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芳
摘 要:面向小學生開展的寫作教學要從激發(fā)寫作興趣開始,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寫作嘗試,從簡單到困難,逐漸加大難度,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寫作的靈感和素材,在寫作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組織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并勤于練習,逐漸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語文教學;寫作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9-01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94
對小學生進行寫作的教學和訓練越早越好,早期可以讓小學生簡單的看圖說話,到了三年級左右開始寫作簡短的小文章,再逐漸增加字數(shù),也提高難度。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從思想上要認識到寫作和語文學科中其他教學內容不是毫無關系的,他們的內在聯(lián)系非常密切。相互促進,所以,寫作教學不能孤立開展,要讓學生認識到字詞、短語、閱讀和寫作之間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在掌握這一關系的基礎上制定并實施長期的教學計劃,促進小學生語文水平的整體提升。
一、理清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同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
小學語文的學習是從讀音開始的,作為一門語言類的科目,語文的學習中聽說讀寫是并行開展進行的。一般來說,寫作最具難度也是最后開展,然而從時間上來看,也不能延后太多。小學生從接觸拼音和文字開始,就伴隨著聽讀說的過程,而寫可以看作一種類似于說的內容,只是寫作要比說要書面化,要規(guī)整一些。不管怎樣,聽說讀寫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從一年級開始就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訓練,讓學生注意表達,善于表達,養(yǎng)成熱愛閱讀的習慣,從閱讀中學會更多的表達方式,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逐漸做到模仿他們的寫作特點來進行創(chuàng)作。讀書多的學生說起話來,往往出口成章,這就可見讀書的好處,以及對說和寫的助益。所以,從這些角度來分析之后,我們可以確定,小學語文教學不同教學內容之間是相互促進的,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絕對不能忽視聽說讀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訓練。聽說讀寫互相促進,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忽略或過分側重,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是就寫作論寫作。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一年級開始,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在訓練字詞短語的時候,就自然向學生滲透寫作的方法和思路,讓學生較早具備寫作的意識,對寫作有所了解,這樣的話,真正到了較高年級寫小作文的時候,也就不至于太過于焦慮了。
二、寫作需要鋪墊,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
自古以來,寫作總是有所依托,有所寄托,因此,小學生練習寫作也不能例外,在確定了寫作主題以后,要注意氣氛的烘托,情緒的渲染。贊可夫提出:“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chǎn)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如果教學氛圍枯燥無味、緊張呆板,就會抑制學生積極的情感與情緒的產(chǎn)生,學生只能消極被動地參與教學。相反,如果教學氛圍輕松活躍,學生就會產(chǎn)生濃厚的寫作興趣,會不斷刺激學生產(chǎn)生興奮點,激活學生寫作的靈感,使學生的思想得以解放,個性得以張揚,潛能得以釋放,就會生發(fā)出更多新鮮的想法、新穎的形式、生動的詞匯。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時候一定不能忽視這一點,積極營造氛圍,激發(fā)他們強烈的表達欲望,使得寫作過程一氣呵成。那么,要如何渲染情緒,激發(fā)寫作欲望呢?要從小學生的思維和身心發(fā)展特點入手。從思維發(fā)展特點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才剛剛起步,所以,在情緒渲染方面應該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這樣的方式他們能夠理解,效果很好。
一般來說,寫作訓練都是從簡單的寫人物、植物、動物等開始進行的,當確定了一個寫植物的主題后,可以讓學生親自觀察某一種植物,詳細地記錄下來都看到了什么,這一種植物有什么特點,用什么樣的順序來記錄這一植物呢,從這些角度去啟發(fā)學生觀察和講述,后邊真正寫作文的時候就容易得多了。對于事件和人物的寫作,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分享討論會,讓他們圍繞主題說說自己心中想要告訴大家的故事,介紹自己打算要寫出來的人物特點和故事等。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情緒會非常高漲,一個個摩拳擦掌,寫作的動機非常強烈。
三、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的習慣,以讀促寫
研究證明,閱讀量對寫作的影響是直接的,閱讀量越大,對寫作的影響越大。閱讀對于提高寫作能力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以大量閱讀帶動寫,這樣,學生可以提高興趣,又“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在興趣的引領下廣泛閱讀課外書籍。讀多了,詞匯、文章結構、選材重點就都知道了。當然,作文教學中的閱讀有其特定的指向和內容結構,它是為使學生提高書面語言能力服務的,而不是教學生怎樣準確、迅速獲取信息,求得知識,就是說,作文教學中的閱讀與我們所說的一般意義上的講讀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是有區(qū)別的。眾所周知,閱讀教學要實現(xiàn)兩個回合,一個是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思想內容,一個是掌握思想內容是怎么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的,這第二個回合即是挖掘“寫”的因素的過程。所以,要使練筆真正與閱讀課融為一體,就必須對教材有全面的、正確的分析和處理,甚至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做到記人、敘事、狀物、寫景、活動、場面描寫等隨著課文的教學有個統(tǒng)籌的安排。這些都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尤其年級較低的學生,他們邏輯分析思維發(fā)展還較低,教師的指點非常關鍵。所以,要帶動學生閱讀,多讀,多寫,多交流,日久天長,就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已經(jīng)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總之,寫作教學的開展,要以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在學生實際情況與寫作教學中間找準最佳平衡點,加強寫作方法的指導,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使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在不斷寫作訓練與自我修改中樂于寫作。教師要不斷拓寬寫作教學的渠道,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寫作教學有效開展開來,讓每個學生都具備一定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田靜.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8):77-78.
[2] 田學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的策略淺談[J].學周刊,2016(23):100-101.
[3] 郝清琴.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研究[J].學周刊,2015(24):202.
[4] 賈會芳.談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方法[J].學周刊,2015(2):164.
[ 責任編輯 谷會巧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