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壯
摘要:在高中階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鼓勵學生明確自身未來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引導學生步入正確的人生軌道,是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最新要求,也是教育部及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在高中數學課堂利用分層教學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活躍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因材施教原則為指導,展現出高中階段性教育的實際價值,進一步推動教育改革進程的持續加快,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大批高素質、全能型的建設人才。本文主要對分層教學走進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途徑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策略;途徑;分析
引言:
“以生為本”與“因材施教”是當前時期高中教育教學工作重要的指導思想,廣大義務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不斷探索中積累經驗,總結教訓,并且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思路,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充分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利用分層教學方式改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局限性較大的現狀,進而為學生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綜合發展奠定下良好基礎,引領著高中教育事業走上穩定前行之路,開創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新局面。分層教學能夠取得更為顯著的教育成果,因此應該受到教師們的廣泛應用。
一、分層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高中生對于外界新鮮事物的認知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教師利用分層教學能夠將抽象事物的表達方式進行簡化,學生可以在事物的直觀了解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興趣,以便為教師各項創新教學計劃的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有利于教學模式的轉變
高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思維能力,他們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和智力水平,學習能力和信息接受能力的差異也展現的十分明顯,鑒于此,數學教師開展課堂針對性教學活動,必須善于從實際出發,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1]。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著不同類型的教學方法,以因材施教為基礎開展分層教學,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得以迅速轉變的有效途徑。
(三)有利于學生完成學習目標
分層教學有利于高中數學教師走出課堂教學困境,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夠達到學以致用,學習巧用的學習目標,為學生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發展提供最大助力。
二、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可行性途徑
(一)目標分層
分層次教學并不等同于傳統的因成績分的快班、慢班,重點班、普通班,而是以學生的基礎,接受能力,感知能力,學習效率劃分班次。將教學目標劃分成幾個方面,依據學生的能力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生基礎好接受能力快的,就將教學目標提升,加以深化和課外拓展,讓學生享受挑戰的樂趣;對基礎差接受力低的同學,將教學目標降低,將課堂導入部分做的更加生動,細致引導部分,簡化學習層次,讓學生感受獲得知識的快樂,循序漸進的引導教學,逐漸縮小學生差距,提高整體學生的素質和知識水平。
(二)學生分層
高中生的學習能力不一樣,采用測試及自愿的原則,合理的分配教師資源,因材施教,以層劃分。依據學生的學習意愿,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知識結構,興趣愛好將學生分成四個班級,并依據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將分成四個層次。一種是基礎好,接受能力快,理解力強的,認真學習的學生;第二種是基礎一般,理解力相對偏弱,認真學習的學生;第三種是基礎差,接受力強,有強烈學習意愿的學生;第四種是基礎差,接受力一般,學習意愿低的學生。面對第一種學生以教輔為主,拓寬深化知識,注重實踐和課外拓展訓練,多做拔尖提和補充題;第二種學生以教材為主,系統的講授知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第三種學生加大基礎訓練力度,復習和新課協同并進,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第四種學生則偏重基礎知識的講授,注重思想道德培養,完成義務教育,并為他們的升學做準備。并將不同層次的學生結合起來,形成學習伙伴,互幫互扶,共同進步。分層次教學并不是將學生割裂開來,是以班級教學為主,按層次教學為輔,層次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分層次教學的好壞[2]。
(三)教學分層
首先在教師課前備課的時候就要依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設計,設計不同的重點難點,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課堂導入,依據學生的理解能力設計教學語言,依據學生的基礎進行課堂引導,改變以往的以“灌”和“喂”的教學習慣,引導學生自覺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將更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其次,學生課前的預習要做到分層次,高中生閱讀能力相對偏高,教師分層次的指導學生進行預習,一類學生主要專研教材,做到“精”與“深”,二類學生做到復習和預習新課并舉,三類學生做到掌握教材知識,四類學生做到熟記主要知識點。再次,布置作業的層次化,課后布置多層作業是數學課堂分層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的教學目標分層,就勢必會導致高中數學作業分層。應該依據不同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鞏固課堂知識。最次,考試分層,每一個學期進行期中,期末考試是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考核的重要手段,應該依據不同學生達到的不同教學目標設計不同額考試內容,檢驗學生的分層次學習效果,真正的因材施教。分層教育優化了課堂結構,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必然會成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
三、分層教學的啟示
分層教學的層次化固然重要,但還有一些表面看不見的因素影響著分層教學的實施。主要有以下幾點:注重成績水平,輕視能力培養;層次分得過死,加重兩極分化;只重視部分優生,忽視全體學生;學生層次分明,教師教法單一;缺乏思想引導,學生心理負擔過重;教學分層與考查不配套,對這些不利因素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克服。教師的責任心,教態、語言、作風、人格等都會對分層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進行分層教學的實踐中值得注意。
結束語
面向學生“參差不齊”的實際水平,在普通高中數學教學中正確地運用班級分層教學,可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更明確,自覺性更強,學習興趣更濃厚,從而達到縮小兩極分化,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但是班級分層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且有一定操作難度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實踐中進一步探討與改進。
參考文獻:
[1]張士剛.因材施教讓高中數學教學出彩--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讀與寫:上,下旬,2016,14(25)142-143.
[2]關海濤.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探討[J].新一代月刊,2015,01(38)74-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