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亞軍
摘 要:生物學科對學生有較強的能力要求,不僅要能掌握基礎知識,還要能靈活運用。教師在高中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中要做到:預習——聯系生活,奠定基礎;探究——明確目標,解決問題;合作——討論交流,發散思維。
關鍵詞:高中生物;觀察能力;培養策略;解決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91;G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0-0041-01
相比初中,高中生物在知識難度、廣度上大幅提升,是一門知識體系十分龐大、繁雜的課程。在初高中銜接階段,大部分學生感到吃力,產生了各種學習困難,在知識、能力上的短板層出不窮。對此,教師要重視生物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一、預習——聯系生活,奠定基礎
高中生物屬于自然學科,主要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其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等,內容具有直觀、理性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因此,教師要利用學科生活化、實踐性的特點,從生活角度切入,將實際與知識聯系起來,以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同時,教師要生動形象地呈現理論,讓抽象內容具化,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在具體實施時,教師可在新課前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立足生活去觀察,在熟悉的情境中認識新知識,并將其與身邊的現象聯系起來,形成感性、深刻的認識,進而為教學活動奠定基礎。如在教學“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時,考慮到其內容生活化的特點比較明顯,教師就設計預習任務,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材料,挖掘相關的現象,以此作為資料來補充教學。學生一方面仔細閱讀教材,圈畫重點,做好初步梳理;另一方面結合文本尋找與知識相關的現象,表現十分積極,效果也不錯。尤其在學習“生態系統和生物圈”一課時,學生借助閱讀很快就掌握了“生物圈”的概念,并且能夠自主展開觀察,積極尋找現象。在深入觀察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豐富了自身的認知,而且還對這一章節的內容有了更深入、系統的認識,避免了表面化的理論輸入,充分發揮了課前互動的作用。教師抓住教材中的大部分內容都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這一點進行引導,不僅能打破學生的慣性思維,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做到學以致用。
二、探究——明確目標,解決問題
對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應建立在有目標、有計劃的基礎上,引導其針對觀察的對象、過程以及問題自主生成問題,做好探究學習的準備。在正式參與前,學生要有意識地進行提問,并帶著問題展開觀察,讓觀察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一來,學生就能避免盲目觀察,在繁雜的知識內容中抓到重點,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深化認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如在教學“遺傳的分子基礎”一課時,教材中提及的現象和理論與學生已有的認知出現重疊,不僅讓他們對內容有了初步認知,還激發了他們深入探究的興趣。基于這一點,教師就引導學生進行提問,明確觀察目標。在此過程中,教師發現對于普遍現象學生能用遺傳來解釋,但對于一些特殊現象和個例他們則束手無策,并在這些方面產生了疑問。抓住這一點,教師順勢引導,在觀察前讓學生梳理問題,帶著問題進入探究。在這一章里,大部分學生的問題集中在“家族成員之間的相似性”“個例呈現不一樣體征的原因”上,教師讓學生借助DNA的結構進行觀察,他們就會逐漸意識到“遺傳相似是因為DNA的復制過程,而個例在體征上的差異是因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這樣,學生借助觀察,不僅共同的問題被解決,而且深化了對“遺傳”的理解。為了提高學生探究的有效性,教師采取了針對性觀察,不僅能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最終實現他們觀察能力和探究思維的提升。
三、合作——討論交流,發散思維
生物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探究能力,更離不開相互的交流探究。實際運用中,交流的形式有很多種,如實驗觀察中的合作學習、觀察后的分析總結以及分析問題或針對某一現象的爭辯討論等。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交流,都能讓學生突破認知的局限,發散思維,嘗試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達到舉一反三、靈活解決的目的。如在教學“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一章節時,教師圍繞教材與目標整理出重點,在活動環節側重于引導學生對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進行觀察,得出自己的發現。學生觀察之后,教師就開展合作學習,鼓勵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將結果在班級匯報。在學生匯報以后,教師引導學生在第一次觀察的基礎上嘗試突破,獲得新發現。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隨即投入到觀察中,一邊觀察探究,一邊討論交流,將自己的想法與同伴分享,以此獲得肯定和建議。幾次以后,學生的觀察愈發具有針對性,能及時捕捉到觀察對象身體中出現的細微變化,不僅深化了認知,而且對于文本要點的掌握也更加扎實。在以知識為導向的觀察活動中,教師要做好指導、調控工作,引導學生在認知基礎上進行有效分析,在交流過程中取長補短、相互學習。
四、結束語
總之,觀察能力的培養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任務,不僅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學生素質發展的要求。對此,教師要注重日常教學,將這一目標落實到課堂引導中,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著重學生良好觀察習慣的培養,鼓勵其分析、探究,進而促進他們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顏哲.重視生物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J].石油教育,1997(04).
[2]衛洪清.中學生科學觀察能力的培養[J].學科教育,20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