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鐳
摘要:高校作為人員高度聚集的特殊區域,也是公共衛生管理的高危區域。隨著高等教育高速發展,以及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必然要求高校公共衛生管理跟緊時代腳步,與時俱進。如何多方位推進高校公共衛生管理,明確各方職責,構建相應的突發事件反應機制,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并實踐的問題。
關鍵詞:圍繞;高校公共衛生管理;多方位;思考。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成立于1999年7月,是國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由浙江大學、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辦學,并與浙江省電信實業集團共同發起創般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學院位于杭州市拱墅區,占地1000余畝,校舍面積40萬余平方米,在校學生一萬三千余名。校園環境優雅,基本設施先進,辦學條件齊備。學院繼承和發揚浙江大學“求是創新”的優良校風,銳意改革,開拓進取,以“倡導合格基礎上的揚長教育,注重學生全面素質提高基礎上的個性發展”為育人理念,全力實施“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模式。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已經逐步成為一所辦學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密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鮮明,科研開發與技術服務成效明顯,具有較高社會影響的新型大學。
作為一所萬人大學,學院自1999年建院以來,對于校園公共衛生管理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但因為人員高密度聚集這一特殊性,公共衛生安全一直是學校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在歷次疾病防控過程中(“SARS”、“H1N1”、“肺結核”)均經受了考驗。為此,學校圍繞杭州市委、市政府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總體目標,以保障人的健康為出發點,以提高全校師生衛生意識、培養健康生活方式為重點,以“齊抓共管、夯實基礎、突出亮點”為指導思想,以安全穩定為首要前提,以“朋輩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抓手,全面促進學生健康生長;以豐富的業余生活為載體,有效提升教職員工的凝聚力;以創新為永恒的主題,構建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新模式,協同并進、有序開展健康學校創建的各項工作。從多方位推動校園公共衛生管理相關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領導重視,組織健全。
學院領導歷來高度重視疾病防控工作,成立以校領導為首的公共衛生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將健康學校的建設納入到學校發展規劃,創建研究相關的規劃措施。學院先后經歷了“SARS”、“H1N1”、“肺結核”等流行病,在疾病防控方面日漸成熟,形成了由院領導負責的疾病防控領導小組、各種專項預案、后勤保障體系、專項資金儲備組成的防控體系。根據疾病流行學特點,全面把握疾病防控的前期預防監控、中期醫療診治、后期跟蹤調查三個階段,按照“預防為主”的原則,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完成好高校疾病防控的常規動作。
二、制度完善,職責明確。
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學院實際,制定了《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愛國衛生管理規定》、《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等規章制度,積極做到有章可循;明確職責,定期不定時地開展各項檢查,并建立臺帳,形成可追溯體系。
三、注重宣傳教育,提高預防意識。
學院非常重視校園公共衛生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通過校園網絡、橫幅、黑板報、海報、學生第二課堂實踐、高校通、講座、心理健康咨詢、主題班會等渠道,廣泛開展安全防范宣傳教育。并根據疾病流行性特點,定期在校內發布季節性流行病種類、流行特征、注意防范事項,提高師生預防意識;在學生宿舍、教室設置健康教育專欄,張貼健康養成溫馨提示,及時公布學院疾病防控信息;發放相關傳染病防治手冊,普及疾病防范基礎知識。創新教育模式,打造實踐平臺,積極參與學校管理,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四、構建多維監控體系,及時排查食品安全隱患。
結合學院后勤改革比較徹底,食品經營單位都來自于社會的特點,認真作好食品衛生安全的監控工作,通過配備學院專職食品衛生監督人員、成立學生食品衛生檢查小組,確立經營單位內部食品安全監控員等有效措施,逐步形成了學院督查—內部自查—學生抽查的全員參與,全過程參與的多維監控體系。
同時,借助政校合作平臺,拓展飲食安全新思路。在拱墅區衛生監督部門的積極倡導下,組織創建了“拱墅區食品衛生安全協作組”,并作為理事長單位,在實際操作中,充分借助拱墅區衛生監督部門的政府行政資源以及專項業務資源,通過區域高校間的經驗交流和相互檢查,逐步形成了“區校合作,獨立共建,雙贏并進”的食品安全聯動體系。
五、以構建多維心理輔導網絡為途徑,突出學生朋輩輔導,努力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做好防治性工作,開展新生心理普查,建立和完善學生心理檔案;以“學生成長”為切入點,設立成長咨詢熱線,關注對個體學生的咨詢輔導,堅持日常心理咨詢與輔導工作;以“預防”為主,建立以危機干預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以“活動”為載體,體現校園文化的豐富性;以課程為主渠道,切實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發揮心理專刊在校園宣傳中的主陣地作用。
六、圍繞學院中心工作、創新活動表現形式,增強廣大教職工凝聚力,促進學院健康和諧發展。以“三育人”和“教工風采”等活動為載體,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結合實際,認真積極做好女工工作,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例如工會推出瑜珈、健美操、太極等一系列健身活動;各部門工會積極組織本單位女工旅游、品茶、登高等休閑活動。發揮各協會積極性,認真抓好全民健身運動,營造校園健康和諧氛圍,發揮工會所屬各協會團體的積極性,使教職工文化體育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