終對腐敗現象保持制度監督、網絡監督等多重監督的高壓態勢,從源頭上震懾和杜絕腐敗的產生。
3.提高網民的反腐參與自覺性。網民是網絡反腐的主導力量,網民的反腐自覺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網民的參與,網絡反腐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要抓緊出臺網民參與網絡反腐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切實保護好網民的參與熱情,消除網民的思想顧慮,提高他們參與網絡反腐的積極性。要加強網絡反腐倡廉的宣傳工作,在政府門戶網站及紀檢、組織部門等單位網站設立反腐倡廉專欄,開辟反腐陣地,使其成為網絡反腐信息發布平臺、與網民互動交流平臺、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傳播平臺,引導群眾依法、文明、有效反腐,凈化網絡反腐環境。要加強網絡倫理教育,提高網民文化道德素養,增強自律意識和理性思考,對惡意網絡評論嚴肅懲處,不斷提高網民的自覺性、理智性和法制思維。
4.建立網絡反腐的保障機制。政府部門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和完備相關網絡管理制度,切實加強網絡反腐法制建設,形成一套強大、完備的法律系統,規范網民的網絡行為,提高反腐效率。要建立一個比較寬松、暢通、權威的網絡反腐平臺,建設專門的網絡輿情隊伍,完善網絡反腐信息管理,及時掌握涉腐網絡輿情動態,對網絡反腐所涉及的違紀貪腐線索要及時跟進,做到準備足、調查嚴、定性準、處理穩。各級政府要成立由紀委、檢察、宣傳部門人士和社科專家學者、知名網友、媒體代表等組成的網絡反腐小組,規范網絡反腐的程序和辦理時限,建立實時監控篩選機制、分類處理機制和及時反饋機制,確保網絡反腐的舉報得到有關職能部門的及時受理、核查、處理、反饋,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參考文獻:
[1] 張亞明,李苗,劉海鷗.中國網絡反腐體系構建與路徑選擇[J].理論探討,2011(1):125.
[2] 李敏昌,李芊,網絡反腐的現狀、特點及原因分析[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1(6):144-148
作者簡介:
湯建容,女,重慶市渝北區委黨校副校長,講師,主要從事黨史黨建方面的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