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秀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不僅強調語文方式的變化,而且要求語文教師要樹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觀念,改變陳舊、單一、封閉被動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地活起來,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關鍵詞:語文課堂;創設情境;民主;平等
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習語言的實踐活動。《語文課程標準》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這一理念不僅強調語文方式的變化,而且要求語文教師要樹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觀念,改變陳舊、單一、封閉被動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地活起來,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下面談一談在教學中的幾點認識。
一、創設情景,激發參與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如果沒有強烈的求知欲,就不會產生參與意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欲望。
1.導入新課,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創設情境可以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激發學習的欲望,產生積極的學習心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我利用多媒體再現小女孩在大年夜賣火柴的畫面,學生看到畫面時被故事所吸引產生學習欲望,想急于了解主人公命運,因此就有了學習的興趣。又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可利用多媒體播放西沙群島的畫面并配有音樂,結合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及形體動作描述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豐富的物產,讓學生看后聽后陶醉期間,讓學生產生了想了解西沙群島的愿望,于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酒會主動去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內容。
2.問題設置,創設情境
這種方法有利于啟發學生開動腦筋,進行思考,這也是教學中最簡便易行的方法。例如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講到“第三天四更時分諸葛亮帶上魯肅一同前往取箭時”,我在學生充分閱讀課文后,利用提問題的形式創設情境,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我讓學生當一回諸葛亮,我則當魯肅,在船上將一些與借箭有關的而“我”又不明白的問題。如“為什么天不亮就出發?”、“為什么船要駛向北岸?”等問題逐一向“諸葛亮”請教。由于學生擔當的是個神機妙算的重要角色,自然不愿被我問住,于是他們就積極讀書而且互相補充,爭相回答我的問題,不僅完全了解了諸葛亮的過人的才智,而且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3.復述課文,巧設情境
在學生學完課文后,巧設情境,能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如教學完《赤壁之戰》后,我讓學生當黃蓋,我當周瑜,請“黃蓋”在作戰前將他的計策詳細地象“我”作個說明,由于學生當的是出謀劃策的角色,而且還要使用“詐降”的舉措,因此必須很認真地向“上司”—“周瑜”匯報自己的想法。這種情境的創設,既能讓教師檢查了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學生有復述了課文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
二、以讀為本,讀中增情,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讀書、看書的而不是給學生講書的”可見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讀書是重中之重,教學中要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內容,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學中要按時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要采取多種手段,激發閱讀興趣,從而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在這一環節中尊重學生的選擇,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但要求學生邊讀邊給自然段標上序號,給生字新詞作上記號,標出主要人物,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和思路,有問題問同學或老師,這樣學生有目的地參與朗讀,才有實效性,學生也主動參與到了課堂教學之中。
2.精讀課文,引導探究
初步感知課文后,要求學生對全文特別是重點段落認真研讀思考,為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每堂課設計的問題不能太多,只設計兩三個有價值的問題,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帶著問題去讀,讀后并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見解,只要言之有理,不強求答案的統一。
3.讀說結合,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讀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達到會說的目的,采取多種形式讀后,學生要能把自己的見解、看法說出來,這種“說”在教學中稱“自由匯報”。自由匯報能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教學中,我發現許多學生不讀、不說、不問,究其原因,這些學生主要怕讀不好,說不好,因此,在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多提問,多發言,給他們提供機會,并且及時指出優點,給予表揚。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熱鬧感的積極性,同時也促使學生在課堂上互相交流,互相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創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有參與的欲望
教師的角色要由學習過程中的“傳授者”轉變為“激勵者”;由“獨奏者”變為“伴奏者”。因此在教學中師生應處于一中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爭論,教師應是一名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并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也正是在平等的師生關系中成為能動的主體。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中教師要放下架子,把自己與學生融為一體,理解學生的感情,跟上學生的思路,把學生看作是共同解決問題的伙伴。課堂上不以師道尊嚴來威懾學生,而是充分尊重他們,特別是對與眾不同的學生更應采取尊重、寬容、鼓勵的態度,建立真正民主的關系,同時也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和主張,鼓勵學生大膽地爭議和嘗試等。
2.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我們知道,在愉快、和諧的情境中,人的智力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其個性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全神貫注中愉悅身心,發揮學生的能力。
總之,讓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可采取多種途徑,“激情促讀,以讀促學,讀說結合主動參與”以上只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認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