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巴合提?對色提汗
摘要: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正在深入的推行,要想促進基礎教育實現更大的發(fā)展,就要深入分析學生學習和教師課堂教學兩方面內容,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著很大問題,教師只有真正學生的主體地位,秉承素質教理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效果。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及發(fā)展策略,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小學數學;現狀;發(fā)展策略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基礎教育事業(yè)迎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教學活動的面貌為之煥然一新,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改善。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理念守舊,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氛圍低沉,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率低下。新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師要深入開展教學改革,更新教學觀念,一切為了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促進教學活動實現更大的發(fā)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1.教學理念落后,教學目標設置不科學
部分小學數學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理念,不注重先進教育理念的引進,導致各種問題不斷顯現。同時,教師沒有全方位、客觀分析小學生各方面的情況,無法準確把握數學章節(jié)知識難易程度,也未能科學設置教學目標,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 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率也不高。
2.教學模式落后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沒有從不同角度入手去設置教學內容,過分注重教學大綱,教學內容難度不合理。同時教師仍然將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師生、生生間的互動極少,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不高,教學方法單一,嚴重影響教學效率的提升。
3.不注重實踐教學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過分注重理論教學,沒有意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導致理論與實踐教學相脫離,學生無法很好地借助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1]。
二、小學數學教學的發(fā)展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科學設置教學目標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太過注重自己的權威,總是將自己置于課堂教學的核心,學生必須遵照教師的任何要求去做,如果違背就必然是錯誤的,就會遭受嚴厲的批評。這樣就把數學教學變成了管教式的學習,學生自己的想法被嚴重束縛住,不會有自己獨特解決問題的方法,難以發(fā)展出有效的數學思維,知識學生變成了如機器人一般,只是到死記硬背,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極為不利。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樹立生本教育理念,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有效指導小學數學教學,同時教師要圍繞數學教學內容,科學設置教學目標,確保一系列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以“小統(tǒng)計”為例,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小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等,科學設置教學目標,在引導學生掌握相關重要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學會自主收集生活中某些簡單數據,要讓他們應用掌握的知識,科學處理收集到的信息數據,對其進行合理化分析,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
2.完善教學方法,注重實踐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不能再采用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要將分層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等巧妙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講解“認識圖形”過程中,可以借助情景教學法,向學生展示不同形狀的教學用具,比如三角板、尺子,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力。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促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融合,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探討交流等,對這些不同形狀的教學用具進行分類,促使他們在全面客觀地認識各類圖形,準確理解圖形知識,并將所掌握的圖形知識巧妙地應用到實踐中,提高數學綜合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3.充分利用多媒體,突破重難點知識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集“圖片、文字、動畫”等于一身的特點,使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有效降低課程知識難度,更好地展開課堂教學[2]。以“長方體的認識”為例,教師可以根據該章節(jié)的具體內容,準確把握其難易度,充分利用多媒體多樣化的優(yōu)勢,閃爍長方體的各部位,面、頂點、棱等,可以向學生展示長方體的平面圖形,使其更好地認識長方體各部位。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科學轉動、拼合長方體的面、棱,配合聲音、圖像的動態(tài)演示,讓學生意識到長方體相對面面積、相對棱長度相等,促使他們準確理解長方體的一系列知識點,有效突破章節(jié)教學重難點,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有利保障,也為其更好地學習后續(xù)章節(jié)知識打下基礎。
4.聯系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就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興趣對于一個人的生活和事業(yè)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而學生的事業(yè)就是學習,如若對學習充滿了興趣,那么教師的教學就會事半功倍,如果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覺得學習數學枯燥乏味,就會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自身特點,知道什么可以讓他們感興趣,要依據學生的特點,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或舉辦各種趣味性比賽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3]。例如在講解《時、分、秒》的知識時,可以講一個這樣的生活例子:“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熱烈舉行,那么同學們是否還記得北京奧運會的盛況呢?北京時間2008年8月8日晚8時08分,北京奧運會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開幕,8時08分在鐘面上的指針應該是怎樣的呢?”。再比如在講解《加與減》時,可以提出“張老師買籃球花了42元,買足球花了39元,那么他一共用了多少錢呢?如果張老師帶了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這樣就會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努力解決問題,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5.完善評價體系,培養(yǎng)學習信心
傳統(tǒng)上都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評價教學效果,沒有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展現出來的情感和態(tài)度,沒有做到以學生為本,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建立完善的多維度評價體系,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信心、學習方式、思維發(fā)展、應用意識[4],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 樹立學習信心。
結語
總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樹立生本教育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多方面潛力。小學數學教師要圍繞數學課程內容,科學設置教學目標,優(yōu)化完善教學方法,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聯系生活等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提升學習能力,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紅生.試論當代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與發(fā)展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1):219.
[2]阿司古麗·尼牙孜.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4):192.
[3]薛梅.探究多種教學途徑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7):113-114.
[4]張麗娟.探索性教學在小學環(huán)境教育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科學,2014(06):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