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紅 楊小華
【摘 要】本文基于對微課和概念圖的認識,以及對兩者的關系的理解,探討將概念圖這種學習工具引進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的命題,提出此命題的必要性,闡述與其相關的教育理念,并以“細胞膜”這一知識點為例講解微課教學設計過程,以及在教學中要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高中生物 復習類微課 概念圖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8B-0079-02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自 2011 年胡鐵生在國內首次提出微課的概念以來,微課這種以微視頻為核心的新型教學模式逐漸受到國內教育學者和教師的關注。
一、微課和概念圖
微課是微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教師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按課堂教學主要環節(進程),胡鐵生將微課的類型分為課前復習類、新課導入類、知識理解類、練習鞏固類、小結拓展類。無論是對某一節課進行小結,還是對某一知識領域進行總結拓展,復習類微課在教學中都有很好的應用價值。復習是對學生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和歸類,而概念圖是用來組織和表征知識的工具,它能夠把某個命題中各概念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清楚地表達出來,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梳理、歸納和遷移,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因此概念圖成在知識的小結或總結拓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微課會借助各種手段和方法來展開教學,目前國內多采用將文字、圖片、動態小視頻等這種微課方式來進行教學,而較少把概念圖作為微課教學中的一種手段來進行研究,所以本文將在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教學中引入概念圖,使概念圖成為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教學的工具和路徑。
二、在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教學中引進概念圖的必要性
將概念圖引進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教學中是由于高中生物學科知識特點的需要。高中生物的概念、原理較多,而且零碎散亂,使得學生難以把握各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梳理、歸納和遷移。分析研究發現,生物知識雖然多而且零碎散亂,但是不同章節的知識點之間還會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某種聯系。借助概念圖能夠較好地呈現這種關系,將眾多復雜、零碎散亂的知識轉換成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知識框架,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把握知識的脈絡。在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教學中引進概念圖是綜合了微課可以給學生提供直觀的畫面、概念圖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網絡結構圖的優勢,使學生在觀看微視頻的過程中能鞏固知識并對這些知識加以深化和理解。
三、基于概念圖的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教育理念
將概念圖引進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教學中遵循了建構主義理論和有意義學習理論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微課是美國的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以建構主義思想為指導提出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以自己的經驗自主理解事物,然后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概念圖是根據意義學習理論提出的,意義學習理論認為,意義學習過程的實質,就是學習者習得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框架建立起實質性的聯系過程。將概念圖引進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教學中,可在視頻中以概念圖的方式將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并不斷將之整合到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中,從而促進知識建構、實現意義學習。
四、基于概念圖的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教學設計
(一)設計步驟
通過全國首屆中小學微課大賽向教師問卷調查得到的結果顯示,有 76% 的教師認為,微課的教學設計非常重要,是微課制作過程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基于概念圖的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教學設計有分析階段、制作階段、實施階段、評價與反思階段四個步驟。
1.分析階段
在分析階段,一是要分析相關的復習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這些內容是否具有內在邏輯關系,以便有針對性地選擇和確定復習內容。二是對學情展開分析,既考慮學生學了什么,又考慮學生對哪些知識理解不夠透徹,以便在復習中有所側重。
2.制作階段
制作階段是將復習的內容繪制成概念圖并錄制成相應的微課。概念圖是反映各概念內在邏輯關系的知識脈絡圖,因此在繪制概念圖時,應選定要復習的某一知識領域的中心概念和基本概念,并按照邏輯關系,分層次用連接詞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結構。概念圖繪制好后,教師再以此概念圖作為微視頻的內容來錄制微課,通過設計系列問題,分層呈現教學內容,以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3.實施階段
錄制好相關的微課后,教師可以在復習課中給學生播放微視頻,幫助他們小結或總結拓展相關復習內容,促進他們對知識的強化、遷移和升華。
4.評價與反思階段
利用基于概念圖的微課進行復習的教學模式不像傳統教學那樣老師和學生之間有互動和交流,所以教師有必要對這種復習方式進行評價。教師在課后可以向學生了解利用該復習策略的看法和反饋意見,以便進一步總結和反思,并對此策略進行調整和改進。
(二)以“細胞膜”為例進行的微課教學設計
依據上述設計步驟,以高中生物必修 1 中“細胞膜”復習為例,進行教學設計(詳見圖 1)。
這個教學設計將主題切入、知識歸納、知識遷移、總結反思有機結合,有效地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一,給開展基于概念圖的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教學設計以借鑒和啟迪。
五、基于概念圖的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教學要注意的事項
第一,在繪制概念圖時對知識的選擇要有針對性,應選擇概念相對集中的內容,例如“細胞膜”的知識領域,以便適合用概念圖構建出基本的知識框架。如果選擇過于簡單、缺少聯系的概念,則會把問題復雜化。
第二,基于概念圖的微課復習模式既要求教師熟悉錄頻軟件,比如 Camtasia Studio 的使用方法,又要求教師有較扎實的生物學科知識,以保證能繪制出有一定質量的概念圖。所以這種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較高,為此教師要去增強和完善各項基本技能。
本文通過對微課和概念圖兩者關系的認識,提出將概念圖這種學習工具引進高中生物復習類微課中,并以“細胞膜”這一知識點為例對其進行微課教學設計,希望能為高中生物教師進行知識的復習時提供一定的借鑒。由于學生的知識層面各有差異,而本文對復習類微課的教學設計是針對全班同學,沒有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如何為不同知識層次的學生量身定做復習類微課,以滿足不同個體的需求,還需進一步去探討。
【參考文獻】
[1]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1)
[2]胡鐵生.微課的內涵理解與教學設計方法[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4(4)
[3]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環境建設與資源開發,2011(10)
[4]Joseph D.Novak &D.B.Gowin.Learning How to Learn[M].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5]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莫 雷.教育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7]胡鐵生,黃明燕,李 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
【作者簡介】鄧曉紅(1993— ),女,漢族,廣西欽州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學課程與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楊小華,男,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館員,現就職于廣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方向:生物學學科文獻信息組織和管理、挖掘和分析以及該學科專業知識轉化。
(責編 盧建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