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磊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國企發展現狀,闡述了國企黨政組織推進節約型企業建設的重要性,最后通過查閱大量資料文獻,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設途徑。旨在優化企業結構,推動節約型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國企黨政組織;節約型企業;建設途徑
一、分析現狀與重要性
受到傳統經濟環境的影響,我國的國有企業大多采用的是粗放型生產模式,雖然在短時間內這一模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這是一種嚴重的資源浪費模式,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尤其是當進入新市場經濟環境以后,黨政組織對國有企業原有的經營模式做出了改變,即朝著節約型企業方向發展。但由于國有企業缺乏向節約型企業轉變的經驗,使得其在實際轉變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而最主要的問題便是國有企業如何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自身優勢快速、穩定的向節約型企業邁進。結合已有經驗我們認為,國企黨政組織首先應當明確的是節約型企業建設的重要性,諸如:其對于國有企業良好社會形象的塑造意義重大;其對于企業生產和運營成本的減少功不可沒等。只有認識到轉變的重要性和建設節約型企業的重要性,才能夠結合實際尋求新的有效途徑。
二、分析建設途徑
(一)推行增收節流制度
無論是何種性質的企業,其是否能穩定的生存、發展均取決于生產經營狀況,只有獲得足夠豐厚的利潤才能維系企業可持續發展。而為了構建節約型企業,首先應當將完善的一個監督指導機制確立出來,并推行增收節流制度。增收實質上就是增加收入,即國有企業在強調生產營銷重要性的同時,還需注重企業收入的影響,這是因為產品的結構種類和性能決定了產品收入,而產品收入又決定著企業可持續發展,因而適當增收非常有必要。
節流便是減少支出,這需要從三方面進行考慮:一是強化信息管理意識,對于國企黨政組織而言,應了解市場經濟狀況、產品發展趨勢等,防止出現產品積壓的情況,以減少生產成本;二是強化市場經濟意識,即國企黨政組織應樹立正確的產品節約意識,嚴格把控產品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以搶占市場先機,諸如:通過增加銷售渠道來擴大市場占額等;三是強化節能意識,國企黨組織需強化企業領導層以及員工層的節能意識,宣傳節能重要性,不僅是為了節約企業經營成本,更重要的是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健康。
(二)塑造榜樣力量
首先國企黨政組織應從社會發展實況出發,在企業內部出臺節能守則,并將這一守則以宣傳單的形式下發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員手中,除了每個人都熟知節能守則上的內容外,為了督促員工認真履行和落實,還必須要求每一個部門都應當將節能守則張貼在顯眼位置,以便每一個進出人員都能夠看見。
諸如:A國企黨政組織通過連續幾日對企業內部各部門節能意識、節能狀況進行分析,制定了一套十分嚴格的節能守則,諸如:針對空調用電大戶行政部門,在最新出臺的節能守則中要求該部門夏日空調溫度必須控制在二十六攝氏度以上,當最后一名工作人員離開辦公室時,必須保證所有電源都是關閉的,并且每日會安排專人對各部門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合符節能守則要求的情況存在,會立即上報黨政組織領導,由他們根據相關管理細致,確定具體懲罰內容。當然一切細則的遵守都必須建立在國企黨政組織以身作則的基礎上,若他們都沒有起到帶頭作用,又怎能確保節能守則實施的有效性。
塑造榜樣力量非常重要,而這些“榜樣”除了國企黨政組織人員以外,還應廣納人才,即從其他部門或組織中尋找榜樣,塑造榜樣理念。諸如:A國企黨政組織為了落實節能細則,讓節能意識深入人心,每月中旬都會讓各部門推薦一位在節能方面表現良好的員工,隨后召開企業內部會議,讓這些員工上臺來分享自己對于節能細則的看法以及在工作中會怎樣落實節能細則等,隨后從各部門推薦的優秀員工中再選出一位作為榜樣,將其照片放到企業光榮榜中,并給予五百元現金獎勵。通過塑造榜樣加現金獎勵的形式,有助于提升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有助于節約型企業目標的實現。
(三)奠定節能意識
對于國企黨政組織而言,想要構建節約型企業,堅持以人為中心,從員工需求出發進行構建非常重要,這是因為只有員工的節能意識得到提升,才能影響到企業整個的節能意識。因而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國企黨政組織除了出臺節能細則、塑造榜樣力量外,還需要奠定向節約型企業轉變的節能意識,而這便需要黨政組織逐步增大對企業員工的節能思想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宣傳手段,懂得利用現代化技術設備,不要讓宣傳工作局限在傳統形式范圍內,諸如:微信播送、視頻短片或情境模擬等。多元化的宣傳手段有助于提高員工的參與熱情,當參與熱情受到激發,自然能夠為節能工作的宣傳奠定意識基礎。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向節約型企業方向轉變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國企黨政組織而言,為確保節約型企業建設有效性,需從國企發展現狀、節約型企業建設重要性等方面出發,尋找新的建設途徑,以此保證建設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馬俊林.國企黨政組織推進節約型企業建設的有效策略[J].東方企業文化,2014,03:201.
[2]陸東升.試論國企黨組織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路徑[D].中共中央黨校,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