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兵
摘 要:教師是根據作業完成情況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傳統意義上的數學作業就是讓學生一味地做課本或試卷上的題。文章從知識閱讀型作業、視聽賞析型作業、口頭交流型作業三個方面,分析互聯網+背景下的數學作業優化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數學教學;課堂教學;作業;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8-0025-01
傳統意義上的數學作業就是讓學生一味地做課本或者試卷上的題,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樣雖然使學生鞏固了書本知識,提高了學生解題速度以及解題技巧,但作業形式單調枯燥,無形中給學生增加學習壓力,更重要的是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面對這樣的現狀,數學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數學作業相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數學作業的創新發展,還能滿足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
一、知識閱讀型作業
目前,在布置數學作業方面,部分教師還處于一個盲區,簡單來說就是對作業布置認識不到位,布置作業時存在盲目性。有些教師認為現在學生學習壓力過大,因此,有時索性就少布置作業或者隨意布置作業。雖然傳統的家庭作業導致學生壓力過大,但是教師不可忽視布置作業,而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實,許多學生不能好好完成作業,歸根結底是學生對于寫作業缺乏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出發精心布置作業。比如,教師可以布置閱讀型作業。閱讀不只適合語文、英語作業,也適合數學作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學校網站上建立一個閱讀超市,里邊有許多關于數學的趣味故事、寓言、典故等,然后要求學生每天上網進行認真閱讀。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特點安排不同的閱讀時間。閱讀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時間太長會導致學生無法進行下一項作業,時間太短則會導致學生無法進行深入思考,沒有達到閱讀型作業真正的目的。二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安排合理的閱讀故事,采用合理的閱讀方式。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教師應該采用邊講邊讀的方式;對于年齡較大的學生,教師應該引導他們積極進行自主閱讀。教師采用這樣的方式,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寫作業的積極性。
二、視聽賞析型作業
傳統的數學作業就是配套的練習冊,或者課后習題,或者教師從一些資料書上抄的題。這樣的作業雖然鞏固了所學知識,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解題技巧,但是過于單調枯燥,缺乏創新。對于好奇心強、喜歡新鮮事物的學生來說,這樣的作業老套、乏味。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采用合理的作業方式。如果作業里有色彩、圖像、聲音,學生會不會感覺作業有趣,想做好作業呢?事實證明,這樣更能提起學生做作業的興趣。由于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新鮮事物,因此,教師采用這樣的視聽賞析型作業,能夠提高學生做作業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觀看相關影像資料。先讓學生在屏幕上觀看正方形、長方形,然后給出一個圓柱體,讓學生對圓柱體的側面進行觀察,探討圓柱體的展開圖形是什么。在制作視頻的時候,教師應該在適當的地方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觀看之后進行深入思考,并且教師要加以引導。這樣的視聽賞析型作業,能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思考過程中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做作業的興趣。
三、口頭交流型作業
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明顯感覺到一些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這些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往往就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基礎較差,難以跟上教師的講課進度,久而久之就會“掉隊”。學生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完成口頭交流型作業。所謂口頭交流型作業,是指在做完所有作業之后,學生之間對解題技巧、解題思路等進行交流。這一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讓“掉隊”的學生重新回到隊伍中來,也有利于優秀學生發揮所長,讓優秀學生更加優秀,還有利于提高整體作業質量。例如,數學教師可以建立一個口頭交流型作業QQ群或微信群,在學生完成所有作業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不會的問題或自己在做作業時遇到的難題,然后請會的學生進行講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分享在做作業過程中想到的好的解題方法、解題技巧,或者做作業的好習慣。對于這些樂于分享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適當的獎勵。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完成指定的作業,之后讓學生在QQ群或微信群里進行交流探討。這樣做,有以下幾點好處:一是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困生解決遇到的問題,二是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三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知識閱讀型作業、視聽賞析型作業和口頭交流型作業。這樣有利于學生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優化數學作業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要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去探索,去創新,去發現。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數學作業的創新發展,還能滿足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傅佳俊.優化“課堂作業”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效率[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07).
[2]彭國慶.小學第二學段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的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08).
[3]溫秀婷.小學數學分層作業優化設計策略研究[J].廣西教育,201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