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亞平
【摘 要】初中體育教學在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鍛煉觀念與鍛煉習慣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體育教師要正確認識在教學中實施激勵機制的必要性,運用切實可行的目標激勵、以身作則的行為激勵以及團隊競賽激勵等方式,讓學生樂于學習、愿意參加體育活動,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關鍵詞】激勵機制;初中體育;教學實踐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已經不再單純局限于人才的專業素質方面,而是對其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若學校能重視初中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讓學生養成正確的鍛煉觀念與鍛煉習慣,善于利用激勵機制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熱情,將會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激勵機制的必要性
激勵機制是指教師在教育中重視學生的內在需求,通過適當的激勵方式,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熱情。將激勵機制運用與初中體育教學工作中,遵循新課改“以人為本”的教學要求,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了解、尊重學生的需求,讓學生樂于學習、愿意參加體育活動,建立良好的鍛煉習慣。
1.有利于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在初中體育教育中實施激勵機制有利于學生養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這是因為體育鍛煉能幫助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初中學生正處于第二生長期,身心發展正處于劇烈動蕩期,若在成長期內能通過正確的激勵養成良好的體育觀念與鍛煉習慣,將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始終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受益終生。
2.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渴望成長,但受困于生活體驗、感知和認識的不足,極易對社會、生活和學習產生迷茫與困惑。這就要去初中教師遵循學生身心發育的規律,在體育教學中引入激勵機制,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3.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二十一世紀,教育部提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中小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應對將來激烈的社會競爭。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正確運用激勵機制,幫助學生實現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引導學生通過體育鍛煉養成堅韌的性格品質,養成高尚的品德。
4.有助于實現初中體育教學實效性。研究表明,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善用激勵機制,有助于產生科學的外部推動力與促進力,幫助學生將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變為學生自身的需求,形成內驅力,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激勵機制的實踐探析
激勵機制需要重視學生的內在需求,而學生的需求千差萬別,因此激勵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多種激勵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一)切實可行的目標激勵
雖然初中開展體育教學的總體目標是尊重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提高整個民族的身體素質水平,但這樣宏大的目標可操作性并不強,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在總體目標的指引下,幫助學生樹立切實可行的目標。根據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觀念,教學要遵循“最近發展區”理論,給予學生富有挑戰又切實可行的目標定位。這個目標定位既不能讓學生覺得過于簡單,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即可達到;又不能難度太高,“跳起來”也達不到。以“立定跳遠”為例,初中立定跳遠100分的標準,男生是2.5米,女生是1.99米,這對大多數初中學生而言是過于遙不可及的目標,因此不建議教師用此作為激勵目標。具體可以考慮在開學初對所有學生進行立定跳遠測試,以此成績為依據,根據各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了超過原始成績4-12厘米的完成目標,通過一學期有計劃、有目標針對性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都完成了超過4厘米的教學目標,有5%的學生超過原始成績12厘米的目標。有了明確的、可行的目標激勵,學生有了奮斗目標,學習自主性增強,課堂學習氣氛也更加活躍。
(二)以身作則的行為激勵
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榜樣激勵作用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查研究表明,97%以上的學生希望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能以身作則,參與體育教學活動。想要在體育教學中做好以身作則的行為激勵,首先要求教師自身具備較高的身體素養和體育技術水平,才能激發學生向其學習的興趣。其次,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還要注意,要求學生達到的目標,自身要能很輕松的達到,要求學生練習的內容,自身能成為練習的模范,這才能達到以身作則的行為激勵效果。例如,初中體育籃球項目——運球上籃,教師在教學示范過程中應當展現自身高超的籃球技巧,以近乎滿分的運球和投籃的結合動作讓男生心生仰慕,學生在練習時發現,完成標準動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接著在教師再告訴學生籃球不止是運球和上籃,還需要基本功的訓練,這樣既滿足了學生對教師的敬仰之情,又強化了學生的學習信念。
(三)發揮團隊的競賽激勵
體育教學中有中很大一部分是團隊競賽活動,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好勝心特征,圍繞體育團隊競賽項目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初中排球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墊球比賽,還可以將學生分為兩隊,通過比賽鍛煉學生的排球技能。這樣的團隊競賽激勵,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又激發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同時增加了體育教學的趣味性,以賽代練的課堂教學效果顯著。
三、小結
初中體育教學既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又要善于運用切實可行的目標激勵機制、以身作則的榜樣激勵以及團隊競賽激勵等方式,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實現初中體育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賀新家.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激勵機制的構建研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29:189-190
[2]張選民.激勵機制在體育教學管理中的作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1:134-135
[3]何春林.高校體育教學中激勵機制的實踐與思考[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3.11:45-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