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林
摘要:在我國教育不斷改革的進程下,教學理念也隨之不斷深化,現今教育教學的傳統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對教育教學的需求。本文將針對新時期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與發展進行深度探究與思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創新;自主探究
初中數學教學在舊式傳統教學模式里的教學效率比較低,在新時期教育改革的環境下,使初中數學教學理念與模式也不斷的創新與發展。在教育改革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自主創新能力成為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改革中的重要目標。
一、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以往初中數學教學模式里,教師注重教學內容多于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在解答教學問題的過程中缺乏實踐性與互動性,這很難發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點。傳統教學模式里多以教師為主體地位,忽略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使學生缺乏學習的自主性,故而逐漸產生一種初中數學教師的工作付出高但實際教學效率較低的趨勢[1]。
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缺乏培養學生的思維建立,缺乏引導幫助學生建立邏輯思維的意識,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大多學生缺乏對學習數學的熱情與興趣。
二、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
1、模式創新的全體性。在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模式里,無論在哪方面進行創新與改革,都應該面向所有學生,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的目標是促進每一個初中學生的發展。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獨立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思維邏輯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應該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體現初中教學模式創新的全體性,這也是初中教學模式創新與發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部分[2-3]。
2、師生關系的創新發展。在新時期教育改革的要求下,應當做到教師與學生師生平等。將教學主體由教師轉向學生,使學生不再被動的接受教師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敢于說出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與想法,表達真實的意見,讓學生在與教師的溝通探討中不再是處于只能接受的被動狀態。師生關系的創新進步可以有效提高師生關系的和諧友好,同時也會有效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可以讓教師與學生一同進步。師生關系的平等不僅有助于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也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3、創建良好的學習與教學環境。創建良好的學習與教學環境,關鍵是的要給學生營造出一種輕松、活躍的教學內容提問環境,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放松心態,不在緊張局促的條件下來回答教師的問題,這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在真實狀態下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初中數學的課堂不在緊張乏味,教師應該讓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里學習,使學生放開思維禁錮,創造數學思考方式的無限可能性,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興趣和熱情參與到教學活動中[1]。
教師還需要幫助學生脫離對教師的依賴性。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經常對學生起到拐仗作用,這足以代表學生在數學學科方面對教師產生的依賴心理是十分強的。教師應該針對這一現象在教學方式上做出合理調整,比如在學生提問時,可以適當讓學生通過實踐來獲取課本上相應的理論與內容,而不是由教師直接用現有的理論知識進行解答,實踐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與記憶,使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成為學習的主導對象,引導學生提高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及問題意識,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自主性[4]。
4、激勵學生完成自主探究。由于初中數學課堂的時間有限,所以教師在完成基本教學內容授課之外,留給學生對內容的自主探究的時間是極短的。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多將新的教學內容與問題相結合,根據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調整具體實施方案。教師無法替代學生去思考、學習,所以教師更應該注重如何提高鼓勵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上也應該貼近學生,這也是需要初中數學教學需要進步的一面。
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是課堂上的重要參與者和領導者。教師應該考慮全體學生的整體能力水平,及學生之間的差異,對學生進行肯定化及全面化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上對自己的正確認識,鼓勵學生的同時使學生賦有學習上的自信,幫助學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5、注重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在教學課堂上,教師應當合理運用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思維活動的環境。初中學生處在一個非常敏感與好奇的成長時期,設立有關應用的教學情境會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引導,使學生對實際問題的關注度提高,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并且主動發現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數學問題、數學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運用能力[5]。
6、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多讓學生對內容先行思考。學生的主動思考先行于教師的傳授內容時,可以使學生有效理解知識結構。人的行為大多由平時的習慣決定的,所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從培養學生善于提問與主動學習入手,讓提問與主動思考逐漸成為一種學習習慣,實現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新時期教育改革目標。
7、提高有效提問方法。在教學課堂上,教師的問題會讓學生直接進行思考認知。所以在提問題的選擇上教師應該謹慎選擇,盲目的提一些與教學工作無作用的問題會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這不僅對學生沒有任何幫助,還會浪費授課時間。教師要對初中階段的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行為特點有所了解,也要了解學生的對數學的求知需求與興趣點。教師的問題應當引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引起學生對思考的興趣。在提問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對學生持有尊重的態度,不能因為學生回答不正確而進行責罰行為,批評會降低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要有耐心的與學生分析,鼓勵并幫助學生思考出正確的答案。
三、結語
初中數學在初中課程里占很重要的作用,既能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又能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新時期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是必要的,只有不斷創新與發展才能更有利于我國初中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顧軍.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范疇內的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26:87.
[2] 陳淑蘭.新時期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5,04:114.
[3] 吳生娟.新時期下的初中數學互動教學模式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8):273.
[4] 楊平玉.新時期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9):163.
[5] 陳淑蘭.新時期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5(04):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