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喜樂
摘 要: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對學生的想象力與抽象思維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數學課程學習,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對未來學習和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因此,加強小學生的數學教育已經成為目前小學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通過對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育進行總結,從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角度出發,論述怎樣通過數學教學來激發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數學教學;小學生;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高級過程,在學生已有學習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客觀事實來解決新的學習問題,并最終得出數學答案,思維的創造不但能從客觀角度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并以此為基礎,產生出創新思維。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欲望與激情,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有效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問題。
一、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缺失
到目前為止,我國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內容主要以幾何圖形的計算和應用、代數以及組合數學等內容為主。從學習內容發展來看,小學五年級數學的學習難度逐漸提升,不再像之前那樣只是簡單的邏輯數學問題。幾何圖形教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中之重,有助于學生想象力的開發。但在部分教師開展教學工作過程中,并不注重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只關注理論知識教學和考試成績,這樣對學生的想象力發展起到了嚴重制約作用,不利于學生未來各學科的學習和發展。
二、如何運用數學教學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自從進入21世紀以來,各行各業競爭日漸激烈。說到底,無論哪一種競爭模式,最終都要進行人才比拼,因此,培養創新性人才是我國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據傳統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總結,學校和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提高教師的創造性思維水平
在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起到了很重要的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教師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生學習效果影響極為重大,也能直接影響到學生自身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尤其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而且想象力比較豐富,當學生在處理數學問題時會提出很多奇特或者錯誤的觀點,此時如果沒有得到教師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學生就會失去對學習探索的興趣,從而影響到以后的學習之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影響很大,只有當教師對創造性思維有一個深刻的理解,才能將其融入教學工作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打破常規,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尋求新的突破點,形成創造性思維。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體現出自己的教學責任,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這對于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提出一些常見而且新奇的問題,小學生一般對新奇事物能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只要教師進行適當引導,學生就會把這種好奇心轉化成學習動力。如在乘除法學習過程中,會出現類似于下面的數學題目:有20棵樹,每行4棵,可以種植幾行?學生通過傳統學習方式,能夠通過計算迅速得出結果:5行。但是如果將上述問題變成:有10棵樹,每行仍要種植4棵,必須保證種植5行,應該怎樣種植?這種問題形式與常規問題不同,但同樣會激發出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在此問題解答過程中應該做出正確引導,讓學生跟上自己的分析思路,最終將問題有效解決,這樣會對學生創新性思維培養具有極大幫助。
3.使用創新型教學模式
(1)觀察分析教學法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以觀察為學習起點,通過對不同事物的觀察和分析,發掘出各個事物之間存在哪些不同,從而發展事物的本身屬性。在觀察分析教學中,教師要將很多數學概念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將抽象化往實際化方向轉變,使數學知識更加具體化和形象化。如在圓錐體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圓錐體建筑進行實際分析,然后對其基本特點進行全面總結,最后再回到數學教學中,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2)啟發誘導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啟發誘導教學中,可以使用一些類比或者歸納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啟發誘導的運用過程中,不可將數學答案迫切地說出來,這樣,會降低啟發誘導教學的教學效果,從而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造成影響。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伴隨著抽象、分析、推理等比較復雜的思維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握住學生的思維互動規律,建立創新性思維環境,將數學知識與創造性思維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參考文獻:
[1]陸立征.情境創設在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
[2]柏錦竹.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J].甘肅教育,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