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建平
摘要:新課改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三維教學目標進行課堂設計。三維教學目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層次性,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中合理安排好時間、把控好課堂教學細節,更好地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初中物理;自主;學習;教學
引言
自主學習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挑戰,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上的創新,而且深得廣大師生的認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倡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探究物理知識。作為物理教師,如何在實際教學中開展自主教學呢?
一、首先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良師益友,是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關鍵要素。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的激發離不開興趣的指引,為滿足該環節的教學要求,整合課堂教學結構,實現多種教學模式的有機整合是關鍵。例如,在教學“密度”知識中,教師可以進行故事角色植入法的設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黃金是古代的主要流通貨幣,在科學技術并不發達的古代,同學們,如果你是一位經常與黃金打交道的當鋪老板,會如何利用物理學密度知識辨別真金的真假呢?將學生置身到熙熙攘攘的古代商業社會中去扮演精明強干的商人,能豐富他們的角色體驗,也能大大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索欲望。通過豐富性教學情境的創設,能極大地將學生主動探究物理知識的好奇心、求知欲調動出來。
二、培養問題意識,讓學習成為需要
“主動”意味著學生在課堂上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我比較注重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和探究一些物理知識的,這樣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解疑成為他的需要,讓新的疑問和興趣在一個個問題迎刃而解之后不斷生成。除了巧妙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疑問外,也要讓學生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懂得質疑,不求提出多少問題,要經過沉思后提出有一定深度的問題,讓學生知道應在難點處、關鍵處質疑。這樣學生所提問題本身蘊含著創造的火花,更有利于他們學會提問、敢于提問,而且還能激發出對知識主動探究的欲望。
三、借助信息技術明確目標引導自主學習行為
盡管初中生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大多數學生要想完全通過自主學習物理課程是不現實的。為此,在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指導,讓學生明確自學的任務和目標,關注學生的自學過程,促使他們更有效地開展物理知識的學習。例如,在分析“溫度與溫度計”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各種溫度計的圖片展示出來,讓學生去觀察圖片,對溫度計有一個初步感知。當學生獲得了一些感性信息后,再利用多媒體課件清晰地展示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了解溫度計的使用過程;觀察溫度計的構造以及了解溫度計的設計原理,而且還要學會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正確讀數。當學習任務展示后,再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去觀看溫度計實物,并且親自動手操作,讓學生學會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和準確讀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還會知曉讀數時需要注意的事項。為進一步分析溫度計的原理做好充分準備,當遇到問題時要及時向教師請教。最后,師生一起回顧總結學生的整個自學過程,再利用多媒體設備概括性地展示自學的步驟:探究溫度計的使用——發現規律和原理——運用知識測量溫度。為進一步引導學生掌握自學方法打好堅實基礎。
四、情境創設,探索解題可能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教學的一種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形成終身學習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情境的創設更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問題的代入感,利于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探索解題的途徑和辦法。比如,浮力是學生在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物理現象,那么浮力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呢?此時,大家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浮力的大小是和物體的重量有關;浮力的大小是與物體浸入到水中的體積有關等猜想。此刻,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自主探討帶領他們進行相關實驗演示,逐個去驗證與排除。在實驗的過程中,要多讓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實驗的方法,思考什么樣的實驗才能排除其他的干擾,進而再得出可能的影響因素對浮力大小產生的影響。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要急于指出他們的錯誤之處,只要學生的實驗過程是安全的,便可以引導他們自主探究,即便不正確,學生也會從中獲得經驗,更利于加深他們對錯誤處的印象。
五、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功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一環。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實驗更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的過程,心中也能萌發出動手操作的欲望。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又能加強學生對器材的構造和使用方法的認識。通過親自做實驗,實現了知識的遷移,而且在實驗的過程中還能發現很多新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又一次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意識。而且通過觀察實驗現象,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例如,在“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特點”實驗中,大家都想研究電流關系究竟是怎樣的。在燈泡串聯實驗中,出現了一個燈亮一個滅的情況,此時,可以讓他們分析其中的原因,調動了他們的探討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還是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時,教師就要出面給予正確解釋,當使用一些沒有講到的知識點時,又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這樣又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自覺地投入到對新知的學習當中。
新課程標準提倡教學要“以生為本”,要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教育理念,但是,自主學習不等于拒絕教師的任何幫助,相反,教師要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路上的好幫手。要正確引導學生,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要及時給予幫助。為了能更好地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還需要物理教師不斷探索,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把物理課堂打造成為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場所,使學生更愿學、樂學、會學。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為切實推進素質教育,實現學生社會化、個性化的發展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唐麗平.探討新課程背景下民族地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優化策略[J].學周刊,2014(01).
[2]劉小棟.初中物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8):105.
[3]荊永君,楊薇.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278514.s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