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英
摘要:高職會計專業校企實訓基地共建在高職會計人才培養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紹了會計專業校企實訓基地共建的意義,并簡單闡述了我國高職會計專業校企實訓基地共建的對策。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高職會計專業;校企實訓基地共建
高職會計專業培養的是面向中小微企業,具有扎實的會計專業技能和良好職業素質技能型人才。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而會計實踐是會計理論與實際工作聯系的紐帶,實訓的質量直接影響著畢業生的專業核心能力與就業競爭能力。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一直以師資力量薄弱、實訓環境仿真性差、會計崗位缺乏為詬病,現代學徒制為高職會計專業的實訓教學帶來了轉機。該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能通過師傅帶徒弟方式讓學生學習真實會計業務、真實企業報稅業務、真實企業財務分析、財務決策業務,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實現會計理論與會計技能的有效整合。 那么高職會計專業如何推行現代學徒制,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尤為重要。
一、現代學徒制下,校企實訓基地共建的意義
(一)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能整合社會資源,依托校企共建高職會計實訓室,探索高職會計專業校企合作新模式,引入企業更多會計技能人才進入院校擔當會計實訓教學任務,解決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不足問題,提高高職會計專業教育實訓教學質量。
(二)依托校企共建高職會計實訓基地,構建高職會計專業特色課程結構;根據企業對高職會計人才技能的實際要求和綜合素養要求,校企雙方合作,構建高職會計專業特色課程體系,把企業的實際需求融入到課程體系中。
(三)推行高職會計實訓教改研究,形成“學做合一”教學模式。利用“高職會計基地建設企業化,高職會計實踐教學生產化”的實訓基地,在高職會計教學計劃中增加實訓課時和合理安排實訓內容,充分實現“高職會計課堂與實訓點合一”,對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交叉培養,加強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教材和實訓制度建設。
(四)優化校內外實訓師資力量;現代學徒制的推行,師傅的力量很重要,這個師傅可以是校內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師,更應是長期工作在一線的會計工作人員,所以要進行校企雙方制度框架的系統設計,在著手培養動手能力強的的理念驅動下,通過制度的約束和機制的激勵,保證兼職教師的數量和質量。校企雙方在專兼互補、課程共擔、資源共建、教學研討、科研合作等方面應實施精細管理和目標考核,以保障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專兼教師各自作用的有效發揮。
二、現代學徒制下,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對策
雖然2014年教育部頒發《 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但企業的責任意識不強,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的積極性仍不高,學校“ 熱”而企業“ 冷”的現象并沒有從根本上扭轉,估計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因此寄希望政府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不太現實,只能是以學校為主,自力更生、大膽探索、大膽實踐與創新。
(一)高職會計專業學徒制以以校內代記賬公司為依托
因會計行業的特殊性,高職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應當采用學校主導型。隨著會計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與完善,會計通用性進一步加強。根據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其內容應該以中小微企業會計準則為主,而中小微企業需求有限,每個單位僅需2-3人,而且一般不需頻繁更換,所以根本無法完全滿足會計現代學徒制的要求,因此以校內代記賬公司為依托,組織學生進行代記賬實踐,成為高職會計專業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必然選擇。以武職學院商學院為為例,本身位于湖北省武漢市,中小微企業迅猛發展,其數量已占總的企業百分之九十以上,這些企業必須要記賬、報稅,除了大型企業有自己的財務人員外,大量中小微企業都交由代理記賬公司打理,所以為校內成立代記賬公司提供了業務保障。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可以獨立成立代記賬公司或與校外代記賬公司合作成立校內分公司,作為教學型生產性實訓基地,當然校內代記賬公司主要是服務于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任務,滿足學徒制的要求,而非以盈利性為目的。
1.教學業務來源于企業真實的業務
在校內成立會計代理記賬公司,按照代賬60家中小微企業來計算,每 6個學生一組,負責一個企業的賬務處理,從而解決了 360個學生的學徒崗位問題,這樣基本能解決我校會計學生實訓要求,對于學校而言尋找60家中小微企業比尋找數百家中小微企業作為學徒實訓基地要容易得多,而且代賬公司的客戶還可以保持相對穩定,不需要每年為尋找大量的客戶而犯愁,因為每個中小微企業需求的會計比較穩定。這樣學生在為每個客戶代賬的過程中琚進行了真刀實槍的訓練,業務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2.指導教師務必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扎實的理論知識
實踐指導教師(師傅)由企業會計業務骨干人員和校內有企業工作經歷的雙師型教師成,實踐指導教師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知識也要與時俱進,實時更新,同時學校要有獎懲機制,對于學生評價高的,可以頒發榮譽證書,并按指導的學徒數量與質量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同時納入學院師資庫。當然對于學生反饋不佳的企業指導教師,不再進行合作。加強校企合作,指導教師要定期集中交流探討指導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總結經驗,汲取教訓,盡善盡美地做好每批徒弟的指導。
(二)與中小微企業共建校外會計實訓基地
建立與現代學徒制相匹配的高職會計實訓室三方運行保障機制。首先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出臺相應政策。由教育部門、財政部門、稅收部門、勞動部門等聯合成立“校企合作服務委員會”,尋找高職院校與中小微企業的利益共同點,如既能使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降低,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又能使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能真正參加企業財務工作,為學校和企業的供需合作牽線搭橋;同時財政部門為接受高職學生實習實訓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貼息等激勵措施;稅收部門為接受高職學生實習實訓的中小企業提供稅收優惠;勞動部門對接納實習實訓學生提供一些必要保障。其次學校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組”,專門負責學校的校企合作事務:校企合作的頂層制度的設計,企業的找尋,合作方案的確定、保障措施的制定……真正做到校企互利、達到雙贏。同時在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實訓課程考核等方面硬性規定必須要有企業的深度參與。再次對企業來說,也要指定專人負責與學校、政府聯絡和溝通,為學生提供崗位、項目、任務、師傅等全方位的支持,對學生在企業的實習經費、師傅的指導經費給予一定補償。
另外,高職院校根據實習單位的反饋、結合指導教師的考察與一系列測評、同學之間的相互打分,對學生的實習情況給予一定的學分,作為頒發畢業證書的必要條件。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現代學徒制下會計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的研究,就是要使職業教育更好地服務企業、服務經濟發展,使職業院校培養的會計人才更符合當代經濟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楊宇,曹智梅.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一制四化”式中高職銜接模式研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3(6).
[2]趙偉.學徒制發展的歷史邏輯和我國的選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6).
(作者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