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摘 要 圖像具有直觀、想象、隱含信息量大等特征,應用在實際的授課中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本文針對這一授課形式做出了具體的分析,對應用圖像教學法進行授課的策略給出了指導與建議。
關鍵詞 初中地理 圖像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在初中的地理日常授課過程中,圖像是最基本的教材構成部分,是非常關鍵的地理語言,更是對地理信息進行傳達的一種的有效形式與手段,同時也是初中學生學習地理知識重要的途徑和工具。應用圖像進行授課是地理教學的一項特征,初中的地理知識大部分都要依靠圖像將知識進行反映,從而使學生更好的把握住知識點。所以,在教學中對圖像的選擇非常重要,良好的圖像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學習少走彎路,學生可以在圖像中對知識點的了解直觀和具體,喚起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2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圖像進行教學的基本情況
圖形作為輔助學生進行地理學習重要的形式手段,不但包括了自然和區域地理,也包含了各種地理類型知識,是學生高水平進行地理知識學習的前提基礎和條件。在地理的日常授課中,應用高清的圖像進行教學可將授課的內容進行充實和完善,有效幫助學生掌握牢固的地理知識,并且全面提高學生識別圖像的能力,鍛煉良好的思維能力。
3日常教學中常見的地理圖像類型
3.1地圖
在地理的日常授課中傳授知識的主要形式便是應用地圖,有非常強的基礎性,并且包含了需要學習的相關知識。所以,教師要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注重應用圖像的方式,以便引導學生對讀取圖像正確的形式進行理解與掌握,使學生對讀取圖像的注意事項能夠有清晰的了解。
3.2示意圖
在地理教學中,示意圖大部分為成因示意圖。一般情況下,會與統計圖相互結合呈現,對一些地理現象的形成和產生進行闡述,幫助學生對事物首先有一個比較精準的定位。并且,教師要依照具體的位置來對詳細的地理知識進行講解,學生便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地理現象的產生以及發生變化的規律。示意圖能夠有效的推進學生對常識和規律進行了解,更好的學習地理知識。
3.3景觀圖
景觀圖為攝影的圖像以及描繪圖。初中的地理知識已經涉及了非常廣闊的知識,有一定的復雜性,有些知識比較抽象。由于景觀圖對知識的不同方面均有涉及,可對各項地理知識直觀的進行展現。
3.4統計圖像
統計圖為通過數字對相關的地理知識進行反映,依據對圖像進行的詳細的觀察和具體的分析,推導出地理特征,以便學生能夠對地理現象產生進行正確的總結。統計圖的來源是根據一些權威資料和地理資料進行統計的,通過繪制圖像模型的形式將地理知識進行繪制,真實的體現出數據和重要的地理信息。
4初中地理教學中實施圖像教學的對策
4.1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巧妙的導入圖像
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圖像的幫助雖然很大,但是如果導入的形式和方法不正確會導致教學的質量嚴重下降。所以,在教學中要避免生硬使用圖像的形式,要巧妙的借助圖像為學生帶來眼前一亮的感受。在對圖像進行挑選的過程中,要根據內容有針對性的對圖像進行選取,選擇感染力強的圖像,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升教學的實際質量。
例如:在學習《七大洲和四大洋》當中,應用圖像進行教學便是非常理想的授課形式。由于在課堂中,要使學生掌握好七大洲的名稱、輪廓、面積順序、具體的分布特征以及分界線,借助圖像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掌握好這些地理知識。為了讓學生對這堂課產生興趣進行學習,可以借助亞太城市市長峰會的宣傳畫。讓學生對這幅畫景象觀察,說一說自己觀察到了什么?學生在經過細致觀察之后,會發現三件衣服上面畫著七大洲,之后便可以導入這節課需要學習的內容七大洲和四大洋。之后,多媒體技術播放詳細的地圖,將七個大洲中具有代表的特征向學生們進行展示。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益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4.2應用圖像巧妙的設計課堂問題
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提問是教學中經常應用的授課形式。比較傳統的授課模式中,學生對于教師提問的問題都有一種逃避的心理。現在,借助圖像進行提問,可以有效的將這種情況進行改變。在授課中,應用圖像進行設置問題,可引導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思考,從多角度、多方位提升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時,可以利用圖片設置相關的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對澳大利亞的不同地形單元位置、氣候特征、氣候地形與牧羊之間的關系有清晰的了解。在教學中,首先可以先播放澳大利亞地區剪羊毛的圖片,使學生能夠較為直觀的將羊與奧利利亞進行聯系,之后出示澳大利亞的地形,提問澳大利亞都有哪些地形單元?通過學習不一樣的地形和氣候,提問那么氣候是怎樣的呢?在對氣候類型進行分析之后,又可以提問澳大利亞的農場會分布在哪些地方,如果你是農場主你愿意將牧場建在哪?之后,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借助一步一步的問題導入,使學生清楚澳大利亞應用不同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了農牧業。
4.3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地理圖像分析
將圖像教學法應用在地理的日常授課中,會將學生的分析能力進行提升。學生只有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才能在圖像中提取需要的信息。所以,要鍛煉學生對圖像的分析能力,通過正確的引導和培養,學生要獨立的對圖像當中隱含的信息進行提取,進一步加強理性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不同的地理區域》學習中,教師可以應用中國的地圖、地形圖等,讓學生對地圖進行觀察,得出地形分布特征、氣候分布特征的知識內容。在引導學生進一步進行觀察,清楚我國的地理區域是怎樣分布的,有什么明顯的特征。
5結束語
總之,在日常授課當中,應用圖像教學法已經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因此,教師要對應用的方式深入探究,借助圖像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慢慢滲透地理知識,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曹力巖. 有關初中地理圖像教學的幾點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6(17):128.
[2] 王燕. 初中地理教學中圖像教學法的應用探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6(S2):402.
[3] 劉素芹. 淺議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圖像教學[J]. 赤子(上中旬),2015(12):2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