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近年來成為世界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它為教育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靈感。本文探討了翻轉課堂在國內外的研究與應用。以中職英語課程教學為例,探索翻轉課堂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效果。
【關鍵詞】翻轉課堂 中職教育 英語教學
一、引言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將教育目標由易到難分成識記、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六類。在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主要在課堂時間內教授新知識使學生完成識記和理解兩個基本目標,通過課后作業形式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逐步完成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四個難度較大的教學目標。而翻轉課堂恰恰將這兩部分進行了顛倒,課前學生通過自學教師事先準備好的教學資料達到識記和理解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幫助,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難度更大的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目標。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利用課堂內的寶貴時間與每位學生交流,學生可以更專注于主動獲取該課程的知識,從而獲取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些學者從教學實踐出發,對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進行研究。2011年美國明尼蘇達州斯蒂爾沃特市石橋小學開始翻轉課堂試點計劃。高年級學生課前看10 ~15分鐘講課視頻并做相關測試。課堂上在教師幫助下和同伴一起完成作業。任課教師發現這種模式可以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幫助他們有更好的學習體驗。林地公園高中教師Bergmann and Sams(2012)為了給因病無法出席課堂學習的學生補課而錄制在線視頻課程,學生在家看視頻做練習,在學校則是討論和解決不懂的問題。兩位老師經過長期實踐發現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給予學生個別關注,促進學生更大的學習動機。Enfield(2013)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兩個班級嘗試翻轉課堂教學,通過實踐總結出翻轉課堂的重要意義:可以增加課堂互動,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激發學生興趣、便于教師因材施教等。2011年重慶聚奎中學在兩個實驗班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實驗。實驗結果顯示超過88%的學生能更好理解知識點,提升學習熱情。
一些學者對比研究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課堂教學模式,結果表明翻轉課堂的課堂活動時間更充裕,教師可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與學生互動,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及時給予反饋。Kim et al (2014)在三個不同專業的班級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實驗,結果表明翻轉課堂使教學更具吸引力,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時間里,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同伴合作機會,得到個性化的教師指導。相比傳統課堂,學生更喜歡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劉菁健(2016)發現在傳統課堂上學生剛接受新課知識后,馬上進行分組討論,大部分學生顯得無所適從。而翻轉課堂上,學生課前已進行相應知識學習、理解,他們有備而來,因此在課堂分組討論中,各個英語水平層次學生都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也能及時參與各組討論并給予幫助。相比傳統課堂教學,學生的課堂表現與參與度更高。
一些學者從學生角度出發研究分析翻轉課堂的學習效果,研究表明相比傳統課堂,超過80%的學生能夠在翻轉課堂上更積極投入到課堂活動中。Zainuddin and Attaran (2016)在馬來西亞大學應用翻轉課堂教學的班級采用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等方法收集資料,研究學生對翻轉課堂的看法。結果表明77%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讓他們更加易于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78%的學生認為通過翻轉課堂讓他們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知識,超過89%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的實施使他們和同伴及老師間有了更多的互動溝通。
通過查閱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發現“翻轉課堂”的研究、應用主要集中在大學和中學,中職學校在這方面的相關研究較少。因此,筆者以中職英語課程教學為例,探索翻轉課堂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效果。
三、翻轉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選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中等職業學校教材試用本《英語》第二冊(第四版)Lesson 9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s第二課時內容。
2.教學目標分析。
(1)課前通過教學視頻自學,學生能基本掌握手機機型、主要功能相關英語表達。
(2)學生能理解并運用所學內容介紹自己或同伴的手機。
(3)學生能進行有效小組合作活動,同時能對其他小組進行評價。
(4)學生能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3.學生分析。本次授課主體為中職學生,絕大多數中職生的英語基礎很薄弱,由于學習基礎差,這一群體在學習上的挫敗感非常強烈。缺乏學習興趣是中職學生學習特點的集中體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如何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變得尤為重要。
4.翻轉課堂教學過程。
(1)課前。在上課前一周,教師通過QQ上傳視頻,學生播放視頻自主學習手機的各類機型、主要功能的相關英語表達。
學生自學視頻后,需要完成兩個課前作業:
1)上傳視頻中出現的手機機型、功能的詞語朗讀錄音;
2)根據自己手機的各項功能準備好相關英語表達,上傳給教師。
教師檢查學生課前作業,對于作業1完成不理想的學生通過QQ予以指導。將作業2中全班學生上傳的手機功能匯總做成PPT。
(2)課中。主要以教學互動活動為主。設計的教學活動如下:
1)先展示一段手機發展史的視頻,結束后要求學生以搶答形式說出視頻中出現的手機類型、功能,以此復習課前視頻中的學習內容。
2)教師將課前作業2的內容以PPT形式分類展示,指導學生學習,指正相應錯誤,教授學生簡單句型。之后進行pair-work,學生能理解并運用所學內容介紹自己或同伴的手機。在pair-work 期間,教師不斷巡視,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指導。
3)學生進行role-play group task:模擬在商場里銷售手機。在學生討論期間教師給予個別輔導。教師對學生的表演進行簡單評價(說出該組的亮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并組織學生互評。每個小組都發放一份評價表,可依據表中各項對其他小組的表現進行打分(表1)。
表1 小組活動評分表
分數
項目 1 2 3 4 5
單詞發音
語句流暢
故事情節生動有趣
小組合作
總分:
(3)課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書面練習,各小組成員根據group task中教師提到的需改進部分進行修改并上傳給教師。教師可通過QQ進行線上輔導,答疑解惑。
四、討論
翻轉課堂使學生能在課前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和理解水平觀看和探索在線學習材料,為課堂活動做準備。對于本案例來說,課前學生通過視頻學習掌握各種關于手機類型、功能表達的單詞以及相關句型。這樣就無需占用課堂時間教授這類知識。尤其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在課前已經通過視頻解決了單詞的聽說問題,為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排除了一個大障礙。此外,此案例中,根據上傳的兩項課前作業,可以很好地體現出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情況。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通過課前視頻的學習掌握基本單詞及語言功能。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來說,他們可以在此基礎上探索更深層次的資源,因此他們的課前作業2完成的質量較高,收集了關于手機功能更多的相關英語表達。由此看出,翻轉課堂的產生能激勵學生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從而為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打下扎實的基礎。翻轉課堂的實施能在課前準備和課堂活動之間建立清晰的聯系。此案例中,學生通過課前各項準備活動明確了本次課程的基本學習任務,在課堂上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共同完成深層次的學習任務。小組合作可以給學生提供學習新思想的空間并幫助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課堂上他們始終處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狀態之中,因此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升。對教師來說,通過課前視頻及作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上,教師不再一廂情愿地設計問題和講解,而是針對學生共同的問題分析,教師講解有針對性,學生聽講有目的性,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成為指導者而非內容的傳遞著,教師能更多地抓住學生學習的誤區,師生合作實現了真正開始,師生關系變得更和諧融洽。
五、結語
翻轉課堂可以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和課堂討論、探究的愉悅感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英語的態度。翻轉課堂使教師擺脫冗長沉悶的講課,改變英語教學的方法。此外,教師能夠安排足夠的時間進行課堂活動,使英語教學形式更加靈活、豐富。教師利用課堂互動時間進行各種學習活動,包括討論、探究、模擬情境和教學游戲,這些課堂學習活動不僅豐富了教學,而且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學生獲得快樂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劉菁健.高中英語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教學實例比較[J].英語教師,2016,1:110-112.
[2]王紅,趙蔚,孫立會,劉紅霞.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設計:基于國內外典型案例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3,8:5-10.
[3]Bergmann,J.,&Sams,A.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15.
[4]Enfield,J.Looking at the impac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of instruction on undergraduate multimedia students at CSUN[J].Tech Trends,2013,57(6):14-27.
[5]Zainuddin,Z.,&Attaran,M.Malaysian students percep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J].Innovations in Education&Teaching International,2016,53:660-670.
作者簡介:奚乃超(1982-),女,漢族,上海人,碩士,上海市公共衛生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