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當今的初中數學教學目標不單純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培養,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積極的探究思考,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數學教學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129-01
傳統的教學理念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成績,以考試成績、名次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在此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占據著主導位置,大多采取“一言堂”的授課形式,從而忽略了學生的地位及感受,以至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極其薄弱。這不僅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同時也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從而大大降低了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已經成為當今數學教師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自主學習法的意義
首先,數學與其他學科不同,其注重培養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應變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等。數學的學科學習不要求死記硬背,被迫的進行知識的學習,而是需要在教師的授課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積極的思考,課后練習時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內容應用于實踐,從而在練習過程中實現知識的進一步鞏固。這樣的學科性質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使學生成為課堂的參與者、主導者。其次,自主學習法的應用是當今教育的需求。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學生能夠在參與的過程中窺探問題的本質,將知識牢記于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是發散思維的過程,自己進行動腦思考,不僅能夠實現思維能力的鍛煉,同時還能夠提升應變能力。再次,應用自主學習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知識更新也隨之加快,再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只有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洪流,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自主學習法的應用,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法應用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參與意識
自主學習建立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基礎上,而傳統教學中教師高高在上的地位及威嚴的形象,只是單方面的進行知識的傳授,師生關系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失去了參與與思考的權利,只能被動的接受來自教師的灌輸,因此無法實現自主學習。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要想實現自主學習,首先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強化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從而促使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學習。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與教師之間是平等的,從而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提升,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與教師開展互動,積極進行知識的構建。此外,師生之間應建立起暢通的情感溝通渠道,有了情感的互動學生才能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思維更加的活躍,更有利于認知活動的開展。學生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樂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數學學習。
2.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由學生的生活體驗及感知著手,創設貼近學生生活情境的學生熟悉的數學問題,進而啟發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從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這樣能夠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的實用性,提升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同時在生活中遇到相關的問題時學生能以數學的角度進行思考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在學習了相似三角函數知識后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如何測量大樹的高度?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由思考測量方法。學生開始發散思維進行積極的思考,有些學生甚至能夠想到老師都想不到的情況。如,有學生提出樹高可以采用勾股定理,樹不高就可以采用竹竿;還有學生提出天氣好,有太陽可以考慮影子與樹的關系等等。學生想出了多種方法,但在這一過程中也可能出現跑題現象,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積極的引導。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充分的實現了自己思維的發散,絞盡腦汁積極的思索與探討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達到了自主學習的目的。
3.采取小組合作探究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在進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應把握好自主學習的內涵。自主學習,不代表學生不與外界交流,閉門造車,否則將事與愿違。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生生互動教師引導的模式開展學習。小組合作模式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有兩點優勢:第一,由于初中生處于生長發育的特殊時期,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其心理上渴望來自同伴的欣賞,在意同伴的目光,而小組合作順應了初中生青春期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為其搭建了一個相互溝通的平臺。第二,由于學生之間在學習能力及知識掌握情況等方面有所差異,他們在獨立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問題、疑惑,而在小組合作中能夠促使他們之間不同觀點的碰撞,進而使學習更加的高效。例如,學習《數據分析》這一章時,教師可以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方式,使各個小組進行組內探究,探討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特點及優缺點,同時舉例來說明,證明自己的觀點。在這一過程中能夠促進每名學生積極的參與,通過生生之間的探討,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聽取他人的見解,進而深化自主學習。
初中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充分進行學生自主學習潛能的挖掘,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獨立思維能力的開發。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應用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及主動探究的意識,從而促進數學素養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慶芳.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J] .新課程學習,2016(21).
[2]關曉宇.探究初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法[J] .教育研究,2015 (12).
作者簡介:
趙芳(1987-),女,漢族,本科,寧夏西吉人,工作單位:寧夏靈武市第四中學,任教初中數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