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曉飛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翻轉課堂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利用翻轉課堂的模式來改變、優化自己的課堂。視頻微課又是翻轉課堂的關鍵環節,如何制作微課,要制作怎樣的微課才能與目前我國的班級授課制相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微視頻課堂的效用呢?筆者根據翻轉班教學實踐,把教學微視頻分為啟發預習型微視頻、知識點精講型微視頻、復習點串講型微視頻、課外拓展型微視頻四種類型。本文根據《再別康橋》的教學實例,就啟發預習型教學微視頻的制作和使用方面談一些心得體會,與各位同仁交流,以待提高。
【關鍵詞】翻轉課堂 啟發預習 教學微視頻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7-0041-01
翻轉課堂最中心的環節是教學微視頻的制作,微視頻的實質就是老師將課堂內容涉及到的知識點通過科技手段錄制成為簡短的視頻,上傳至網絡云端,學生在課下通過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科技手段對其自主研讀、自主學習,以實現知識的吸收與內化。微視頻是教師和學生進行知識交流的關鍵環節,是整個教學流程至關重要的一步。在授課之前,為了讓學生的預習更加充分有序有效,教師可以制作啟發預習型教學微視頻對同學們進行引導。但我們為學生設置視頻學習內容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用視頻內容吸引學生研讀文本的興趣。因為興趣是第一任老師,語文學習中,如果學生能夠自主潛心品悟文字的內涵,品讀文本的魅力,整個教學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在《再別康橋》一課的教學中,我在課前微視頻中介紹了徐志摩的與林徽因的浪漫愛情和他的劍橋情節,同學們一下子被對這位英俊多情的風流才子的身世和他的文學素養產生了莫大興趣,大家不僅查閱了他的生平,還一遍遍帶著微笑聲情并茂誦讀本詩,然后自我咀嚼詩中字、詞、句:“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艷影在心頭蕩漾”,“甘心做一條水草”,離別時“不帶走一片云彩”……。未經老師要求,同學們通過誦讀,在涵詠中感受詩人情感,體會詩歌韻味,對文本的理解肯定會有不完善之處,但這種對作品的自我理解是必要的,珍貴的課堂資源,這正是我們引導學生學習的關鍵點。
除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還可在微視頻中提出文意理解的關鍵問題,要求同學們在課前思考準備,在課堂中大家一起來討論交流,各抒己見時,大家聽完別人的回答,再對自己的答案進行判斷、補充、較正,相互補益,一步步將對文本的理解推向深入,使整個課堂活躍而高效。在《再別康橋》的課前視頻中,我還設置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請同學們誦讀本詩,感受詩人的情感起伏,標注出各詩節的情感起伏圖。課堂中,同學們都同意第一節“輕輕地走”和最后一節“悄悄地走”是情感最為低沉的部分,也都同意本詩情感是具有起伏的特點的,可哪里是情感的最高點呢?有人認為是“甘愿做一條水草”,永久留于此地; 有人認為是“在星輝斑讕里放歌”在星河里完全放縱自己。在同學們自由討論交流后,大家意識到,我們在讀詩作的時候需要注意文本的整體性,不能脫離文本而單獨抓取一個意象或一個句子,斷章取義,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甘愿做一條水草”固然能展現徐志摩作為一個康橋學子對康橋的留戀,來到此地,身處此境,意亂情迷,如莊周夢蝶般,物我兩忘,投身于其間。但下一節“沉淀著彩虹似的夢”,說明康橋在作者心目中,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地名,而是凝聚著他的夢想,包含著奮斗歷程的一段生活。然后再下一節“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面對這條見證過自己過往的康橋,作者想要我徹底融入其中,投身其中,所以“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忘乎所有,于是要在“星輝斑斕里放歌”,此時,就進入了詩歌情感表達的至高點。然而,星輝斑斕跣足放歌狂態終未成就,因為“我”意識到自己只是一個曾經的劍橋學子,只是再一次拜訪此地,于是詩意陡轉,“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四個疊句,將全詩內容推向高潮,與之前“放歌”相比,這節意識到“別離”,“不能放歌”此時的沉默才勝過千言萬語。再加上第一節和最后一節的“輕輕的”、“悄悄的”這樣回環的表述,使熱烈的情感,在回環中體現出音樂美、節奏美,讓人深為震憾。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所要做的不是千言萬語,告知學生我們對文本的理解,而是一個引導者,帶領學生對文本進行理解品悟,課前的學習微視頻正是讓教師對學生指明學習方向和達成目標的一個很好的載體。
課堂中,由于學生對本課的背景知識有所了解,對理解文意的關鍵問題有所思考,課堂上的展示變得更為積極,更為有深度,大家暢所欲言,經過思維的碰撞,大家收獲良多,但學習之后的反思卻是自我能力提高的重要環節。在《再別康橋》一課的討論交流后,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通過今天的討論,你發現之前你在詩文理解時忽略了什么?有同學說,沒有注意詩文的整體性,斷章取義;有同學說,只注意文中的意象使用,而沒有注意到文中表達情感的一些詞匯,特別是動詞,如“甘心”、“滿載”、“放歌”等;還有同學說到,雖然理解了每一個小節的內容,但沒有把小節與小節間的關系拿來進行整體思考,所以對詩文意的理解和藝術魅力的感受相去甚遠。
微視頻的內容還應該體現在對學生課后的指導上,作為一名翻轉課堂的教師,我認為同學們的學習時間決不僅是上課的四十分鐘,還包括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反思、復習及練習,教學微視頻制作的本意并不是把課堂節奏提前,把上課內容的一部份放在課前進行,而是激發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學生預習時給予必要的科學的引導,使整個學習過程變得有序而高效。
信息化時代,云技術發展,微視頻的使用是課堂教學的趨勢,如何更好的利用微視頻來完成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這就需要讓我們的教學與時代同步,讓我們的學生在手機和平板使用中能得到知識的內化和能力的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