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竹仙
摘 要:標點符號的作用舉足輕重,并非可有可無,無足輕重。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從標點符號的學用結合、寫作結合,并進行專項訓練進行培養學生正確運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標點符號;教學實踐
標點符號是一種微小卻不可缺少的語言工具,它的價值并不亞于一個文字。有了標點符號,文章才能眉目清爽,易于理解。一個看似平常的標點符號,卻可以增強表達效果,使文本具有未盡之意。但一些學生或不重視標點符號,或不懂得正確運用標點符號,不管是寫話、寫片段還是寫作,都不能很好地使用標點符號。
一、講究方法,讓學生學習使用標點符號成為好習慣
講究方法,讓學生學習使用標點符號成為好習慣有以下幾點:1. 教師對標點符號的教學,不能脫離語文課堂的學習而“單獨立戶”,應該把兩者結合起來,自然融合,相互滲透。教師對標點符號的教學沒有必要“單獨立戶”,專門地對小學生系統性地講解標點符號的知識。而是依據新頒布的《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將標點符號的內容有步驟科學性地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中。2. 教師在平時的作業中教育學生養成邊寫作邊運用標點符號的習慣。教師很有必要督促學生正確運用起標點符號,并有必要讓學生明白:標點符號是現代書面語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容忽視!作文時不可一種標點符號用到底,亦不能文章寫好后再寫標點符號。在運用標點符號時,標點符號是否得當,也要認真推敲,仔細琢磨。在閱讀教學時,教師有必要教育學生,對作為書面語言表達有機組成部分的標點符號,不能忽視要認真對待,細心分析。這樣才能更好地正確理解語句的含義,正確地領會文章的內容和表達上的某些效果。
二、注意使用標點的規范性和靈活性
標點的使用,既要注意規范性又應掌握一定的靈活性,規范性與靈活性是辨證統一的。其規范性指標點有它基本的一般的使用規律,可以保證用法的一致,避免混亂。標點的規范性具體來說,包括以下五個方面:(1)名稱的規范。標點的名稱多數是按照它的主要用法來確定的,現應以上面所述的國家標準為準繩。(2)形式的規范。從形式上說,標點有單一式和多樣式兩類。象逗號、頓號、問號等只有一種形式的,是單一式的。單一式的自然便于學習和使用,而多樣式的存在也確有實際表達的需要。例如書名號一定要有單書名號和雙書名號兩種,以便標明不使混淆。(3)形體的規范。標點不能寫得忽大忽小,歪歪斜斜,模糊不清,應寫得清楚、美觀,這樣既能提高書面質量,又能使讀者賞心悅目。(4)用法的規范。這是規范的主要內容,其具體使用規則讀者可參閱有關書籍。(5)書寫位置的規范。點號一般各占一格,寫在所在格的左下側,通常不出現在一行之首。標號以引號為例,前引號應標在所在格的右上側,后引號標在所在格的左上側。并且它的前后各部分各占一格,前引號不出現在一行之末,后引號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三、標點符號教學要有周期性的專項訓練
小學語文教學中沒有集中的標點教學,所以語文老師要有周期性地進行一些標點符號的專項訓練。1.添標點專項訓練。提供沒有帶標點符號的文字材料,要求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加上標點符號。這是常用的訓練方式,形式靈活多樣。就訓練的內容來看,可以給句子加標點,也可以給一段話或幾段話可標點;就訓練的方式來看,可以在斷句處留空,也可以不在斷句處留空。2.診斷改錯專項訓練。在學生學習標點、使用標點的過程,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為了少走彎路,教師可先指導學生學會診斷一些病例,防患于未然,促使學生盡快掌握標點的用法。以平常較常用的句號為例,平時我們對句號的使用普遍存在三種不正確的現象:一是用得太少。該用句號的地方不用句號,使語段層次不清,影響表達效果。如:陸峰的凳子壞了,坐上去不小心會跌倒,李志看見了,記在心上,他從家中帶來了工具,放學后,大家都走了,他獨自一人蹲在教室里,叮叮地修起來。這是由四句話組成的語段:第一句介紹陸峰的凳子壞了,會跌倒,到“跌倒”結束;第二句講李志記在心上,到“心上”結束;第三句講李志帶了工具;第四句講李志修凳子。但作者只在段尾用了一個句號,使四個句子各自失去了獨立性,整段話層次不清。二是用得太多。還沒有完成一個完整意思的表達就用了句號,破壞了句子的整體性。
四、勤學苦練,教會學生診脈
學生學習使用標點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為了少走彎路,可先指導學生學會診斷一些病例,防患于未然,促使學生盡快掌握標點的用法。其一,用得太少。該用句號的地方不用句號,使語段層次不清,影響表達效果。其二,用得太多,還沒有完成一個完整意思的表達就用了句號,破壞了句子的整體性。其三,混用。屬于其它語氣的句子卻用了句號,與其它標點符號相混。我國古代文化雖然發達,留下的歷史文獻雖可稱“浩如煙?!保@么多的文章典籍,卻只以極為簡單的"句讀"方式來區分句子的停頓轉折,詞語的語氣性質等,這種簡約不僅造成今人閱讀古籍的困難,就是古代人讀起前人的文章來,也是飽受斷句之苦,以至句讀成為許多文章大家都難免會出漏子的一道難關,前面提到的魯迅的一則軼聞雖未經證實,但當時一著名史學家因給古籍斷句失誤遭到魯迅先生的譏諷,卻是明白地記述在魯迅的雜文中的。現在很多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對標點符號的教學,甚至自己都有可能對此“不甚了了”,這種狀況必須得到改變,社會的發展將會促使許多事物都會向著更為縝密的方向發展,文章亦是如此。而文章要做到縝密,標點符號的作用是萬萬少不得的。而培養人們正確運用標點符號,當然從小學的娃娃就開始抓起的效果是再好不過了。
總之,標點符號是一種雖微小而極重要的語文工具,如果強調地推重它,它的價值并不亞于一個文字。有了標點符號,文字才能眉目清爽,才能活起來。
參考文獻:
[1]齊科. 小學語文標點符號教學現狀分析[J].《教育研究》2010.04
[2]夏發. 小學標點符號教學的五個招數[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3]劉生.淺析小學低年級標點符號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