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強
摘要:在我國中學體育教學當中,田徑運動是重要的教學內容。田徑運動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跑、跳、躍、投擲等基本運動機能,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耐力、毅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個方面的綜合素質。本文將在闡述我國中學生田徑教學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提升中學生田徑運動學習興趣的方法和途徑。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對我國中學田徑運動教學方式的改進和教學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田徑運動;中學教學;學習興趣;提升方法
一、田徑運動的概念
田徑運動包括起源于人類上古時代的基礎求生本能。遠古時期的人類為了獲得必要的生存資料,需要和大自然的天氣、地理環境以及魚蟲鳥獸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在斗爭的過程當中,人類需要有較好的奔跑、跳躍以及投擲能力來獲取獵物、躲避危險,以此爭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間和生存機會。后來,人們進入到了農耕社會,這些基本的生存本能動作依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重復和訓練,并形成了人類固定的走、跑、跳躍、投擲的技能。在人類社會、歷史不斷發展的同時,這些運動形式逐漸被人們有意識地固定成某種身體運動技能的練習,并做出固定的比賽形式以此來激發人們更多的生理潛能。
一、我國中學生田徑運動教學現狀
田徑運動是中學體育教學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項教學內容。僅中考體育當中就包括了幾乎田徑運動中的跑、跳、投擲等多個基礎項目。但是,縱使國家教育部門加強了對中學生田徑運動的重視程度,但中學生對田徑運動的學習興趣卻依然只減不增,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具體如下:
首先,中學田徑運動內容單一,形式簡單,無法滿足學生對于運動趣味性和多元化的審美需求。中學生心智尚未成熟,進行體育運動時并不會過多的考慮到該項運動具體的健身性,而是會被運動的趣味性、豐富性以及多樣性所吸引。中學的田徑運動以不同距離的跑步、跳高、鉛球等項目為主,較有變化的就是徑賽項目中會出現跨欄、接力跑以及障礙跑等項目,但是這些項目與羽毛球、足球、籃球、乒乓球等運動相比較而言依然顯得單一、枯燥,所以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值會被其他運動所分散。
其次,中學對于田徑運動的教學內容設置較為單一,教師的教學環節因循守舊,學生們只是被動的接受訓練和技巧灌輸,根本無法使他們主動發現田徑運動的樂趣;除此之外,教師在對學生田徑運動能力的考核方式上也缺乏多元化,一味地用跑步時間、跳遠距離或者投擲距離來判斷學生的體育成績,無法考慮到學生心理和身體素質上的差異,這顯然會對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打擊效果。
二、提升我國中學生田徑運動學習興趣的方法
系統的田徑運動可以促進中學生身體的新陳代謝,協調精神系統與運動器官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們的力量、速度、耐力和靈敏度,幫助中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健全的人格品質。為了讓更多的中學生享受到田徑運動教育的益處和樂趣,增強中學生學習田徑運動的興趣成為提高中學田徑教學質量和優化其教學效果的重點問題之一。
(一)提升田徑運動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和趣味性
趣味性的高低決定著中學生對一項體育運動的興趣值和參與程度。那些擁有多元化、多樣性運動方式的運動和趣味性較高的運動可以更好的引起中學生對此的關注度和興趣值,所以提升中學田徑運動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和趣味性是極為重要的。
游戲教學法是田徑運動教學當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要訓練學生們的奔跑能力可以通過“大魚吃小魚”、“氣球大戰”、“你追我趕”等游戲來進行;訓練學生的投擲能力則可以通過“扔沙包”、“彩帶飛揚”等游戲來進行。體育教師可以在每項運動訓練開始之前向學生講解基本的運動技巧,隨后通過游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由游戲轉回標準的田徑運動本身,寓教于樂更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某一田徑運動的接受程度和興趣值。
(二)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立體化的得分評價
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各有差別,所以體育教師在對學生的田徑運動能力做出“唯分數”性的評價時,那些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會因為得分較低而喪失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因此,教師們應當改進對學生田徑運動能力的評價方式,采取更加立體、人性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估、評價。
例如,教師可以在每學期的第一節課對學生的跑、跳、躍、投擲能力進行測試,并記錄在案;隨后將學生們等份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的學生以田徑初始成績平均分配穿插;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進行一學期的田徑訓練,期末對整組學生進行再次測試。測試結果以學生的跑、跳、躍、投擲能力的提升力度為得分標準,這樣可以有效地鼓勵那些原本體育成績不好的人積極地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提升自己的體育成績。
此外,還可以加入對學生運動精神、品質的評價,例如對那些表現出持之以恒、助人為樂、積極進取精神的學生予以語言、分數上的肯定和獎勵;還可以通過小組互評選出每組的進步之星、體育運動模范等,對其進行表揚、鼓勵。由于情感評價具有很大的彈性,體育教師在對學生成績做出評價時一定要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來進行,這也是體育精神的本質要求,萬不可因為某些原因而對此加以忽視。
三、結論
田徑運動已經發展成一門成熟的運動形式,因其與生活息息相關,具有廣泛性而且簡易可行,所以在我國中學教育中,田徑運動教學內容會占很大比重。體育教育者們也希望通過田徑運動來提升中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程度。因此,我國的中學體育教師們需要通過提升田徑運動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和趣味性,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立體化的得分評價來改善中學田徑運動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值,使他們更好的參與到這項運動當中,以獲得更豐盈、更愉悅的運動體驗。
參考文獻
[1] 王占坤.新課標對我國中學田徑教學的影響及發展趨勢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C]. 2007
[2]郭守碌.初中田徑教學之我見[A]. “決策論壇——地方公共決策鏡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 2016
[3]彭貽海,劉源初中田徑教學發展學生個性的試驗性研究[A]. .第五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 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