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萌
摘 要:本文就技能大賽對中職教育課程改革的影響和促進作用進行分析闡述。全國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大賽的舉辦促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對中職學校而言,大賽的舉辦對其專業設置及課程改革具有借鑒和指導意義,有助于學校對專業進行合理設置。同時,技能大賽也能夠反映出中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如課程目標設置模糊、課程內容缺乏實用性、課程內容脫離實際、師資力量不足等。可以通過大賽來解決這些問題,進而促進中職教育課程的改革。
關鍵詞:技能大賽 職業教育 課程改革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政府、學校、企業及社會的廣泛關注下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基礎教育看高考,職業教育看大賽,“技能大賽”在職業教育領域成了熱點名詞。一方面,通過職業技能大賽能夠反映出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技能大賽也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指明方向。其中,課程改革作為專業發展的基礎,對專業的發展、課程內容的選擇、師資隊伍的建設、課程評價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指導與促進作用。
一、技能大賽反映出中職教育專業設置及課程的問題
1.專業課程開設目的性不明確
中職教育是一種以學生就業為目的的技能型教育,它所培養的人才是面向社會、面向就業的。中職教育課程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使課程內容與職業素養、企業需求、學生專業技能全面對接,培養學生成為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職教育的課程目標就要以就業崗位為依托。中職學校專業課程的設置目的不明確,往往是因為遵循了普通學校對知識學習系統性的慣性,而忽略了知識與實際工作的關聯。這導致專業課程的設置缺乏特色,沒有實現學生專業技能與崗位要求對接,沒有體現中職教育的特點。在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以下簡稱“技能大賽”)中職組“網絡綜合布線”比賽項目中,比賽題目通過考查學生對工具使用的熟練程度及規范性來檢驗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學生既需要掌握先進的管線施工工藝,又需要具備熟練的操作辦公設備的能力。比賽題目與工作崗位相貼合,全面地考查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比賽時,每隊由3名選手組成,選手根據各自的特點進行合理分工,通過默契的配合及詳盡的計劃來完成比賽題目。在這個過程中,處處都體現著學生的綜合素質。比賽中給筆者印象最深的是浙江代表隊,選手通過合理的分工及時間分配,在比賽過程中遙遙領先。完成比賽后,學生自帶掃帚,把施工現場打掃干凈。這一細節正是他們工作的專業性與職業性的體現,這也是他們取得好成績的原因之一。
2.專業課程內容缺乏對崗位需求的了解
《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突出做中學、做中教,強化教育教學實踐性和職業性,促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中職學校對專業崗位的確定往往是沿用教學大綱及專業教學標準,但教學大綱及專業教學標準遠遠落后于時代的發展,在設置課程時往往遵循知識本身的系統性,卻缺乏對市場的調研,導致課程的開設及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脫節。在課程的實際講授過程中,學校完成了上級的要求,教師完成了領導的要求,卻最終導致學生的專業技能達不到企業需求,這背離了教育的本意。例如,在近年來的技能大賽“企業網絡搭建及應用”項目中,由于大賽的設備商不停地更換,許多學校疲于應付設備的更換,而忽視了網絡搭建及應用項目的實際工作環境。在實際工作中,工作環境及設備情況更加復雜,企業的網絡管理員往往會遇到多種交換、路由設備一起運行的情況。而參賽學校表現出對設備的不熟悉往往是因為專業教師在教學時只是基于課程本身,缺乏實際工作崗位經驗。究其根本則是學校的專業課程內容缺乏對崗位需求的了解。
3.專業師資力量不足
職業教育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隨著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及在校生源的增加,學校的軟、硬件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職業教師的待遇及地位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職業學校對教師而言仍然缺乏吸引力。師資設置中,專業教師的比例結構不合理,年輕教師往往占有較高比例。這些年輕教師大多缺乏授課經驗及企業工作經驗,他們更多的是沿用傳統的授課方式來講授專業課,講授的知識缺乏與企業需求和行業標準的對接。
4.課程考核應參照職業要求的評價標準
考核的目的在于對學生掌握知識及運用知識的能力進行評價。考核評價是對教學內容的反饋,教師可以根據考核情況來調整教學的重點,因此考核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現階段職業教育的評價體系大多沿用普通教育的考核評價方式,課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還是以考核知識的掌握程度為主,且對知識的考核仍是以理論知識掌握的情況為評價基礎。這樣的考核是以學校、學生為中心,忽視了企業的需求。此外,課程考核方法簡單,大多是筆試,即便加入了口試、實踐操作等考試形式,由于企業沒有參與到考核內容的制定中,這種考核內容與實際工作的關聯度也是很低的。而且,對于課程的考核形式單一,缺乏社會、家長及企業對學生的客觀評價,只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考核。這種單一的考核評價方式不僅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對學生學習的目的及要求產生了消極影響。另外,課程考核時要兼顧不同水平的學生素質,如果知識的考核難度不斷降低,會與企業及社會需求相差甚遠,從而脫離了考核評價的本意。正是由于技能大賽的開展,使有些參賽學校不得不直面存在的問題,將自身標準與企業標準相對接。
二、技能大賽對課程改革的影響
1.使課程目標更加明確
原則上來說,課程目標是由校企雙方共同制定的。它的制定使學校對學生的培養與企業的需求達到統一。課程目標的制定需要學校與企業進行密切的接觸和充分的交流,了解他們對職業崗位、工作過程及人才規格的要求。而現實情況恰恰相反,企業對與學校合作不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課程改革往往是為了“改”而“改”,缺乏科學依據,課程目標的制定脫離實際。技能大賽的開展使校企合作的機會越來越多,學校有機會與企業進行更深入的合作,學校通過企業了解市場變化、企業需求,努力實現課程目標與企業實際需求的對接,最終培養更多適應企業需求的人才。endprint
2.使課程的實施找到方向
技能大賽的開展為企業找到了獲取人才的途徑,企業可以通過大賽了解學校人才培養的現狀。同時,學校也可以結合企業所需人才的標準,對課程的實施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這使學校在對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更加有的放矢。例如,在2012年的技能大賽中新增的賽項“動漫”。全國有多所學校開設了動漫專業,有的以二維動畫制作為主,有的以手繪動漫為主,但全國1 000多所職業院校中沒有明確的專業指導建設方向。設置該賽項的戰略目標就是希望通過大賽,促進職業院校增加相關課程內容,從而推動職業院校相關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3.使專業教師的培養具有目標
對專業課教師而言,教師需要不斷地更新專業知識,同時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融入最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通過不斷地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技能。技能大賽的舉辦可以為年輕的專業課教師搭建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他們可以通過大賽與企業進行接觸,在提升專業技術的同時也能更直接地了解企業的需求,進而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自身職業發展的規劃。這對教師自身發展及專業建設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4.使課程評價與職業崗位要求保持一致
技能大賽對教師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更直觀的評價,這為中職教育的考核評價改革和新評價體系的建立提供了指導作用。以大賽的比賽題目及評價考核標準為參照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通過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對在校學生進行考核,它的評價標準完全是真實工作的標準。這個評價標準對傳統的課程評價有一定沖擊,但卻使課程評價與職業崗位要求保持一致。對于考核評價來說,技能大賽既是指引,也是方向。中職學校應當參照大賽來制定更加合理的課程評價標準,最終促進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
三、小結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舉辦不僅為專業的設置和課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時,通過參與大賽,教師可以找到專業技術學習與職業規劃發展的平臺。技能大賽為課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對中職學校的專業發展及課程改革起到了促進作用,加快了課程改革的發展速度。今后,要注意利用技能大賽的引領、推動作用,通過技能大賽形成對中職教育課程改革的促進機制,促進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促進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進而促進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
參考文獻:
[1]唐遠蘇.由企業看職業院校——職業教育管理新視角[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蔣滿英.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的職業教育課程目標探微[J].河南農業,2007(2).
[3]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劉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給職業教育帶來了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9-7-8.
[5]徐國慶.職業知識的工作邏輯和職業教育課程內容的組織[J].職業技術教育,2003(16).
[6]劉琴,時曉玲,李丹.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引發行業新技術“沖擊波”[N].中國教育報,2009-6-30.
(作者單位:天津市第一商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