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雯
摘 要:綜合材料創作過程中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他們是相互聯系不能分割的。綜合材料的“必然性”實際上是由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偶然性”性轉化來的,而綜合材料的“偶然性”,也許是個尚未認識到的“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 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
關鍵詞:綜合材料 必然性 偶然性 轉化
綜合材料創作過程中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要談“偶然性”的把握是不能脫離“必然性”來空談的。因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固有的趨勢,他們是相互聯系而不能分割的。綜合材料創作過程中的“偶然 性”在第一章已經涉及,這里就不做過多的分析,那么什么是綜合材料創作過程中的“必然性”呢?
藝術家進行創作是建立在一定基礎之上的,是對自我的一種認識,也是在生活不斷積累中完善的。如果拋棄藝術家創作的基礎,那么將不稱為藝術創作,只能是無目的的宣泄。綜合材料的“必然性”是藝術家在藝術實踐過程中找到某種適當的規律,同時也是在創作過程中要遵循的規律和法則。綜合材料的“必然性”包括藝術家的個人修養、藝術經驗、材料精熟的把握。物質材料是藝術家通過藝術手段實現藝術傳達不可缺少的東西,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材料語言。“從材料視覺形態區分可以分為成形物(石、布匹、木、塑料等)和不成形物(粉、沙、水泥等)。”[20]從質地上來區分就可以分為硬性材料和軟性材料。硬性材料質地堅硬,不限于被塑造,包括金屬、石頭等,主要利用這些材料體量關系的視覺沖擊。“主要的手段包括焊接、螺栓、鉚接、膠合、鋼鋸、機器錘和沖壓等”;軟性材料質地柔和,造型多變,包括棉布、天然麻絲線等,主要是想使表達材料質感和體積上面的組合與分裂。我們研究材料的目的也是為了恰當的選擇和配置材料,加強材料的表現力。只有不斷提高認知能力和生活體驗,熟悉各種材料帶給我們的視覺享受,才能對材料合理把握,才能對材料進行合理的控制。認識熟悉材料是前提,把握并使材料為我們要表達的精神服務是目的,所以熟悉材料是必然的。
當然材料的基本的物質屬性不是藝術家一開始就全部掌握,我們對材料的認知是靠對材料的熟知和把握,是在藝術實踐中,不斷積累和總結,后為藝術家創作所用的,使材料合乎藝術造型整體的美感要求。掌握綜合材料的“必然性”必須經過大量的實踐,才能熟練掌握材料的特制和技巧、發揮材料的特性、處理好材料之間的關系。對工具材料的選擇、造型語言的選擇等也都是長期訓練的結果。《當代.藝術.材料.空間》一書中說:“幾何形態的材料有一定的技術性,但卻具有理性、清晰、準確的特點。這需要有設計能力與控制能力,因為在材料的使用上發揮是有限的,而在原材料的加工上,情態的組織構成被邏輯的組織構成所掩蓋,容易產生冷漠、生硬、單調的感覺,類似于加工車間的工藝品的混合體,正是由于他的制作要求有技術性、制作的工具也都是程序性的,理性的控制是主要的,自由的發揮是有限的。”正是由于理性的限定,才能顯示出藝術家的駕御能力每一種材料都有其自身的屬性和讓人關注的價值。不過“有時材料在決定,有時人在決定,材料根據人的意愿同時也根據他自身的特性變化著。”不同的材料有其不同的特性,相同的材料在不同創作者眼中的狀態也是不一
樣的。
我們只有系統的認識不同材料的基本特性、掌握知識的全面性,利用藝術觀念和藝術經驗,才能在綜合材料創作過程中對材料合理的控制,把實踐中總結“必然性”變為可操控的規律。在基弗作品中總能看見鉛作為一種主要媒介出現,之所以基弗能把鉛這個材料運動的生動自如完全是因為在無數實踐中總結的必然規律。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固有的趨勢,《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說,“必然性”總是要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的,并且通過“偶然性”為自己開辟道路,沒有脫離“偶然性”的“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補充和表現形式,任何偶然性都服從隱藏于內部的“必然性”,受內部的“必然性”制約。可以看出,“必然性”是被人們認識,總結出的客觀規律,是在“偶然性”的基礎上轉化來的;“偶然性”是我們還沒有認識和把握的“必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偶然性”在實踐中總結規律,可以轉化為“必然性”;“必然性”在一定條件下由于內部發生變化,“必然性”也可以轉化為“偶然性”。他們相互聯系而不能分割,具有統一的關系。他們雖是一對哲學范疇,但是也在藝術創作中體現。畢加索說“我有時也用畫筆亂涂,有時候甚至有點像抽象畫……其實,他們始終表示著某種東西:公牛,斗牛場,大海,山,人群……要達到抽象,不能不從一個具體的現實出發。最最抽象的東西也許正是最現實的東西。”畢加索是立體派的領袖,他說的畫筆亂涂就承認了“偶然性” 的一面,然而后面說他的抽象畫面實際都是從具體的現實出發,又承認了“必然性”的一面,最后說的最最抽象的東西也許正是最現實的東西。說明了“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必然性”,體現了藝術中“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緊密聯系,某種條件下兩者可以相互轉化。“偶然性”是事物存在、發展中的特性之一,它與“必然性”相輔相成。石濤也說:“至人無法,非無法也,無法而法,乃為至法。”就是說在總結規律性技法之時,還要參以權變,法而能變,才可能是表現“天下變通”之大法,也體現了“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二者具有統一的關系。
結語:綜合材料的“必然性”實際上是由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偶然性”性轉化來的,而綜合材料的“偶然性”,也許是個尚未認識到的“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 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同時綜合材料在創作過程中是以“必然性”為前提,也受到 “必然性”約束。要把握綜合材料創作過程中的“偶然性”是不能脫離“必然性”,他們缺一不可,它們具有統一的關系,同時也為偶然效果的選擇和重構提供了轉化依據。
參考文獻:
[1] 張國龍.當代.藝術.材料.空間[M].吉林: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6.9.第108頁
[2] 張國龍.當代.藝術.材料.空間[M].吉林: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6.9.第112頁
[3] 張國龍.當代.藝術.材料.空間[M].吉林: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6.9. 第156頁
[4] [法]布拉薩依.加索談話錄[Z].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3.第3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