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葦
【摘要】結合近年來出入境邊防檢查專業相關教學活動開展情況以及調研工作中獲悉的反饋意見,深入分析當前該專業理論教學存在不足及其成因,并提出三點可行性意見建議。
【關鍵詞】邊防檢查 理論教學 思考
出入境邊防檢查專業是公安院校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備受關注。如何提升該專業教學質量,從而為我國出入境邊防檢查工作提供優質新生力量是相關教學工作者日常思考的問題。其教學活動主要由三個環節構成,分別為理論教學、實踐操作和跟班實習。理論教學是基礎、是引導,成效高低與否直接影響后兩個環節的有效實施以及學員的日后發展。圍繞當前理論教學環節中存在不足與薄弱環節,筆者針對性提出若干粗淺改進意見建議。
一、理論教學實施現狀
當前出入境邊防檢查專業理論教學涉及面較廣,主要涵蓋了出入境有關法律法規、勤務工作規章制度、偽假證件識別以及其他上級下發的各類政策性、規范性文件等內容,一般采取“教員講解、學員聽記”的傳統課堂講學方式進行。從近幾年教學活動開展反饋情況來看,相關專業課教員都能夠精心準備,授課過程中不斷改進、豐富教學方式方法及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結合調研反饋,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專業課理論教學較為枯燥,課堂上難以保持長時間注意力集中;二是一些理論內容難以理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為了應付考試,除了死記硬背別無他法,聽課中“夾生飯”情況嚴重;三是有的理論內容對現實工作指導作用不大,甚至相左等,以上所述種種不足,已成為制約理論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的“瓶頸”。
二、不足及其成因分析
理論教學存在不足的成因有多方面,既有教員隊伍能力素質問題,也有客觀因素所致。
(1)理論教學內容的“不確定性”較強。各類勤務工作的針對對象、適用情形、實施流程、開展要求等是理論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也是教學大綱規定的重點之一。但出入境邊防檢查屬于國家事權,工作做法、要求等隨國家政策調整實時更新,而國家政策的調整沒有固定時間表,這就決定了該專業教學,尤其是在理論教學過程中無法避免會經常出現“課堂講完,推到重來”情況。以船舶出入境邊防檢查內容為例,2017年10月1日,上級下文重新對“登輪許可證”、“搭靠外輪許可證”等證件的簽發使用進行了規范,大幅度更新了相關勤務做法及要求等,教員為此不得不另找時間糾正已教內容。類似情形的頻繁發生,一方面使得教員因擔心誤導學員而不敢“放開講”,只停留于泛泛而談;另一方面,學員們潛意識里降低了對理論教學的重視程度,認為學習內容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以后在學也來得及。
(2)理論教學的配套支撐不足。這里所致的配套支撐并非是指教學設備等硬件方面設施,僅是專指上級關于論證理論正確與否方面的“軟支撐”。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一段話、幾個字,不同角度就能讀出不同意思,出入境邊防檢查工作的規范要求也不能“免俗”,這就要求上級機關在每項新規定推行之前,必須進行解讀,從而避免理解方面偏差出現。如,“持有效《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外國籍人員及外國籍機組人員、船員等交通運輸工具員工入出境時,免填《外國人入境卡》和《外國人出境卡》”的規定,從中可至少理解成兩個意思,即“外國籍機組人員、船員等交通運輸工具員工可免填出入境卡”和“所述人員只有持用《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時方可免填”,哪種理解是對的?就需要上級解讀。但受各種因素制約,該項工作跟進還不夠。課堂上,當教員講解到類似內容時,往往只能一帶而過,也無法回答學員的提問,直接影響到了教學質量。
(3)教員隊伍的能力素質離現實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出入境邊防檢查工作政策、規范、要求變更頻繁、更新速度快的特性對教員能力素質提出了極高要求,一方面,教員們需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從而能夠了解各項政策規定制定、發展變化的來龍去脈,進而準確把握上級精神;另一方面,還需具有較強的文字功底,能夠以最短時間歸納、總結新下發的各類文件規定,并提煉形成相應教學知識點,如,在臨近上課前一天接到規范更新的通知,能否及時重新完成相關教學設計等,從當前教員隊伍狀況分析來看,同時兼具以上兩方面素質的教員不多。
三、改進工作的幾點意見建議
針對理論教學中存在不足及其成因,結合當前教學活動開展和改革實際,筆者的意見建議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快加強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實踐證明,要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充分調動激發學員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僅僅依賴增加課時量、組織補課等傳統方式遠遠不夠,還應從不斷強化信息化教學手段方面“下功夫”。一是建立完善校園教學網絡資源庫平臺,及時發布各類相關工作法律法規、政策規范等,解決教材、教義等因工作要求更新快而無法跟進校對,致使學員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無法及時拿到“第一手資料”問題;二是借鑒和引入“慕課”機制,教員針對課堂所教內容,尤其是發生變更部分,通過網絡布置復習任務和重點,在強化指導的基礎上把后續學習的主動權交于學員,緩解教學中“課堂講完、推到重來”矛盾;三是布置網絡作業,把學員登錄資源庫平臺的次數、時間等列入平時成績,要求其完成相應的題目練習,并根據相關內容教學結束后發生變化的情況歸納出異同點,在通過對比增強印象的同時,養成“時時學、經常練”的良好習慣。
(2)建立與業務工作主管部門的通聯研討機制。與其“閉門揣測”,不如“出門”尋求答案!由學校牽頭,主動與出入境邊防檢查工作的業務主管部門—公安部邊防管理局溝通聯系,建立業務工作通聯研討機制,扭轉當前理論教學內容“等、靠、要”的被動局面,重點針對工作規范、要求中極易因文字表述原因而產生爭議之處積極需求解讀,從而進一步增強教員課堂教學的權威性。
(3)完善任課教員基層任職及培訓制度。對業務工作的直觀體驗決定了教員實施相關內容教學的“上限”。一方面,不僅要經常性組織教員前往各邊防檢查站參觀見學,更要完善其基層任職制度,讓教員們親自體驗勤務工作的開展流程、要求等,不斷提升他們對現實工作的認知程度,明確開展一線工作需要了解什么、掌握什么等,進而為進一步提升理論教學質量提供素材和依據,最大限度避免“紙上談兵”、“脫離實際”的枯燥教學場面發生;另一方面,強化教員隊伍教學業務工作培訓,重點是加強文字歸納、提煉知識點方面的訓練,使理論教學更加涇渭分明、重難點突出,以便于學員理解掌握。
(作者單位:公安邊防部隊高等專科學校邊防檢查系出入境檢查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