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樹明
摘要:高中歷史教學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推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課標中對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將游戲與歷史教學融合,可以提高教學的趣味性,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總結了當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然后探討了如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教學;游戲
教師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教學目的,只要教師能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方式,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就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游戲是人們認識外部世界的一把金鑰匙,它是教師實現中學教學目標的重要教學形式之一。游戲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具有較強的競爭性和情節性,思維性強。同樣的教學內容,通過課堂游戲教學形式獲得的教學效果比照本宣科的傳統教學形式好很多。在課堂游戲教學中,教師教得有趣,學生學得有味,教學效果就好,游戲教學環節能夠有效地提高歷史教學效果。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環節,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去挖掘學生身上的特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幫助學生們在游戲教學中樹立學好歷史的信心,促使學生們通過游戲學習,學會創新,總結歷史規律。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設計出更多更好的游戲教學形式,讓游戲走進課堂。
一、目前常用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而逐漸被淘汰,教育領域中涌現出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目前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例如小組合作、情境構建、角色表演等等。之所以在高中歷史課堂中運用這些教學手段,目的是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以滿足新課標中提出的教學要求和學生對歷史學習的需求。其實游戲教學法并不是什么新的教學手段,只是教育工作者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不斷地將其發展壯大,使得游戲教學法的應用更加普及。因為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課堂氛圍處于歡聲笑語中,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下愉快地學習,暢談自己對歷史的認識,暢游歷史。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一)通過謎語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猜謎游戲是一種簡單有趣又有效的教學方法,謎語游戲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巧妙設計謎語游戲,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因為高中學生面臨著較大的升學壓力,對歷史這種趣味性較強的學科很感興趣,那么對和歷史相關的謎語游戲就更喜歡了,在歷史教學中引入謎語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解答謎語的過程中,自主探索學習歷史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
根據教材內容,老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前搜集一些謎語,在課堂教學時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歷史知識來解答謎語,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教學《戊戌變法》這一課時,可以設置這樣一個謎語:公共汽車上的說明,猜一個近代歷史名詞。學生事先已經通過預習了解到今天的學習內容是戊戌變法,因此很自然地會將謎語和戊戌變法這個名詞聯系在一起,如此一來就自然而然地將學生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此外,筆者在教學《戊戌變法》一課時,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劇本大綱——《譚嗣同之死》,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查找資料完善劇本的內容,編排角色對白及動作,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們編排的開場白,基本包含了戊戌變法的產生原因,梳理了戊戌變法運動的大致過程,通過這樣的訓練之后,學生們在以后考試時碰到關于 “戊戌變法”這個名詞的題目基本都能正確地解答。學生們在設計劇本的時候熱情很高,有的同學精心設計了譚嗣同被殺害的時候,圍觀群眾的對白,還有的同學甚至將《阿Q 正傳》里面的一些語句移花接木,讓人哈哈大笑的同時又發人深省。劇本制作完成后,筆者又讓學生按照劇本自導自演,將譚嗣同遇害的經過表演出來,學生們積極性很高,也從中獲得了很多知識。這個角色扮演游戲涉及到梁啟超、康有為、譚嗣同、光緒皇帝、慈禧太后、袁世凱等歷史人物以及戊戌變法的時間、經過、結局等歷史事件,總結了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通過一個小游戲就全部展現了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效果非常好。
又如筆者在講解日本為什么投降時,設置謎語游戲引導學生將原因歸結為歷史人物的名字,學生們的熱情馬上就被調動起來,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筆者在教學新文化運動一課時,提出了一個謎語:山東新聞。學生們聽了謎語之后,立刻被吸引住,聚精會神地思考,最后得出謎底:魯迅。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趣味性強的謎語游戲,將歷史知識與游戲有機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致。
(二)利用時事辯論游戲,拓展學生視野
歷史的時代性、時效性很強,學好歷史需要學生具備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分析時事的能力,同時還要能夠結合時事來檢驗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歷史知識與時事新聞有機結合來,在歷史教學中引入時事,尤其是一些大眾比較關心的話題,更需要引入到歷史教學中來。具體方式是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時事辯論游戲。
例如,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中日釣魚島問題、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朝鮮半島問題、伊朗會談等國際時政新聞,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留意自己的生活。高中生大多十分關注時事,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引入時事辯論游戲,可以激活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透著時事,明白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道理。
(三)結合跨學科知識,提高歷史教學趣味性
文史歷來是一家,這句話意思是指歷史和其他學科不是割裂的,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時,不要將歷史與其他學科割裂,應該重視在歷史教學中滲透其他學科知識。教學實踐證明,學生的知識面越廣,學習歷史的效果越好,對中國歷史的成就感越強,這種成就感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強大動力。
例如,在學生學習辛亥革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文學家郭沫若的對聯:“擊筑且高歌,英雄意洽三杯酒;彈琴復長嘯,壯士胸羅八萬兵。”這幅對聯表達了郭沫若對辛亥革命勝利的喜悅,對慷慨就義的英雄的贊美。有人曾評價這幅對聯:“實屬典雅,且見學力”。通過在歷史中引入文學作品可以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還可以以此為契機挖掘學生文學方面的潛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三、結束語
愛因斯坦曾說過:“人們最好的老師,就是人們對知識本身的興趣。”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重要。興趣能夠幫助教師有效引導學生從消極被動的學習轉變成愉快主動的學習。游戲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游戲教學法在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參考文獻:
[1]楊麗霞.淺談游戲環節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現代農村科技, 2011(13):69-69.
[2]隨麗麗.基于競賽游戲的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校本課程中的應用[J].學周刊, 2014(1):48-49.
[3]黃綠英.寓教于樂——談高中歷史教學中游戲法的使用[J].讀書文摘, 2016(28):124-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