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鴻旗
摘要:在我國的初中班級管理中,教育激勵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應用,其激勵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人不斷發奮進步。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的年齡原因,其自身的控制能力還不夠完善,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非常容易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最終影響學習效果,造成學習成績的下滑。
關鍵詞:教育激勵理論;初中教學;班級管理;應用
教育激勵理論在我國教育管理中,是常用的教育方法,激勵能充分的調動學生內心的想法,并提高學生自身的積極性,不斷努力。教育激勵理論的實施,加強了我國初中班級管理的教育意義,成功的幫助教學者提高了管理效率,基于此,作者對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一、教育激勵理論的概念意義
激勵理論最早起源于企業,其原本是指以企業的目標為終點,激發員工向所定的目標努力,不斷加強引導員工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能力,以熱情的心態面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并達成企業所定的目標,其方法是對員工的希望進行科學性的引導,將員工自我的目的和企業的目標相結合,最終實現員工和企業的目標同時完成,形成雙贏的局面。
教育激勵理論由企業激勵發展而形成,其原理相同,教育激勵理論是指教師通過科學的教學手法,將學生自身的潛能、積極性和動力激發出來,從而達成教育的原定目標。其基礎就是滿足于學生的需求,促進其內心形成動力,建立起學習的目標,并逐漸向目標前進努力,從而實現目標,達成目的[1]。
二、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1、目標激勵應用。在激勵理論中,目標激勵是常用的一種激勵方法,其方式是制定適合當前學生的目標,根據對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等進行有效的調動,促使學生不斷向目標加油努力,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不斷解決困難,主動去學習,以達到制定的目標。在目標激勵應用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目標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學生當前自身的情況,同時具有清楚性,能讓學生清晰明了的知道完成目標的意義,在向目標努力過程中,不要單一的進行學習忠告,要適宜的進行針對性方案制定,根據其自身的情況特點,明確挑戰,在其能力范圍內給予適當的提示建議,幫助其實現目標。在我國當前的教育理論應用中,其應用范圍相當廣泛,不僅僅應用在學習教育中,在相應的道德、鍛煉等方面同樣可以應用,并制定相應的道德目標和鍛煉目標等。其次,教師制定的目標一定要切實符合當前學生的自身情況,過高的目標非常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過低的目標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設置合理的目標既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保證學生的自信心,堅定其學習信念,迎接挑戰。最后,目標的制定,要注重層次分明,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要相互連貫性,起到過渡性作用。在學習過程中,要謹記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可操之過急。將短期目標作為動力,將長期目標作為努力方向,始終保持積極的動力,實現持續性的進步和增長。例如,山東某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的運用目標激勵方法,給學生制定學習目標,甚至教師都制定了目標,以提升教學效率效果。
2、關懷激勵應用。關懷激勵,是指教師的情感激勵,要求教師做到關心學生、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和理解學生,用關懷的心去贏得學生的信任,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在關懷激勵的應用中,要首先在學習上要給予學生相同的關懷,在實際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偏愛優等生,對于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關懷不足,甚至漠不關心,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于學生要進行同等的對待,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減輕學生的壓力,從日常學習中增強學生自身的學習信念,用關懷的力量促進其思想和行為進行轉變,達到關懷的目的。其次,教師要注重每個學生心理上的變化,及時給予學生心理上的關懷,關懷的應用不要局限在學習上,要從各個方面進行應用,同時注意關懷不是迫于教學目標或教學方案而進行的,是要求教師要發自內心的進行關懷,真誠的關懷不僅要在學習上體現,還要體現在學生日常生活的心理需求和身心健康上,與學生多進行溝通交流,走進其內心,在課堂以外多進行接觸,體會學生的自身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走出困境,排出當前的煩惱,發自內心的對學生進行關懷幫助,以實現共同進步[2-3]。
3、評價激勵應用。在心理學上,人們認為每一個人類的內心都是希望被肯定的,是最迫切的需求之一,從心理學角度看,每一個人都有自我肯定和贏得良好評價的需求,正因為這種原因,評價是很容易產生激勵作用的,尤其是他人和自身對于自己的肯定評價,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評價激勵方法,充分的對于每個學生進行評價肯定,以加強學生的自信心。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面的肯定評價,同時不斷讓學生進行自身評價,不斷的贊揚和鼓勵自己,從自我鼓勵、自我評價中獲得內心的力量,實現真正的進步和成長。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自身評價進行肯定,并強化內心評價的激勵作用,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努力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本身就是對自己就是獎賞。其次,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身成功的記錄。例如,河北某學校,教師要求學生每周都進行周記錄,將自身每周取得的成功進行記錄,從而不斷地激勵學生奮發向前,努力學習,讓學生通過每周記錄,肯定自己的努力付出,同時借助這種方式對自己進行肯定評價,不斷進步。最后,教師要注重評語的運用和改革,當前我國初中的評語大多是教師單一的進行評論,視角比較單一,要注意添加學生的自我評價和教師與學生的互相評價,實現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4-5]。
三、結論
在我國的初中班級管理中,教育激勵理論的應用,能不斷促進學生的進步,同時培養學生堅定的學習信念和學習動力,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快速的提升學習效果。通過文章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激勵對于學生的成長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激勵的應用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變得順暢,同時能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念。
參考文獻
[1] 彭祥霞.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8:18+20.
[2] 王玖煥.激勵理論在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3] 朱文瑞.談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才智,2014:100.
[4] 闕明婧.激勵理論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意義[J].才智,2015(08):64+66.
[5] 徐朝輝.激勵理論在聾校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特殊教育,2005(03):27-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