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東++李敏
【摘 要】政治這一學科有很多知識需要背誦記憶,并且內容枯燥,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是當今高中政治所面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死記硬背的內容,增加理解性記憶的知識內容,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政治這一科目。
【關鍵詞】高中政治 教學現狀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013
政治這門學科與生活緊密相連,而大多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忽略了將政治課本上的知識內容與生活相聯系,導致知識與現實脫節,這也是學生對該門科目沒有興趣的一個原因。學生認為這門科目離現實太遠,離自己太遠,無形中潛意識地增加了學科的學習難度。所以政治生活化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加了解這門科目,從而在深入了解的過程中產生興趣,進而學好這門科目。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淺談高中政治教學現狀與解決策略。
一、教學現狀
(一)重視程度不夠
政治這一學科不像語、數、外一樣能夠得到各方面充分的重視,在學習壓力巨大的高中時期,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著高考這一最終目的,所以許多學生特別是理科生對政治都不是非常重視,加之這一科目學習起來比較枯燥,所以學生想要學好有一定的困難。而最嚴重的問題是,不僅學生不重視政治學科的學習,甚至有些教師也不重視政治學科的教授。教師都不重視自己所教的科目,那么學生就更難重視起來了,而且因為不受重視,有時會讓課給主科,進而壓縮了課堂時間,因此學生學好政治就難上加難了。
(二)教學思維觀念陳舊
如今應試教育思維嚴重,以應對升學考試為主要目的進行教學,完全脫離了社會需求,是現代教育中的弊端的集中表現。這種教學模式充分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只注重學生智力方面的教育,極度忽視了學生精神方面、人格素質的培養,應試教育下培養出的學生難以適應將來的社會生活。固然高考對于學生的一生非常重要,但是學生的一生不止步于高考,高考后學生將面臨更加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是應試教育所教授的知識所無法解決的,所以如今應試教育仍被沿用的局面應該得到改變。
(三)學生厭學心里嚴重
由于教師延續應試思維,課堂氣氛沉悶、死板,加之教師教學方式單一,知識枯燥,學生本就沒有興趣學習政治,而今許多學生對政治學科產生了厭煩情緒。課堂由教師進行主導,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如此學生缺乏動腦思考、自我探究的過程,學生個性的發展也受到了壓抑,從而加重了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厭煩情緒。
二、解決策略
(一)強調政治學科的重要性
政治這一學科與生活緊密相連,一些政治上的基礎理論也能在生活中得到體現,學生也能運用在政治課上學習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這方面來看政治還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如果要培養學生對政治的重視程度,就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態度,自己先認識到政治的重要性。政治對于學生具有重要意義,政治學科能夠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自身哲學修養,不管是學生在學校生活中還是步入社會后,政治始終伴隨在生活左右,所以說政治的教學對于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意識到政治的重要性后就要為學生樹立這種意識,只有學生重視這門課程才能有耐心對這門課程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樂趣,進而學好這門課程。
(二)革新教學觀念、轉換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觀念是課堂由教師進行主導,推行應試教育,這種思維其實是一種投機的想法,只針對于升學考試進行教學,而升學率、成績成為檢驗教學成果的標志,這是如今教育的弊端,是推行素質教育前路上的一塊絆腳石,這種思維急需得到糾正。隨著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摒除應試思維,放眼學生未來,培養學生的精神、人格素養,為社會培養一批高素質人才。教師要從課堂的主導者變為課堂的傾聽者、引導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畢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應該由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在學生挖掘知識、探求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起到一個引導作用。最重要的是老師的職責不僅在于傳授相應的知識,育德也是教師神圣的使命,在如今國民素質亟待提高的今天,這一任務變得更加艱巨。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堅持教學方法多樣性。
教學模式單一也是如今教學的一個弊端,而教師想要課堂變得精彩起來,就需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以達到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已經落后,如今的教學強調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教師可以在每堂課抽出五分鐘進行時政的交流,讓學生們課下自己搜尋時政內容,在課堂上與同學們進行分享,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們深切的體會到政治就在我們身邊,政治蘊藏在生活中。同時還可以開展辯論賽,將學生分組進行正反辯論,這樣不僅增加了課堂的活躍性、參與性,還能夠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開展專題討論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學生在教師以及全體同學面前,對自己所感興趣的一個專題進行匯報講解,發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可以采取小組教學的方法,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進行各種活動,分組活動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活動、強化知識記憶,還能夠增強同學之間的凝聚力。總之,采取多重教學方法進行穿插教學更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水平。
2.優化教材內容。
教材的內容是教學的靈魂,教師在進行教學前要對課本的知識進行整體的掌握,深度發覺其中的重難點,在教學時注意強調。而且,教師也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靈活運用,雖然時代在不斷的發展,但是教材并不能隨時保持著更新的狀態,課本中的某些案例可能已經脫離如今的時代,遇到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教師合理的對一些不符合時代、沒有說服力案例的舍去,增加一些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例子,這樣也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運用課本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且教師也要合理利用教學資源,達到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如今的時代互聯網是資源的寶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引入來自互聯網的資源,對教材進行補充,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三、結束語
總之,目前政治學科教育的現狀依舊十分危急,大部分教師依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進行課堂的改革與創新。但是我相信隨著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在不久的將來教育發展道路上會迎來巨大的進步。教師只要秉承著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滿懷熱情的面對前路的困難,面對失敗永不氣餒,我相信教師一定會與學生共贏美好未來。endprint