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
【摘要】茶園水庫為都勻市區飲用水源地,近年來,由于庫區上游村民的生產生活給水庫水源帶來一定的污染,水庫移民及水保生態建設成為我市的重要問題,本文從這個角度出發,對此問題進行分析,希望對我市飲用水源的環境保護工作有所裨益。
【關鍵詞】水庫移民;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對策建議
引言
茶園水庫是都勻市重要的建設項目,但水庫水質不斷受到人為污染,對庫區內一級保護區實施移民搬遷、安置問題及水保生態的建設問題,成為保護水源水質的重要工作。
一、水庫移民水保生態建設和保護的主要措施
1、目前茶園水庫庫區水保生態現狀
多年來由于茶園水庫保護區內村民頻繁活動,修路、種植、采礦、陡坡開墾造成水土流失嚴重,養殖、捕魚、農家樂、化肥農藥等破壞環境現象日趨嚴重,給水庫水源造成較大污染。雖近幾年來保護區內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了一定的治理,但要從根本上解決該問題,唯一的辦法只有對水庫一級水源保護區內村民進行整體搬遷。
2、水庫移民對環境的影響。
水庫移民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人與資源、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移民安置對環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不利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對陸生動植物的影響;二是水土流失的影響,移民搬遷和移民生產開發必然以犧牲當地荒山、荒地、林地、草地為代價;三是形成新的污染源,由于大量的庫區移民涌入了新的居住區域,移民不僅需要生活安置(包括通水、通電、通路、和建房),還需要生產開發(包括基本農田建設、工廠建設等),必將造成新的污染源;四是對社會的影響,淹沒造成的不僅是經濟的損失,而且是社會關系的解體,部分移民情緒會不穩定。另庫區移民水保生態建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持續時間比較長,管理難度大。
3、移民安置區的環境治理措施
3.1 制定切實可行的移民安置規劃。
水庫移民安置包括農村移民安置規劃、城鎮和集鎮遷建規劃、水庫庫區清理設計、企業遷建規劃等內容,涉及安置過程中的庫區建設、資源開發、水土保持、經濟發展等方面內容。安置規劃要結合目前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惠農政策和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政策,爭取在安置過程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移民生產開發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發展機遇。移民安置規劃的核心是移民的生活安置和生產安置,也就是新農村建設和生產開發。制定切實可行的移民安置規劃,首先應對移民環境容量進行分析,對移民安置區基本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進行宏觀性分析(包括資源、人口、經濟、投入、生活水平與消費等)。同時,我們還需要考慮自然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的問題,安置規劃包括建房、三通一平,生產開發等項目。
3.2 制定切實可行的水土保持規劃。安置區的水土流失來源可劃分為原有水土流失區、移民安置過程中產生的水土流失和由于移民造成植被質量下降引起的水土流失。水庫移民安置方式不同對水土保護、生態環境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其中,對水土保持影響比較大的是就地后靠安置和外遷農業安置的方式,就地靠后安置對庫區移民來說比較熟悉當地的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容易形成自己的生活習慣,所以,靠后安置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小對移民生活的影響,但是由于茶園水庫庫區的土地使用和資源分配都是有限的,如再遷入大量的庫區移民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和水土保護將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其次,就是外遷農業的安置方式,這是茶園水庫一級保護區移民安置能采用的唯一方式,這種方式不但對庫區的移民還是安置地的居民的影響都是比較大的。一方面,庫區的移民不太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對庫區移民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們對這種方式并不在行,所以,在耕作的過程中非常容易造成水土和生態的問題。故提前制定好水土保護的方案,落實各項水土保護措施,防止因為后期沒有做好預案而造成更大的水土流失將至關重要。
3.3 采取切實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
移民安置的指導思想,是貫徹開發性移民方針,采取前期補償、補助與后期生產扶持的辦法,因地制宜,合理開發當地資源,通過多渠道、多產業、多形式、多方法妥善安置移民。
在發展目標上,充分發揮當地氣候、生物資源的優勢,以發展生態農業為基礎,因地制宜,易家則家,易林則林,易木則木,以生物保水土,以水土養生物,從面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耕地資源。在產業結構上,由糧食、水保林和防護林一統天下的現狀,向以經濟林果為主、糧牧全面發展的方向轉變。在治理措施上,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結合,做到“田林路科學規劃、農林牧協調發展”。在管理方式上,合理利用有限的耕地資源,由粗放經營向依靠科技、集約經營轉變,通過提高土地生產力,改善種植結構,降低農業成本,擴大環境容量,提高經濟效益,形成移民安置區多元化的合理產業結構,只有提高生活水平,才能使移民安居樂業,同時才能增強移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新時代對水庫移民水保生態建設的建議
第一、要做好水庫移民的水保工作,首先就是要進行水保生態建設的理論和政策的研究。提升對水庫移民水保生態建設工作的重視,制定科學合理的水土保護計劃和標準,從而更好的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和安全性,將水土保護工作做到前面,防微杜漸。第二、國家應當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第三、要建立水保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以及驗收的制度。建議將移民安置區水保生態建設和保護工作納入庫區移民工作的整體盤子中予以考慮,建立移民安置規劃和移民安置專項設施水保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及驗收制度。第四、要加強建設期以及后期的水保生態建設和保護工作,水保工作的戰線長,工作復雜,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并將可能對水土保持造成影響的因素充分的考慮在內。此外,在后期的管理方面,要對庫區的移民生活進行規范,防止因為耕作等人為因素造成水土流失。第五、要加強水庫移民水保生態建設和保護的監測評估和監督工作。抓緊研究制定水庫移民水保生態建設和保護監測管理辦法和技術規范以及工程質量驗收標準體系。第六、建立移民搬遷后土地生態恢復、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林營造、防護林帶建設等生態恢復措施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結語
水庫移民在遷移時必然引起環境的變化,重點表現在水土流失的加重,或產生新的水土流失以及植被破壞等,水保生態建設和保護工作是我們應當引起充分重視的工作,政府和社會要做好政策和計劃的擬定,使移民安置與當地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確保庫區和安置區生態環境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