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云香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制度逐漸完善,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不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數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小學數學不僅是學校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小學升初中的重要考試內容。本文針對現階段問題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應用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有效的措施和建議,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實踐應用
問題教學法是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將問題教學法廣泛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不僅能夠將復雜繁瑣的問題,通過提問的方法簡單化,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想象能力。
一、問題教學法的概述
問題教學法是指教師提出問題從而誘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教師可以利用情景再現等方法,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實現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方法。問題教學法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學生學習數學意識,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獲得掌握數學知識。2.能夠有效解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3.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活躍起來,讓學生都能參與教學實踐中,從而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4.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能夠真正掌握數學這門學科的真諦。
二、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有了實質性的突破,但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的諸多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仍然為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教師講什么,就讓老師死記硬背什么,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制約了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二)小學生理解能力較低
小學數學教學最主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只有學生理解教材中的一系列問題,才能做到學以致用。小學生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校數學教學水平的高低,小學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敏感階段,同時也是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時期,因此只有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才能幫助其更好的分析數學中存在的問題。
(三)小學數學教師自身素質不高
很多小學數學教師既教授語文,又兼顧數學,并不是專一的數學教師,沒有經過專門的教師資格考試,思想落后,還在沿用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和模式,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學校忽視對小學數學教師進行再培訓,這也是制約教師素質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利用問題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巧妙的設計數學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教師應該更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制度,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實踐,只有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內容,巧妙的設計數學問題,在學習每一課的前面或者結束部分都要提出相應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例如:在學習加減法這一課程的時候,教材中具體講解了小兔請客、拔蘿卜、青蛙吃害蟲、采松果等內容,教師在講解之前,先提出小兔請客一共有多少位客人?小兔一共拔了多少蘿卜?幾只青蛙吃害蟲?以及小松鼠采摘了多少松果?等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然后根據教材回答以上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實際過程中回答的情況,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的組織教學。
(二)養成先思考后提問的學習意識,優化教學效果
小學數學包括方方面面的知識,不同年級的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任務和內容都不同,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養成先思考后提問的習慣,在學習每一課程的時候,學習應該進行預習,將其中不理解的問題總結整理出來,積極進行思考,看能否解決,如果不能就要在教師教授的過程中提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如在學習三角形這一課程的時候,初學者對于三角形的概念和定義并不了解,在進行預習的過程中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根據教材中的定義我們可以發現,三角形的兩邊之和一定要大于第三邊,三角形的兩邊之差一定要小于第三邊,學生看到這樣的定律就會提出疑問,如果不滿足上述條件,真的不能夠組成三角形嗎?按照這樣的思路先思考后提問,不僅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使學生養成先思考后提問的學習意識,與此同時還能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問題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它不僅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能夠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信心,教師應該巧妙的設計數學教學問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學生應該養成先思考后提問的學習意識,不斷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小學生全面發展,總之,將問題教學法廣泛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需要學校、教師以及學生三者的共同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